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上篇文章接著講夸克區塊鏈世界中的十大法則下篇。
法則六:程序即合約
夸克區塊鏈可以解決信任問題,就是讓合約上鏈,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借了你一萬塊錢,然後把這筆帳記錄在夸克區塊鏈上,而且你自己在鏈上是質押了一部分的數字資產的,你說明天八點還我,如果到時間,你沒有允諾的話,智能合約就會自動執行協議,把你抵押的數字資產兌現等額的比例給到我。這一點就改變了信任的基礎問題,不是由你這個人執行,而是程序說了算。
合理運用的話,可以將社會的信任危機降到最低,而智能合約,程序就是信任的保障。
法則七:節點即渠道
這裡的這個區塊鏈節點,其實說白了,跟傳統社會的渠道,代理商,本質一樣,超級節點是經由EOS開始火熱起來的,這個超級節點其實也就是渠道商。也就是說,區塊鏈雖然是新興技術,但是一些商業本質和傳統社會差別不大。
而有差別的地方則體現在它更加的分散碎片化。
法則八:社區即組織
很多人設想未來社會,企業制會消失,企業制的發展到今天也就幾百年時間,是當初在社會協作的時候,分散的協作成本太高,企業制的形式效率更好,我覺得先不要直接給這個問題蓋棺定論,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邊,自由職業者是不是日趨多了起來,他們每天看上去很閒,但從不卻錢花,這是因為社區正在打破現有的組織定義,資產的所有權變得更加零散了,老闆說的話不完全算數,就像現在的合伙人制度,就代表著公司所有權的逐漸分散,而這體現在區塊鏈中,則是大家不會說我是某區塊鏈公司的人,一般都說我是某某基金會,某某社區的。
股東和期權變成了對應的TOKEN,只要擁有token,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都是這個項目的股東,所以也就談不上是公司了。
法則九:共識即法律
在夸克區塊鏈中,沒有所謂的規章制度,更多是大家自發形成擁護的共識,大家認可它就生效。就比如一起抵制羊毛黨,投機分子等,因為它們嚴重違反了社區共識,損害的是大家的共同利益。
法則是:消耗即銷售
有一些區塊鏈項目,只有產出機制,沒有相應的消耗機制,所有人都有幣賣的時候,市場就會形成拋壓,因為這個幣在他手上除了買賣再沒有其它作用,他不拿來賣還能做什麼?
而夸克區塊鏈則有相對健全的消耗機制,源源不斷的第三方應用減輕了拋壓壓力。
夸克生態的通證都有對應的應用場景,消耗就相當於是銷售幣。
好了,以上就是筆者關於夸克區塊鏈十大法則的闡述,有疑問的讀者朋友可以留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