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支「水銀體溫計」,一端銀色的水銀泡連著有刻度的玻璃管,感冒發熱,都靠它來監測體溫。
然而,伴隨我們童年記憶的水銀體溫計,即將成為歷史。
最近,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聽起來非常專業,確是影響到千家萬戶。「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為什麼水銀體溫計會被淘汰?
最早的溫度計是著名科學家伽利略在1593年發明的,用來測量空氣溫度。1714年,德國籍荷蘭物理學家華倫海特利用汞這種液態金屬的神奇特性,發明了水銀溫度計,並嘗試應用於體溫測量。三百多年來,水銀體溫計因為準確、穩定、廉價又易於消毒,得到廣泛運用,其基本結構也幾乎沒有變化。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提高。眾所周知的汞毒害越來越受到關注,水銀體溫計生產中對工人的不良影響和環境汙染,以及體溫計使用時不慎破碎引起的恐慌,成為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無錫的體溫計產業
「傳統體溫計」退出社會應用,影響的不僅只有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體溫計生產製造,也是無錫的一個有影響的「小眾產業」,在全國以至全球都有一定的地位。一些企業在某些體溫計領域是的的確確的「隱形冠軍」。
為了履行國際業務,水銀體溫計最高年產量曾經達到2000萬支,約佔全球總產量五分之一的無錫市醫用儀表廠有限公司,早在2016年就停止了水銀體溫計的生產。目前無錫的體溫計企業緊隨時代發展,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水銀體溫計」向「無汞體溫計」的轉型。
玻璃儀器技術專家李重九
說起無錫的體溫計產業,繞不過上世紀的鄉鎮企業大潮中崛起的張涇醫療器械產業集群,而這個集群的核心人物——新中國無錫第一代玻璃儀器技術專家李重九先生又是絕對繞不過的一位。他今年已經80歲了,每天還要來到廠裡巡視一圈。
當年無錫市醫用儀表廠的先一代開拓者們開發了「紅液表」——工業溫度計。1985年後轉型生產水銀體溫計,以外銷為主。「方圓」牌體溫計在許多國家頗有知名度。水銀體溫計全球一年最高需求量在1億支左右,這家廠的產量就要佔到2000萬支!
李重九先生始終關注著業界的最新動向,他深知隨著時代的發展,體溫計產業也將面臨著巨大的變革。世紀之交,他們開始了電子體溫計和無汞體溫計的探索。
無汞體溫計
德國格拉特姆(Geratherm)公司利用鎵銦錫合金在常溫下呈液態的特性,發明了無汞體溫計,並在1993年取得專利。鎵銦錫合金接觸空氣後立刻氧化、且沒有毒性,完美替代了水銀。近年來發達國家出現了歐洲傾向鎵銦錫體溫計、美國傾向電子體溫計的趨勢。
從為德國企業合作生產起步,不斷消化技術再創新。無錫市醫用儀表廠2002年開始研發無汞體溫計,終於在真空灌裝、甩表等技術關鍵環節取得獨立專有的智慧財產權。目前產品行銷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產量是世界第一!
電子體溫計
電子體溫計的起步比無汞體溫計更早,2013年成立的無錫諾為醫用器材有限公司,在這一領域積累了不少經驗。通過多年的品質提升,已經取得歐盟多種資質證書。以Exanovo諾衛牌行銷歐洲、中東、東南亞地區。
為全球抗疫貢獻了一份中國力量
正是這些企業緊隨時代發展,不斷創新,使無錫醫療器械行業在醫用電子體溫計和鎵銦錫體溫計領域,依然能保持著不落人後的發展,以專業的生產,保證了水銀體溫計迭代後在臨床和家庭護理上的使用,滿足了世界各地用戶的需求。
正如無錫諾為醫用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曉所說: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有時候還是挺驕傲的。我們不但經營企業創造了財富,還能以自己的產品為大眾的健康做出貢獻,創造了更大的社會效益。
在這次新冠疫情中,諾為公司和無錫市醫用儀表廠的產品都供不應求。全體職工加班加點,不斷擴大產能,把自己的優質產品提供給世界各國人民。
目前無錫市醫用儀表廠有限公司的無汞體溫計日產量達1萬支、無錫諾為醫用器材有限公司電子體溫計的日產量達1.5萬支。為全球抗疫貢獻了一份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