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池的容量主要是和極板上活性物質的利用率有關。而蓄電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是:二氧化鉛、鉛。
在蓄電池內部的化學反應過程中,其實質就是極板上的活性物質和稀硫酸電解液發生的電化學反應,產生電流。 在這個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經常伴隨著一種學名叫「硫酸鹽化的」負反應,也就是鉛和硫酸生成了一種硫酸鉛,這種硫酸鉛是一種絕緣體,它的形成必將對電池的充放電產生極不好的影響,因為在負極板上形成的硫酸鹽越多,電池的內阻越大,電池的可充放電性能越差,負極板上吸收不了正極產生的氣體,久而久之電池失效。 而且影響鉛酸蓄電池容量的因素有很多:放電率、溫度、終止電壓、極板幾何尺寸、電解液濃度等。 兩者並不是直接影響的,而是通過影響其他方面來影響對方。也就是說,兩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通過影響對方的制約因素來影響對方。例如:溫度的變化可以影響到電池的電解液和電阻變化。1)電解液溫度升高,擴散速度增加,電阻降低,電動勢增加,因此電池容量及活性物質的利用率隨溫度增加而增加 。
2)電解液溫度降低大,黏度增大,離子運動受阻,擴散能力降低,電阻增大,電化學反應阻力增加,導致蓄電池容量下降。
蓄電池檢測內阻已經成為比較流行判斷電池好壞的方式.1.蓄電池的內阻由歐姆極化(導體電阻)和電化學極化及濃差極化電阻三個部份組成。在充放電過程中電阻是變化的,充電過程內阻由大變小,反之內阻增加。
2.溫度對蓄電池內阻也頗有影響,低溫狀態如0℃以下,溫度每下降10℃,內阻約增大15%,其中因硫酸溶液粘度變大,而增加了比電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較高溫度時,如10℃以上,硫酸離子的擴散速率提高了濃度極化作用將明顯減小,極化電阻下降,但導體電阻卻隨溫度增加而上升,不過上升的速率較小。
3.蓄電池的內阻與放電電流的大小有關,瞬間的大電流放電,由於極板空隙內的硫酸溶液迅速稀釋,而極板孔外90%以上溶液中硫酸分子來不及擴散到極板空隙中去。這樣,極板孔中溶液比電阻增加,端電壓明顯下降。但停止放電後,隨著濃度高的硫酸分子向極板空隙中擴散,極板孔中溶液比電阻下降,端電壓回升。
4. 另外,薄極板的電池,其內阻明顯小於厚極板,因為同容量電池的極板數量,薄的要多於厚極板電池的極板數量,因此相同電流放電時,薄極板電池的電流密度小,其各極極化也要小得多。
蓄電池內阻測試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