一棵金葉槐的右側部位葉子被蟲子吃光了。近日拍攝的一棵金葉槐上的槐尺蠖。
暮春時節花繁樹茂,然而食葉害蟲的出動成了鬧心事。近日,家住廣石路小區的居民向本報反映,廣石路兩側的槐樹被蟲子「佔領」,短短幾天,多棵綠化樹樹葉被啃光,樹下路上滿是青蟲屍體。「蟲災」不僅危害綠化,還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出行。
探 訪
廣石路又現「吊死鬼」,十多株金葉槐「禿頂」
來到居民反映的廣石路,只見道路兩側種了很多金葉槐,長勢茂密的樹都超過了3米高。記者從廣石路小區公交站臺向東出發,一路上看到30多棵大樹上掛著小蟲,還殘存很多槐尺蠖吐的絲網。這些「吊死鬼」吐著絲耷拉下來,懸在半空。蟲子通體綠色,長兩三釐米,外形與蠶相似。最嚴重的要屬廣石路公交站臺段,十多棵樹被蟲子啃成了「禿頭」,遠望去像是已落葉。走近仔細觀察,地面上更是隨處可見蟲子屍體。有的行人走到樹下,光注意留心腳下別踩著蟲子,卻被吊在半空的蟲子粘了一身。「我們知道樹上有蟲子,都不敢從樹下走,看著都起雞皮疙瘩。」廣石路小區居民李廣元說,上周蟲害最嚴重時,簡直就像一場「生化危機」,道路像是擺上了「盤絲陣」。地上成千上萬樹蟲的屍體讓人犯密集恐懼症,隨著一輛輛電動車開過,道路不一會兒就「染」成了綠色。小區外圍的居民連窗戶都不敢開,擔心蟲子沿圍牆爬進屋。
紅星路樹下「滴油」,行人車子都遭殃
昨天,記者沿著紅星路人行道往紅星橋方向走了近 500米,只要經過樹下,就會感到有「毛毛雨」落下,用手摸摸脖子還黏糊糊的。停在路邊的車子、共享單車更是遭殃,沾了斑斑點點「油漬」。「自從出現道路『滴油』情況,路面清掃起來很麻煩,這東西黏性很強,不加水衝洗根本不可能打掃乾淨」,負責清掃該道路的丁師傅說。此外,在太湖大道、鳳翔路、隱秀路、貢湖大道、健康路都出現了行道樹「滴油」現象。
無錫人對每年四五月份行道樹「滴油」的現象已見怪不怪,但不少市民仍有疑問:這種情況每年都有,去年看到綠化工人打藥,起了一點效果,今年又開始了。這些蟲子難道每年都來一次嗎?那這樣還要這些樹幹啥?
思 考
可否更換行道樹樹種?
針對金葉槐尺蠖、欒樹滋生蚜蟲的現象,也有市民提出,能否更換樹種?市綠化管理中心工程師李傑表示,這個方法不現實。事實上,蚜蟲、槐尺蠖是一種普遍危害性蟲害,蚜蟲除了寄生於欒樹,紅葉石楠、夾竹桃、木槿等行道樹發芽都會產生蟲害。因為欒樹在錫城街頭的亮相率高,其中市管綠地的2萬株行道樹中,欒樹就佔到了10%,所以蚜蟲的密度往往比其他樹種高。「能夠成為行道樹並保留至今,一定是經過綜合的考量,不能光盯住一個缺點就否定樹的價值。」徐勤明說,就像欒樹,它是無錫的鄉土樹種,不僅適應無錫的氣候,存活率高,天生還有一副好皮囊:夏天開黃花、秋天結紅果。金葉槐是一種良好的綠化樹種,葉片在整個生長季均為金黃色,遠看似滿樹金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常被用來作為庭蔭樹和行道樹。對於城市綠化來說,行道樹的選擇應體現生物多樣性,而不是單選哪個種屬的樹。每一種樹都有自己的優勢,如果換成了單一的樹種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後患。因此,市民提出的更換已種植的欒樹、金葉槐不現實。不過,考慮到病蟲害這個「硬傷」,今後綠化部門也會在新的行道樹中控制欒樹、槐樹的種植比例,除了零星點綴外基本沒有大規模種植。
對 策
根部施藥、成蟲捕捉、升級設備有望破解「蟲圍」
既然「蟲災」無法徹底消滅,那麼如何將病蟲害控制在合理水平?徐勤明透露,目前園林部門綠化專家正在探討幾個新辦法。一種是採取根施農藥法。冬天時對樹木的根部外圍進行開挖,把藥水從樹根灌進,再輸送到樹枝樹葉。這種農藥對植物本身無害,到了來年春天,只要害蟲出來吃葉子就被「毒死」。「還有一種辦法是捕捉成蟲,這種方法在森林防蟲中用得較多。」徐勤明說,槐尺蠖每年爆發的時間雖只有一個多月,但來得迅猛,危害嚴重。如果不將它在化蛹前治死,來年又會循環危害樹木,可以從成蟲下手。槐尺蠖喜歡光線,哪裡亮堂往哪去,那就「投其所好」,利用它們的趨光性捕捉成蟲。例如在燈光附近霾伏水、農藥、電網等「武器」,等到成蟲被燈光吸引而來,就能將成蟲一網打盡。此外,綠化部門還在考慮升級植保設備。現在的養護單位的噴藥設備功率較小,今後可能會升級為大型設備,大大提高滅蟲效率。(晚報記者蔡佳/文 還月亮/攝)
疑 問
擾民蟲子是何物?
市綠環管理中心主任徐勤明介紹,居民口中的「吊死鬼」,學名槐尺蠖,「滴油」則是樹上的蚜蟲惹的禍。槐尺蠖對槐樹危害最大,一年中繁殖好幾代,每年5月出第一代幼蟲,也是它們的泛濫期,槐尺蠖成熟後就會吐絲下垂,之後會鑽入泥土中化成蛹過冬。如不及時消滅幼蟲,幼蟲化蛹過冬後,來年就變為成蟲蛾繼續繁殖。蚜蟲主要寄生在欒樹,每年有兩代,第一次出現在4月中旬,這時適逢欒樹發芽;5月為第二次盛發期,是欒樹長葉期間。因為蚜蟲以吃嫩葉、嫩梢,吸吮汁液「謀生」,每到這個時節,它們聚集在欒樹的嫩枝和幼葉上啃食,「吃飽喝足」的蚜蟲會產生大量分泌物。「槐尺蠖和蚜蟲是當季錫城最主要的兩種害蟲。不過,它們對樹木沒有生命危險,但影響行道樹的景觀。」
今年蟲子為何這麼瘋狂?
「吊死鬼」侵襲、蚜蟲「滴油」的現象錫城每年都會出現,只是影響程度不同。徐勤明說,市民感覺蟲害大爆發也跟自己所處的地區有關。廣石路是錫城規模最大的金葉槐道路,兩側種植了200餘株,往往成為錫城槐尺蠖的「重災區」。紅星路上的欒樹有幾百棵,只要蚜蟲出動,這裡基本難以倖免。
當然,氣候蟲害大年的首要原因還是氣候,一般氣候溫暖、雨水較少的年份,有利於蟲子的繁殖。根據綠化部門的監測,今年入春時間較早,整體氣溫暖和,食葉害蟲比往年提早了近一個月爆發。在20-25℃的「黃金氣溫」下,金葉槐、欒樹的嫩葉期延長。一旦食物豐富,這些蟲子的繁殖能力驚人。以蚜蟲為例,雌性蚜蟲一生下來就能生育,無需雄性就能懷孕,一隻蚜蟲一天就能繁殖上千隻。槐尺蠖的卵散落在葉片上,幼蟲孵化後,立即開始取食,幼蟲能吐絲下垂,隨風擴散,或藉助胸足和腹足作弓形運動。一棵十餘米高的樹上能爬滿數百隻幼蟲,三天就可以將整棵樹的樹葉吃光。
為何年年打藥年年爆發?
徐勤明表示,在園林系統中,園林植物、天敵、病蟲害等微生物都有一定的地位及特定的關係,在環境因素下,各種生物種群數量變化維持在一定範圍內,達到「和諧」狀態,從而維持生態平衡。處於園林生態系統中,病蟲害也是一分子,有其存在的生態位,徹底消滅病蟲害不可能做到,也不符合生態的要求。因此,綜合防治就是在由生物群落及其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中,以園林植物為中心,對各因子進行研究,創造一個有利於植物生長,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將蟲害控制在經濟、觀賞允許的水平之下,而不是消滅。
目前,無錫對槐尺蠖、蚜蟲的主要治理辦法是噴灑除蟲藥。早在4月初,綠化工人就開始對行道樹噴農藥。由於蟲子基數大,加上前段時間錫城雨水較多,噴完農藥後遇上下雨農藥就會失效,以至於滅蟲速度趕不上繁殖速度。另一方面,蟲害的影響是大範圍的,即使這個區域的蟲害控制得很好,其他區域一旦出現蟲害也會傳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