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阻即包括電子電阻和離子阻抗
一、電子電阻
包括構造材料的電阻。
通過測量OCV和極低電阻的峰值電流可以得到內部電子電阻的近似值。安培計的電阻應極低,以使電路總電阻不超過0.01Ω,並且不超過電阻的10%。內部電子電阻可表達為
Rin = OCV/I
式中,Rin為內部阻抗,Ω;
OCV為開路電壓;
I峰值電流,A;
用壓降法可獲得更為精確的結果。在這種方法中,先加載一個小的初始負載,然後再加一個與實際輸出的負載。計算如下
Rin =(V1-V2)RL/V2
式中,Rin為內阻
V1=初始穩定電壓,V
V2=應用負載電壓,V0
RL=應用負載
應用負載的作用時間應保持在5-50ms,以避免極化。這種方法測量因子電阻造成的壓降,但不考慮極化造成的壓降。
二、離子阻抗
極化效應可以用脈衝-時間曲線表示。總電阻Rt用歐姆定律表達為Rt=dR=dv/di,也等於
(V1-V2)/(I1-I2),
式中,V1,I1為脈衝前電壓和電流;
V2,I2為脈衝結束前電壓和電流;
dV3為表現出總的壓降。
電流組件的內阻表達為Dv1,極化效應為dV2,因為有些能量被脈衝放出,電池內阻表達式應該用Dv4。測量Dv4非常困難,因些脈衝時間dt要最小化以減小極化壓降Dv2,極化時間通常在5-50ms。為獲得精確且有重現性的結果,推薦持續時間恆定,並使用可保持讀數的電壓測量儀。因此Dv2比Dv1稍大,可以從公式Rt=Rir+Rp看出極化阻抗Rp比電池內阻Rir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