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由蝌蚪五線譜網站主辦的「蝌蚪之夜 跨界科學沙龍第八期——瘋狂的石頭」,在中國地質博物館二層展廳成功舉行。在李雯雯、張玉光、柴萌三位珍寶界專家的指引下,近百名觀眾樂享了一頓關於「土豪石頭」的豐盛科普大餐。
當日的天氣並不明朗,但陰冷和霧霾似乎沒有驅散觀眾們的熱情。記者到場時,中國地質博物館二樓展廳已聚集了近百名觀眾。他們屬不同年齡,來自不同崗位,其中有「蝌蚪之夜」的鐵粉,也有第一次來參加的朋友。鄭先生就是首次加入的一員,「我是被朋友拉來的,蝌蚪沙龍她每次都會來。我吧,平時周末都在家上網、看電影,聽說這活動還挺有意思,能學到些東西,就跟著來了,希望有所收穫吧。」
14:00在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後,觀眾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了他們對三位專家的歡迎之意以及對本次沙龍的期許。三位專家分別是:中國地質博物館社教部副處長、國家註冊珠寶玉石質檢師、寶石學博士李雯雯;北京自然博物館博士研究員、科研部副主任張玉光;北京高等珠寶研修學院教研教務中心主任、中國寶玉石協會彩寶分會副秘書長柴萌。
緊接著,李雯雯率先向觀眾就地質博物館館藏寶石作了介紹,並邀請大家在沙龍結束後參觀博物館寶石廳,目睹高富帥寶石們的真面目。柴萌則為觀眾講解了點金術,深入剖析了顏色、淨度、切工相同的鑽石存在價格差異的原因。張玉光則對高質量寶石產地以及怎樣鑑別寶石、收藏寶石做了分析,並提醒熱衷於收藏的觀眾一定要理性做收藏。專家們將自己的所學、所見言簡意賅地講述,時而嚴肅,時而詼諧,不時地引用流行的網絡段子,使現場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高潮,吸引不少自發前來博物館參觀的群眾圍觀加入。
互動環節,觀眾們可沒讓專家們閒著。對寶石感興趣,但找不著科學正規的途徑去深入了解寶石、鑑別寶石,逮住了這麼個機會,誰會輕易放過。玉石真的能治病嗎?真玉不能用來劃玻璃?鑽石有所謂的「超4c」一說嗎?舌尖舔真玉有澀感,假玉沒有?……紛紛得到了專家們的耐心解答。
時間流逝,越有意義的時光越是短暫。在專家微笑著點頭致意,講解員招呼觀眾前去寶石廳參觀的那一刻,也宣告了本次活動的圓滿落幕。在記者準備離開時,見到了正從寶石廳出來的鄭先生「兩個小時前是個石頭盲,現在也能算得上半個專家了吧」鄭先生幽默地說道,「下次活動,一定會再和朋友一起來的,相比宅男生活,這樣的周末更有意義,況且還是免費的」。
下一次活動何時、何地舉辦,我們尚未得知。但作為以科普為目的的公益科學沙龍,我們看到「蝌蚪之夜」的現實作用正在發揮著。科學並不是想像中的複雜體,簡潔、真實、美妙、豐富……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因「蝌蚪之夜」愛上科學,也祝願「蝌蚪之夜」越來越受歡迎。
「蝌蚪之夜」第八期視頻可登陸蝌蚪五線譜官方網站或微博進行觀看。
蝌蚪五線譜官方網站:http://www.kedo.gov.cn/
蝌蚪五線譜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kedouwuxianp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