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還記得前陣子那個拖著「充電寶」的電動車吧,在電動車圈裡,這個「電動車充電寶」的新聞可以說是紅極一時。編輯我本想找來電動車、拖車和發電機做實驗來親自驗證此組合是否可行,但我找到了新聞中的這位「充電寶電動車」車主蘇先生!
想必大家還記得前陣子那個拖著「充電寶」的電動車吧,在電動車圈裡,這個「電動車充電寶」的新聞可以說是紅極一時。編輯我本想找來電動車、拖車和發電機做實驗來親自驗證此組合是否可行,但在此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我找到了新聞中的這位「充電寶電動車」車主蘇先生!
在之前對蘇先生的報導中,編輯我質疑了這輛電動車邊跑邊充的可行性。編輯本想親自製作一輛類似的「電動車充電寶組合」來做個實驗。但這下不用了,因為編輯我找到了原版。
找到了原版車主蘇先生,我們便「約」了起來!蘇先生是個爽快人,時間地點全部搞定後,我開著原版的北汽E150EV電動車到了約定地點,蘇先生也駕駛著它的「充電寶電動車」如期而至。
看來,新聞中的邊充邊跑報導是不假,但按照我們之前對北汽E150 EV電動車的測試,邊充邊跑是無法實現的。那麼,蘇先生給這輛電動車做了哪些「手術」呢?我們將在下文揭秘。但別著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蘇先生的「充電寶電動車」。
蘇先生這輛電動車購置於1年前,由於搖不到號牌,索性他就買了更易中籤的電動車。這輛北汽E150EV最終提車價為8萬多,這價格買一輛頂配的北汽E150汽油車都綽綽有餘。
蘇先生說,自己做發電機充電的想法來自於一位醫學博士,那位博士將一臺發電機放在了自己北汽E150電動車的後備廂中,來實現發電機向電動車補電。雖然這個方法實現了電動車續航,但是極大地佔用車內空間,舒適度也無法保證。想到這,蘇先生突發奇想,能不能把發電機放到拖車上呢?
蘇先生不僅有想法,動手能力也是超強!靠自己的東拼起湊,這套「電動車充電寶」用了不到一個月就搞定了,一共花了兩萬多元。蘇先生剛剛完成自己的作品,這輛神車就被發到了網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變成了許多網站的頭條新聞。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蘇先生的「充電寶電動車」。
當編輯著手這項選題時,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北汽E150的拖車鉤安裝。因為車型的原因,北汽E150的拖車鉤並沒有成型的配套產品,必須手動DIY。後部的防撞鋼梁及車身經過了切割、打孔、焊接工作,才能夠順利安裝拖車鉤。蘇先生說,他是在一個淘寶店主的幫助下完成的改裝,整體做下來不是個小工程。
在完成拖車鉤部分的改裝後,蘇先生以為這就萬事大吉了,把穩流源、發電機全部塞進了拖車鬥中,並簡單的用防雨布進行了遮蓋。這樣做的結果是:發動機過熱,穩流源由於工作溫度過高,罷工。所以,經過了幾番改進,蘇先生的「充電寶電動車」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蘇先生使用的這臺本田GX620發電機的為四衝程雙缸空冷汽油機,最大功率為15kW。但北汽E150EV充電時,一般只需要輸出7kW左右。
這輛「充電寶電動車」合法嗎?下面,我們來看看爭議最多的拖車部分。在最近幾個月中,全國各地頻頻爆出拖掛車被交警處罰的新聞,眾多網友也是對此類新聞進行了瘋狂吐槽,最強烈的一股民意就是:交警你懂不懂法!?
蘇先生說:「由於有了發電機的支持,我的電動車可以續航300多公裡,跑長途完全沒問題。前陣子,我就開這車跑過上海。」蘇先生表示,這拖車上的發電機在市區內基本用不上,這主要是為跑長途設計的。
有趣的是,蘇先生還計算過幾種充電方式所產生費用的對比:
充電地點 費用 在家充電 5毛錢/度 在公共充電樁充電 起價8毛錢/度 甚至更高 用發電機充電 4元錢/度日常,蘇先生主要在北京市內活動,充電都可以在家完成,平時基本用不上發電機。所以,蘇先生的用車費用幾乎全部來自於電費,日常用車開支很低。
這臺北汽E150 EV怎樣實現邊充邊走?蘇先生對它做了什麼改裝?了解過蘇先生的「充電寶電動車」後,下面,重頭戲來了!這輛「充電寶電動車」為什麼能邊走邊充?原來,蘇先生對其進行了輕微的改裝,具體動作就是短路掉機艙內白色接口處的一根線。短路掉了這根線,北汽電動車的充電斷電保護裝置也就被解除了。
蘇先生說:當在邊走邊充狀態下,車輛以60km/h續航時充放電能夠達到一個平衡狀態。當車輛速度大於60km/h時,車輛放電就比充電快。當車輛在60km/h內時,充電比放電快。
雖然蘇先生這輛車也算是「成型產品」了,但是還是有些問題沒有解決,比如電流穩定的問題,就在我們交談的時候,發電機就因為電流不穩定而跳閘停機了。
相對油車,雖然電動車使用起來麻煩的多,但是蘇先生並沒有掩藏自己這輛電動車的身份。談起自己的電動車,蘇先生有時還很「自豪」。買車1年多,車側面的電動車貼紙都沒有揭。
在上次的預告文章中,我們承諾網友要找到電動車方面的權威人士,讓專家聊一聊對此充電寶電動車的看法。說到做到!我們找到了北京理工大學的林程教授。
林程教授是何許人也?
林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兼北京理工大學汽車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汽車總體技術及電動汽車技術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擔任多項國家863及北京市電動汽車重大課題負責人。主要成果包括北京奧運電動大客車、上海世博電動大客車、北京系列電動環衛車、空降傘兵突擊車等,並已實現了產業化和推廣應用。
林程教授在電動車領域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戰經驗,他怎麼看這輛「充電寶電動車」呢?
與林程教授約定好時間後,我們來到了北京理工大學。由於蘇先生早到了一步,他先為自己的電動車補充點電量,這裡的點8毛錢/度,比發電機補電的成本可低多了。但蘇先生一下拿出了三張一模一樣的電卡,這是為什麼呢?
不一會兒,林程教授也到了。蘇先生終於逮到了一個電動車專家,迫不及待的介紹起了自己的「充電寶電動車」。
面對蘇先生和我的幾個問題,林教授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蘇先生:電動車邊充邊放合適嗎?這樣對電池有損傷嗎?
林教授:這樣的方案我以前還真沒見過,主要是考慮到電動車充電安全問題,廠家都會設計充電時的斷電保護開關。所以能邊充邊放的電動車一般不會在廠家推出的成型產品中看到。另外,像北汽E150這樣的電動車,充電是直接向電池補電,放電也是從電池取電。所以在邊充邊放狀態下,電池在不停地同時進行兩種可逆反應,電池壓力較大,會影響電池的壽命。
蘇先生:在當下,這樣的組合可不可以做出一個方案,比如充電寶拖車租賃?
林教授:可以啊,北汽的電動車剛剛起步,他們需要各方的意見。車友們的意見對於廠家來說是最好的市場調研。如果你們需要,我可以為你們搭線和廠家直接交流。
蘇先生:對於我的電動車,您有什麼建議?
林教授:作為電動車方面的研究人員,我非常鼓勵大家做這方面的嘗試與創新。這也是我為什麼讓你申請專利的原因。但是,很多細節問題個人改裝就很容易忽視掉。比如這臺發電機的接地問題、防靜電問題、電路安全問題、加油問題、行駛性能等等。當一件商品需要產品化時,需要考慮很多實際使用方面的問題和隱患。
下面是編輯提問時間:
編輯:現在,很多網友相信鋰電池製造與回收比汽油車所產生的能耗更高。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林教授:其實,廢棄電池的汙染高主要是由手機等數碼產品或電動自行車的電池引起的,因為它們體積很小,容易隨手扔掉,不易回收。像電動車這樣的大電池,臨近報廢,它一般還有70%的電量。這時,相關企業都會小心回收掉或讓它們得到梯度利用。另外,現在電動車的電池產業還沒有形成,隨著電動車的發展,製造成本、能耗汙染未來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編輯:您怎樣看待現在國內廠商的電動車?
林教授:現在國內的廠家非常響應國家的號召,各家都在研製電動車。我希望國內的廠家,能夠借著國家的扶持,用心做好電動車,不要為了響應政策而盲目造車。
編輯:您怎樣看待國家對於電動車產業的政策?
林教授:目前,國家對電動車的政策支持是長期的,已規劃至2020年。國家對電動車企業給予了極大的補貼和優惠,已將電動車升級為戰略產業,由於電動汽車剛剛起步,核心技術還未被海外廠商大規模佔領。中國希望在此行業中尋求突破口,徵得行業話語權,甚至成為行業的帶頭者、制定者。在我看來,值得一試。
編輯:您會選擇一輛電動車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嗎?
林教授:如果讓我選擇買一輛電動車,它也是我的第二輛車。為什麼是第二輛?因為目前電動車的續航和充電問題仍然是它的短板,無法完全替代燃油車。我住在城市裡,電動車使用成本很低,單位有充電樁,所以充電也很方便,可以考慮買一輛。
和林教授短暫的交談結束了,聽完了專家的建議,蘇先生心中的疑問得到了解答。另外,林教授講解了很多電動車行業內的信息,是我們從媒體圈裡學不到的,編輯我也是受益良多。
和專家探討結束後,我們回到了封閉場地,我提議和蘇先生來一場直線加速賽,來看一看兩輛車的加速性能到底差多少。最終,拖著300公斤發電機的「充電寶電動車」不敵原裝電動車,短短50米,編輯我以領先兩個車位的距離勝出。看來,充電寶是個不小的累贅。
經過了一天的拍攝和剛才的瘋狂直線加速,我們的電量都耗費的差不多了。不幸的是,剛上馬路我的車就沒電了,只能低速前行,無法開到充電樁了。但蘇先生不怕車沒電,因為他還有充電寶!!!此時,我們和蘇先生要揮手告別了……
對於大多數不太了解汽車的老百姓,電動車這個名詞還停留在電動自行車、老年代步車這樣的印象裡。無論是在中國,還是世界範圍內,電動車行業都是剛剛起步。今天,蘇先生的「電動車充電寶」只是電動車發展裡程上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未來,電動車會走向何方?它最終能不能替代燃油車?我們無從得知。但不管未來是電動車稱雄,或者有其他新能源車輛殺出,我們只有一個小願望:能夠擁有一臺經濟、易用、可靠的交通出行工具。
(轉自易車網,作者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