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葉片帶刺的植物,在農村可能不被當回事,卻都是很好的中藥材植物
1、兩面針
這是一種產於閩臺、兩廣、湖南、雲南等地的芸香科植物,相信大家七八十年代的朋友們都對這幾個字耳熟能詳,作為一種牙膏的品牌名,它曾聞名全中國,受到廣泛的喜愛,這種植物葉片兩面都帶刺,全年均可採挖,採挖後可將其洗淨,切片或段,然後曬乾,可以用來當藥,可治跌扑損傷,胃痛,牙痛,風溼痺痛,毒蛇咬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患處,可用於治療燒傷燙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通絡,解毒消腫的功效,是非常好的中藥材植物。
2、刺茄(黃果茄)
茄科茄屬灌木植物,也叫做水茄,葉互生,莖有皮刺,喜溫暖溼潤氣候,我國多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於海拔200-1650m的地方,常生長在山坡灌叢、溝谷、路旁、荒地等潮溼處,全年都會開花結果,它的根、果實及種子均可入藥,具有祛風溼和消瘀止痛的功效,牙痛和風溼患者常用,男性睪丸腫痛也常用到它,是非常好的中藥材植物。
3、貓兒刺(老鼠刺)
也叫做枸骨,俗名鳥不宿,這是秦嶺以南和長江流域各地比較常見的一種常綠灌木或喬木,一般都是生長在山林中,夏秋季可採收,洗淨曬乾後可以當藥,具有清肺止咳,利咽明目等功效。它的葉片形狀奇特,有種革質感,葉子四邊各角上都有刺,果子成熟的時候紅綠相間,十分好看,是非常好的中藥材植物。
4、冬白朮
白朮是一種最高能生長到60釐米的植物,開花的時候很漂亮,但是葉子上有刺,以前靠山的農民上山的時候都會將它當野草砍了,帶回家當柴火燒,其實,這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能補脾健胃、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途很廣泛,對很多疾病治療都有顯著的療效,是非常好的中藥材植物。
葉上帶刺的植物有很多,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中藥材,還有枸橘、花椒樹、皂莢、柘樹、多刺楤木、刺果茶藨子、板慄樹、大薊等,這些植物不是葉片上就是葉子邊緣帶刺,也是農村比較常見的一些植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