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崛起「中國城」
——博深實業成功運營中東第二大中國商品批發集散地
2014年3月18日,博深實業完成收購阿治曼中國城項目。(資料照片)通訊員 攝
阿治曼中國城內部,陶瓷藝術類商鋪。(資料圖片)
通訊員 攝
1 所有出入貨物免除進出口稅,享有高度貿易自由;
2 入駐企業免除所有稅收,包括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等,還可以返還全部資本和利潤等優惠政策,無貨幣限制,無僱傭外國員工的限制;
3 在阿聯註冊公司,必須有當地人士作為保人,但是由於該項目位於阿治曼自由貿易區內,所有入駐企業均無需當地人士作為保人,可100%獨資;
4 自由貿易區政府專門為入駐中國城的企業設立了工作籤證和營業執照註冊專用便捷通道,在勞動保險、體檢醫療等方面亦享有便利。
製圖/王珏
湖南日報記者 曹嫻
1 日迎4萬客,年銷15億美元
網上曾有段子形容杜拜的富裕:「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丟在杜拜撿垃圾。」杜拜自然不會「遍地黃金」,但如果想去阿聯「淘金」,阿治曼中國城是個不錯的選擇。
阿治曼中國城是中東地區唯一由中國人投資、中國人管理、銷售中國商品的大型展示交易平臺。1600家店鋪,全部賣中國商品,生意紅火旺盛。其投資者就是湖南博深實業集團。
1月的阿聯,迎來一年中最涼爽的時節。
從杜拜國際機場出發,沿11號高速公路驅車20多分鐘,就能看到阿治曼中國城,又名為中東中國商品批發採購交易中心。
一眼望去,2200個停車位蔚為壯觀,7萬平方米的商貿展示場館現代大氣,4萬平方米的倉儲物流區秩序井然。
走進商城,身著粉色西裝的工作人員笑容親切,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或阿拉伯語。阿治曼中國城總經理羅峰是長沙人,他告訴記者,近200人的運營管理團隊,全部具有大學學歷和專業職業技能資格,其中一半為中國籍員工。
「中國商品好用!」1月15日,在浙江人王超經營的百貨小商店裡,專程從沙特駕車前來的Sultan(蘇丹)已經挑選好一大堆鞋帽箱包、家紡用品。
不遠處的一家燈飾店,老闆是湖南人陳啟華,一天要賣出1萬多套燈具。這天,來自阿曼的採購商Khalid(哈立德),採購了近20萬迪拉姆(約合35.9萬元人民幣)的燈具飾品,打算從阿治曼港口轉運至中東各地的零售點。
從琳琅滿目的日用小百貨到格力、長虹等知名品牌電器,從服飾、食品、玩具到五金機電、美容產品等,阿治曼中國城裡共有50多萬種中國商品。
阿聯除了能源資源外,物資匱乏,很多商品需要進口。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在這裡很有市場。阿聯又是中東最大的貿易中轉站。阿治曼中國城交通便利,距杜拜和沙迦國際機場25公裡,距離阿治曼港5公裡,毗鄰3條高速公路,2小時內直抵阿曼、沙烏地阿拉伯等周邊國家。
「現在一鋪難求!」羅峰說,商城日均客流量4萬餘人,2015年的營業額達到15億美元。目前1600家店鋪的出租率100%。
2 斥資1.1億美元,走出國門跨界經營
去年12月22日,阿聯當地時間晚7時,阿治曼中國城五周年慶典盛大啟幕,現場人山人海,從長沙趕來的博深實業集團董事長彭鐵纜異常興奮。
湖南、阿聯、中國城,在2014年因為彭鐵纜而緊緊相連。
2009年,英國桑巴集團聯合3家阿聯當地企業成立海灣中國貿易公司,在阿治曼自由貿易區合資興建China Mall(中國城),專門經營中國商品,2010年10月建成開業。
「外國和尚」沒能念好中國城的「經」。不到3年,投資方因管理不善,累計欠下阿治曼自由貿易區政府3000多萬迪拉姆的各類款項。投資方打起了退堂鼓,商戶們也有意另請高明。
當時海灣中國貿易公司的助理總經理是長沙人,這一消息因此傳到了彭鐵纜這裡。
博深實業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以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孵化器投資、新材料製造等為主的民營大型綜合控股集團。走出國門、涉足商貿,博深實業都是外行。何況,外方開出的收購價高達1.1億美元。
「這是一次轉型的機會!」彭鐵纜暗下決心。從2013年1月起,歷時1年3個月,經過實地考察、市場調研、深入摸底以及數輪談判,博深實業最終邁步「走出去」。
「今天,我們終於籤約。阿治曼中國城終於由博深、由我們中國人說了算。」2014年3月13日,彭鐵纜心潮澎湃地發出這條微博。這也是湖南目前在中東地區最大的海外併購項目。
3 在全球複製更多「中國城」
原本做好虧5年打算的彭鐵纜,今年終於放下心來。「2016年可以收回自有部分資金的投入。」
收購阿治曼中國城後,博深實業陸續投入4000多萬元,改善硬體設施,規範流程設置,提升管理水平。阿治曼中國城已成為中東乃至西亞地區第二大中國商品批發集散地。
在現有的5個展示館、5個倉儲館的基礎上,今年將新開3個館,設店鋪300家,以家具、建材批發和零售為主。目前招商已完成80%。
「其中一個館為『湖南館』,為湘企『量身訂製』。」彭鐵纜說,一些創業者和小企業還可進入創新園,博深實業將通過租金入股等方式對項目進行孵化。
阿治曼中國城已成為阿治曼當地乃至沙迦、杜拜地區的一張商業名片。如今,二期規劃藍圖已經勾勒成型:打造兩至三層的體驗式購物中心,集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綜合配套於一體,包括特色小吃一條街、文化表演一條街、孔子學院等,預計在2018年前建成。
依託積累的經營管理經驗、團隊以及商戶資源,博深實業正在全球尋找新商機。
在烏克蘭第二大城市敖德薩,佔地400多畝的中國城項目,已經完成考察選址等前期準備和談判,今年可落地;
哥斯大黎加政府部門為中國城項目近日專程赴湖南對接。彭鐵纜說,今年將前去考察,爭取2017年落子……
■相關連結
阿治曼是阿聯7個酋長國之一。阿治曼中國城已成為中東乃至西亞地區第二大中國商品批發集散地,被中國貿促會收入「走出去」戰略白皮書。
凡入駐中國城的企業均可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湖南日報記者 曹嫻 整理
域外心路
湘企「走出去」
應做好3點準備
彭鐵纜
收購阿治曼中國城後不久,我們就遭遇了「外患內憂」。
外患,是當地政府突然要我們承擔原投資方的欠繳費用,數目不小;內憂,源於我們提高租金用於商城硬體設施改造,遭到商戶一片反對。加上收購之舉已快用盡公司多年積累。我一度以為這次「走出去」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因為時差,那段時間每天要等到凌晨時分,才能與中國城連線。兩鬢的頭髮,當時眼看著白了不少。
靠著鍥而不捨地溝通,我們最終闖關越坎。當初的孤注一擲,換來如今的別樣風景。
在阿治曼中國城,目前入駐企業中約860家中國企業,其中以浙江、黑龍江、福建等省的企業為主,湖南企業僅20多家,可見湘人、湘企「走出去」的步伐還不夠快。
結合自身經歷,我認為湘企「走出去」至少要做好3點準備:
要有開放的思想和發展的眼光。有的企業不缺資金,但對「走出去」心存畏懼。其實全球市場已經一體化,貿易早就不分國內國外。
要有一定的資金基礎、充分的團隊準備,「走出去」不能變成「外漂」。
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摸清所在國的政治環境、法律法規,約定事項最好白紙黑字一清二楚。
中小企業「走出去」常因資金問題被「卡脖子」。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稅收減免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建立「走出去」專項基金,靈活運用融資工具,為湘企「走出去」助一把力。
(作者系湖南博深實業集團董事長)
異域軼事
1、酋長關愛中國城
阿治曼中國城是阿治曼酋長國的重點培育項目、阿治曼自由貿易區最大規模項目和最大外資項目。
2015年末,阿治曼王儲謝赫·奧馬爾·努埃米在會見中國駐杜拜總領事館總領事李凌冰時表示,在湖南博深入駐中國城的兩年時間裡,阿治曼酋長已經私下去逛過好幾次,每一次酋長都能感受到中國城的變化和提升。酋長對該項目非常重視和關心,一再囑咐要大力支持,要與管理方一道,合作共贏,攜手並進,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者來阿治曼投資。
2、急事急辦
對於上千家商戶來說,阿治曼中國城管理方就是他們最大的依靠。
2015年11月12日晚9時許,阿治曼中國城總經理羅峰接到工作人員電話,一名商戶的父親在國內得了急病,彌留之際想見兒子最後一面。剛剛接到消息的商戶心急如焚,已經定好了回國機票,但是護照存放在阿治曼自由貿易區相關部門,急需取出來。
當時,自由貿易區政府已經下班,相關工作人員也聯繫不上。怎麼辦?中國城公共關係部負責人石宇辰直接打通了自由貿易區負責人的電話,向他說明了緊急情況,請求給予幫助。自由貿易區負責人馬上給證照部負責人作出了指示。隨後中國城工作人員開車把證照部負責人及另一位經辦人員接到自由貿易區,取出了護照,讓這名商戶順利登機回國。這名商戶拿到護照時,握著工作人員的手緊緊不願放開。
(通訊員 鄭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