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多縣區爆發蟲災 30萬畝楊樹被「刮光頭」

2020-12-06 大豫網

「睡覺的時候能聽到蟲吃樹葉子『譁譁』的響,沒幾天,這些樹只剩下枝椏了!」近一個月來,信陽市多個縣區的楊樹遭遇蟲害,楊小舟蛾、楊扇舟蛾等兩種害蟲將成片的楊樹樹葉啃食殆盡。昨日,記者驅車前往信陽市羅山縣、息縣、淮濱縣等地採訪,沿途均可看到遭受蟲害的楊樹林,如同秋冬季節,綠葉不復存在。

樹葉被吃光如同「鬼剃頭」

昨日,記者從信陽市區出發,沿312國道向東行駛。進入信陽市東部郊區,記者看到,沿路一些成片的楊樹,光禿禿的,只剩樹幹和枝椏,如同秋冬季節樹葉掉光。

在羅山縣境內,只有部分楊樹林遭遇蟲害。與羅山縣相鄰的息縣,蟲害發生較為嚴重。記者驅車經過該縣時看到,有些路段,路邊成排的白楊樹被害蟲吃光樹葉。距離公路較遠的白楊樹林,蟲害較為嚴重,遠遠看去,沒有一點綠色,和周邊的深綠的稻田形成鮮明對比。與息縣相鄰的淮濱,蟲害的蔓延形勢也十分嚴峻。

蟲小胃口大數天吃光20畝楊樹葉

臺頭鄉韓營村位於淮濱縣城西郊,在省道S337北側的一處村莊。在一片面積約為20畝的白楊樹林中,居住著約10戶人家,村民的房前屋後,也種著白楊樹。這片白楊樹林接近成材,樹高約10米,也於6月20日前後發生蟲害,目前,只有少部分白楊樹還掛著一些樹葉。

「一開始往下掉葉子碎片、蟲屎,沒幾天功夫,大家也沒怎麼注意,樹葉子就沒了。」村民王巨民告訴記者,蟲子吃樹葉最快的幾天裡,夜深人靜能夠聽到害蟲啃食樹葉的「譁譁」聲。

記者在樹林中看到,地面滿是枯黃的楊樹葉殘片,黑色顆粒狀的害蟲排洩物幾乎鋪滿地面。在樹幹上,還有身體呈綠色和黃色的害蟲在蠕動。記者在樹林中行走,立即就有蟲子落在身上。位於樹林中的幾棟民房,不斷有小蟲沿著牆壁向上爬。村民告訴記者,蟲子還會爬到屋裡,「剛打掃完,又有蟲子爬進來,小孩子不懂事,身上有蟲子不知道抓,有的鬧得皮膚過敏。」村民王巨民說。

飛機滅蟲2萬畝林地接受治療

淮濱縣林業局辦公室主任塗明文介紹,啃食白楊樹葉的害蟲為楊小舟蛾、楊扇舟蛾。

據了解,楊小舟蛾為鱗翅目,舟蛾科,在我國有廣泛分布。楊小舟蛾幼蟲啃食楊樹葉片,且有群集性,常群集為害,將葉片吃光,僅留下葉表皮及葉脈,影響植株葉片光合作用。楊扇舟蛾,又名楊樹天社蛾,是楊樹的主要害蟲,幼蟲危害楊樹柳樹葉片,嚴重時在短期內將葉吃光,影響樹木生長,整年都危害。

塗明文告訴記者,蟲害發生後,該縣林業部門出動直升飛機對2萬畝林地噴灑藥物進行防治,取得較好的效果。「防治藥物為無公害、仿生製劑阿維滅幼脲,對人畜安全,不殺傷天敵和有益生物,確保生態平衡。」塗明文說。

在縣城附近的何莊村,記者看到,部分樹木未發生蟲害,發生蟲害的樹木,經過藥物殺蟲後已經開始返青。

天氣乾旱導致蟲害大面積爆發

信陽市林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市楊樹食葉害蟲發生面積近30萬畝,其中重度發生3萬餘畝。蟲害爆發的原因,主要是去冬今春信陽市未出現有效低溫,越冬蟲口成活率高,加之入夏以來,該市持續高溫乾旱,十分利於楊樹食葉害蟲的繁殖生長。

該市森防站站長付覺民介紹,楊樹食葉害蟲在該市共發生4代,當前正是第3代幼蟲期,7、8月份是楊樹食葉害蟲的危害盛期。目前,該市林業部門已經對16萬畝林木噴灑農藥進行防治。

赴覺民告訴記者,近期天氣不穩定,農藥無法發揮作用,而且楊樹樹體高大,一般防治機械射程達不到,限制了防治效果和範圍。6月份至今,信陽市森防站的職工一直在防治一線,有的端午節都沒有回家。

「楊樹食葉害蟲災害,需要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需要林農們積極行動,共同努力儘快控制災情擴散。」付覺民呼籲。

相關焦點

  • 皖北白蛾泛濫成災 安徽今年蟲災疫情擴大至8市
    今年我省白蛾疫區擴大到8個市31個縣區228個鄉鎮(場),皖北部分縣區疫情嚴重。  今年蟲災有多重?  10月9日,固鎮縣仲興鄉陳圩村,正在清理房屋周圍蟲蛹的張大爺告訴記者:「這些毛毛蟲到處亂爬,村前屋後,牆壁門窗,到處都是,一不留神就會爬到人身上。 」  張大爺所說的毛毛蟲就是美國白蛾。
  • 蟲災!上千畝蒜苗被毀,「黃色小蟲」致大蒜"絕收"
    正是大蒜種植時節,而開封杞縣的蒜農們卻各個急得想掉淚短短5天,多家地裡的青蒜苗數量如此多,生存力如此頑強,竟然連打兩遍農藥都殺不死呢?開封杞縣是我省種植大蒜的主產地有70萬畝大蒜如果任由蟲災發展杞縣大蒜今年收成堪憂
  • 安徽省發布楊樹食葉害蟲警示通報
    《通報》指出,我省有楊樹1000萬畝左右,夏季是楊樹食葉害蟲高發、重發期。6月份以來全省開展的實地調查和監測顯示,楊樹舟蛾類第2代在部分道路、片林已經造成成段、成片嚴重危害現象,比往年時間有所提前,發生面積約30萬畝。宿州、蚌埠、滁州、合肥、蕪湖、馬鞍山、六安市的局部路段已發現災情,合巢蕪高速公路巢湖市境內試刀山隧道以北路段蟲株率達到100%,平均蟲口密度100條∕株以上。
  •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安徽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襲擾 2015-10-09 15:21: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合肥10月9日電 (張強)記者9日從安徽省林業廳獲悉,安徽省多地遭美國白蛾幼蟲入侵,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許多困擾。  美國白蛾,鱗翅目燈蛾科白蛾屬中的一種昆蟲,原生於北美洲,屬於外來有害物種。
  • 發生面積接近3000萬畝 今年稻飛蝨為啥這麼多
    湖北日報記者 張愛虎「今年稻飛蝨暴發的勢頭,是近30年來最強烈的。」8月31日,在鄂州市廟嶺鎮扇子湖農場的稻田邊,51歲的市植保站副站長王成玉感觸頗深。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全省稻飛蝨發生面積接近3000萬畝,其中中稻累計發生面積約2000萬畝,嚴重發生的1000萬畝以上。嚴重到什麼程度?8月19日至23日,省督查組的調查顯示,江漢平原大部分田塊百蔸蟲量1萬至2萬隻,高的超過20萬隻。當陽市最高田塊百蔸量達26萬隻,是防治標準的173倍。今年稻飛蝨為什麼如此厲害?省植保站防治科科長張求東細說原因。
  • 楊樹堪稱國樹!救了北京,奠定半個中國的生態基礎
    北京城區僅有區區6.41萬株樹木,北京周邊的八達嶺等地都是荒山禿嶺。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北方地區的許多城市,尤其是北京,曾飽受沙塵暴的侵襲,每年春天最讓人畏懼的就是漫天黃沙,遮天蔽日。40多年前的北京最怕颳風,新華社電訊《風沙緊逼北京城》描寫了大風裡塵土飛揚的場景:「一旦塵暴襲來,首都上空更是一片灰黃,白晝如同黃昏。」北京周圍有五大風沙區,從不同方向往城裡「灌沙」。
  • 四川瀘州納溪區70萬畝竹林撐起一片綠色天空
    目前,擁有以四川銀鴿紙業、聖峰紙業、興樂食品等為代表的木竹加工企業30餘家,產品涉及造紙、竹碳、竹纖維、竹筍、竹編和竹壓板等木竹產品80多個。去年,全區林業產值達29.8億元,林農人均從林業中獲得收入2170元,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林農增收撐起「半邊天」。
  • 楊樹楊扇舟蛾的防治
    1996年至1998年河南省新鄉縣楊樹連續三年大面積遭受楊扇舟蛾危害,1998年全縣350萬株楊樹中約有250萬株楊樹樹葉被吃光,呈現「夏樹冬景」的慘象,造成經濟損失達2500萬元。   楊扇舟蛾又名楊天社蛾,以幼蟲取食楊樹葉。
  • 信陽發文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到信陽毛尖、河南華英等品牌
    萬人左右;產品質量高,綠色、有機、地理標誌登記數量年均增長6%以上;產業效益高,農林牧漁業增加值超過650億元;市場競爭力高,信陽毛尖、河南華英等品牌價值顯著提升,信陽茶油、信陽弱筋麥、信陽稻蝦米、信陽水庫魚等成功創建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省級以上農業品牌發展到80個以上;農民收入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 南澳遇大面積蟲災 10多年的羅漢松被飛蛾啃成"光頭"樹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鳳飛偉 通訊員/彭建柱)今日記者從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獲悉,該辦事處轄區內南隆、西湧、東山等社區種植的大量羅漢松的樹葉被飛蛾的幼蟲侵食成「光頭」樹。10多年的羅漢松被飛蛾啃成"光頭"樹南澳多個社區近日反映,村民種植的羅漢松被大量身上長有黃斑的飛蛾侵食葉子,很多種了10多年的羅漢松現在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了,於是報至南澳辦事處農林水務管理中心請求幫助。
  • 森林:全球減5625萬畝,中國增18992‬萬畝,我國更綠了
    5625萬畝),中國卻在植樹造林方面對世界貢獻突出,具體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原來是濫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植物的根系原本起到固定沙土的作用,結果大風一刮,所有的沙子和土粒都被捲起來,似乎是對於濫砍濫伐的報復行為。
  • 中國有世界第一植保無人機群,雲南蝗災會爆發北遷嗎?
    據媒體報導,雲南發生大面積蝗災,到7月12日為止,普洱蝗災累計波及面積已接近12萬畝,大量農作物被蝗蟲啃食一空,當地正在積極開展蝗蟲殺滅工作!這蝗蟲不是在非洲和南亞肆虐呢,怎麼跑雲南來了?而今年的蟲災則是前幾年留在地下的蟲卵孵化的,3月份就在多地有發現有蝗蟲正在孵化,4月29日後,該地區的玉米,蓬田,甜玉米和24.1公頃的甜玉米就遭到了若蟲期的蝗蟲啃食!黃脊竹蝗需要4個月才能達到成蟲階段!
  • 天水多處玉米地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 已得到有效控制
    武山、秦安等縣區也召開相關會議,多措並舉全面打響草地貪夜蛾防控戰。  目前,張家川縣已對胡川、張川、大陽、龍山等4個鄉(鎮) 的1.1萬多畝不同生態類型的玉米田進行了全面排查,未發現新的草地貪夜蛾幼蟲和為害植株樣。麥積區發生病害的8個鄉鎮18.6畝玉米地通過打防治藥品等措施,蟲害已得到有效控制。
  • 鶴壁國土綠化方案出臺,今冬明春計劃新造林超7萬畝
    以市、縣區、鄉鎮三級聯動的形式搞好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兩次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建立義務植樹基地30個,參加義務植樹100萬人次,義務植樹400萬餘株,全市適齡公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90%以上。二是以常綠和落葉喬木、亞喬木、花灌木等混交林為主,合理搭配綠化樹種,達到多樹種、多色彩、多景觀的效果。三是大量使用時令草花和夏季觀花樹種,豐富夏季景觀色彩。責任單位:淇縣政府。配合單位:市公路局、交通運輸局、林業局等。
  • 每日一草:光頭稗
    物種簡介光頭稗(學名:Echinochloa colona (L.)
  • 鹽鹼地也能長莊稼:年內將推廣至10萬畝 仍有2億畝空間
    6月8日,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河西農場,經過4天插秧,海水稻的試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8畝。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試種植。6月5日,袁隆平在海水稻全國聯合插秧活動上表示,2020年中國海水稻的推廣面積將達到10萬畝。該日山東青島、濰坊、青海格爾木、浙江溫州等四地已同期啟動海水稻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