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家裡的WiFi有死角?老舊無線路由器的無線覆蓋不給力?現在大功率無線產品或雙頻無線產品的售價並不便宜,而且僅靠一臺無線路由器並不能滿足多戶型家庭的無線覆蓋需求。那麼,是不是有什麼廉價而又實用的方法來有效擴展家裡的無線網絡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可以將家中老式無線路由器利用起來的方法,同樣可以實現大面積的無線信號覆蓋,快來看看如何實現吧。
變廢為寶的先決條件
伴隨身邊智慧型手機、平板的快速普及,大家在家裡的WiFi需求變得越來越大,可是老式無線路由在無線覆蓋和傳輸速度上都漸漸無法滿足用戶的無線網絡應用。那麼是不是換臺新的主流無線路由,家裡的無線覆蓋又會有明顯改善呢?
一般來說,對於一居室房屋,一款百元價位的主流150M或300M無線路由,在無線覆蓋或傳輸上就可以滿足日常的WiFi需求了。可是對於兩居室、三居室或更大面積的房屋來說,即使是一款主流的、大功率的無線路由器,由於房間結構限制,面對承重牆的阻隔時,其無線信號也會被大打折扣,出現WiFi死角。
這時可能有網友問,為了消除死角,是不是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將閒置的老式無線路由利用上,將無線覆蓋最大化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閒置的老式無線路由是支持WDS功能的,那麼就有可能將它變廢為寶,利用起來擴大無線信號的覆蓋。可是如果它不支持WDS功能,就不能使用下面講述的方法了。
可將閒置的支持WDS功能的老式無線路由利用起來拓展無線覆蓋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老式無線路由器,都支持WDS功能,一些老式無線路由產品中甚至沒有內置WDS功能硬體。而一些老式無線路由器的WDS功能是被隱藏了的,用戶需要升級DD-WRT固件包之後才能使用。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各品牌產品之間的兼容性問題,因為即使兩臺都聲稱支持WDS功能,也有可能由於不兼容而無法建立WDS連接,配置時需要注意。
所以這個變廢為寶的計劃有個先決條件,就是使用的兩臺或多臺無線路由器都是要支持WDS功能的,並且最好選擇可以相互兼容的同品牌產品組網。那麼如果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我們就可以使用WDS功能進行無線拓展了嗎?下面為您解答。
2什麼是WDS?用無線中繼還是橋接?
什麼是WDS?用無線中繼還是橋接?
既然我們可以利用無線路由器的WDS功能進行無線拓展,那麼到底什麼是WDS呢?WDS是無線分布式系統(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的英文縮寫,它是無線連接兩個接入點(AP,Acess Point)的協議。
最初在無線應用領域中,WDS是無線基站與無線基站之間進行聯繫通訊的系統。但隨著無線應用的家庭化,WDS已經快速被應用到家用級無線產品上。通過WDS的建立,有線網絡的數據經無線網絡這個「中繼架構」進行傳輸,藉此將數據傳送到另外一個無線網絡環境,或者是另外一個有線網絡中。
由於WDS是通過無線網絡建立虛擬的「橋」進行連接的,因此你常會聽到有人將WDS直接稱為「無線橋接」的混淆叫法。但事實上,無線橋接只是WDS的一種常用應用模式,而另外一種常用的模式則是無線中繼模式。
那麼無線橋接、無線中繼這兩種模式有什麼不同呢?在進行無線覆蓋拓展時,對於家庭用戶來說,使用哪種模式可以獲得更好的無線網絡應用呢?
想要解答上面的問題,就需要我們了解這兩種模式不同的工作方式了。首先,無線橋接通常指的是一對一的情況,橋接兩端的無線路由器只與另一端相對的無線路由器通信,不接受其他無線設備的接入。覆蓋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經常在連接兩個不同的區域網路時使用。
而無線中繼模式則可以做到一對多,在延長了無線信號傳輸距離的同時,使用無線中繼模式的無線路由器也可以接受其他無線設備的接入。覆蓋方式更為全面靈活,因此相對於無線橋接,無線中繼拓展的無線網絡更加方便實用。
為了讓大家更為直觀的理解無線橋接和無線中繼的不同之處,下面舉例說明下。
假設有A、B、C三臺無線路由器,A與B使用無線橋接,B與C也使用無線橋接,但A與C就不能使用無線橋接了。
無線橋接應用圖示
那麼如果想要將A、B、C都能無線連接起來,就得使用無線中繼模式了,A與B中繼後,B再中繼C,而且A和C間也可以進行無線中繼,令無線覆蓋變得更為全面。
無線中繼應用圖示
一般具備WDS功能的無線路由器或無線AP都支持無線中繼和無線橋接兩種模式。而也有一些無線路由器廠商為了方便家庭用戶的使用,並未將這兩種模式細分開來,而是統稱為「WDS」模式。因此當大家遇到將無線中繼和無線橋接模式分開的情況時,鑑於它們工作方式的不同,可根據具體的業務需求進行選用。而對於家庭用戶來說,建議使用WDS的無線中繼模式來拓展無線覆蓋,消除WiFi死角。
既然了解了WDS,選定了方式,那麼我們如何對兩臺無線路由器進行WDS的配置呢?配置時又需要注意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3實現WDS之中心無線路由器A設置
實現WDS之中心無線路由器A設置
在進行設置前,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同一品牌的兩臺無線路由器進行WDS,可以避免不兼容的情況出現,無線拓展更容易實現。
這裡我們選擇兩臺TP-Link的無線路由器A和B進行WDS連接配置,無線路由器A作為中心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B與無線路由器A建立WDS連接。這裡建議大家選擇性能好的無線路由器作為中心無線路由器A,性能弱或老式的無線路由器作為B進行WDS連接。
首先進行中心無線路由器A的設置。
在IE瀏覽器中,輸入A路由器的Web界面IP,這裡是192.168.1.1,進行登陸。在「無線設置——基本設置」中設置「SSID號」和選擇一個固定的「信道」。這裡我們設定「SSID號」為「zol-WDS」,「信道」為「11」,如下圖紅框中所示。
設置中心無線路由器A的SSID和選擇一個固定的信道(見紅框內)
在「無線設置——無線安全設置」中,設置無線加密的算法和密碼信息,點擊「保存」。這時中心無線路由器A就設置好了。
設置A無線加密的算法和密碼(見紅框內)
在隨後的B無線路由器WDS配置中我們將用到剛剛A路由器中設置的SSID、信道和加密信息,因此最好記下來喲。下面再來看看如何對無線路由器B進行WDS中繼設置吧。
4實現WDS之無線路由器B設置
實現WDS之無線路由器B設置
進行WDS拓展的兩個無線路由器,它們的SSI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對於家庭用戶來說,如果你希望你的手機、平板連接無線時,在這兩個無線路由器的信號覆蓋範圍內能夠實現無縫漫遊的話,可以將SSID設為相同。但在下面的設置中,為了便於大家區分,我們採用了不同的SSID,無線路由器B的SSID為「zol-WDS-02」。
現在,我們進行無線路由器B的WDS設置。
首先,為了防止IP位址衝突,我們將修改B的LAN口IP位址。在「網絡參數——LAN口設置」中,將路由器B的IP位址修改為192.168.1.2,與路由器A不同。然後保存,路由器B將自動重啟。
修改路由器B的LAN口IP位址(見紅框內)
其次,啟用WDS功能。重啟完畢後,用更改後的LAN口IP位址重新登陸路由器B,在「無線設置——基本設置」中勾選「開啟WDS」。點擊「掃描」,搜索周圍的無線信號源。
勾選「開啟WDS」,然後點擊「掃描」(見紅框內)
在掃描到的信號列表中選擇路由器A的SSID號——「zol-WDS」,然後點擊「連接」。
選擇無線路由器A進行連接(見紅框內)
然後,將信道設置成「11」與路由器A的信道相同,同時設置加密信息和路由器A相同,點擊「保存」,如下圖。
設置B的信道、加密信息與路由器A的相同(見紅框內)
最後,關閉無線路由器B的DHCP功能。在DHCP伺服器中,選擇「不啟用」,保存,重啟路由器B。
關閉無線路由器B的DHCP功能(見紅框內)
現在無線路由器B就配置完成了。隨後會有重啟路由器的窗體彈出,點擊「重啟路由器」並「確定」即可。
重啟路由器
無線路由器B與無線路由器A建立WDS連接成功(見紅框內)
重啟後,無線路由器B與無線路由器A就成功地建立WDS連接了,如上圖紅框內所示。
注意:如果不是TP-Link的無線路由器,在兩臺無線路由器啟動WDS後,在WDS的設定中,是需要互填對方路由器的MAC地址的。還有一些無線路由器在開啟WDS後,只支持使用WEP的加密方式,用戶也需要注意。
WDS連接成功了,那麼家裡的無線網絡死角真的可以被消除了嗎?WDS的覆蓋效果怎麼樣呢,理想嗎?一同來看看無線信號強度的實際測試吧。
5死角沒有了?實測WDS無線拓展
死角沒有了?實測WDS無線拓展
通過將老舊的無線路由器利用起來,家裡的無線死角,是不是可以被迅速的消除呢?為了驗證WDS無線拓展的效果,下面我們將在同一環境下,分別對WDS連接前的各點無線信號,和使用WDS無線拓展後的各點無線信號做出比較,快來看看無線死角是不是沒有了吧。
我們將在ZOL 8層A座的辦公區為大家展開這次WDS的實測,測試內容主要就是看看兩臺建立了WDS連接的無線路由器a和b,在面對大面積的覆蓋需求、牆體的阻隔和十幾個無線信號源的幹擾後,實際的信號覆蓋能力以及無線穿牆能力究竟如何吧。
首先來看看實際的測試環境吧。
實測環境示意圖
說明:A點是中心無線路由器a的放置點;A'點是無線路由器b的放置點,距A點20m左右,與A點無阻隔;B點為第一個測試點,距A點35m左右,距A'點18m左右,與A點、A'點無阻隔;C點為第二個測試點,距A點30m左右,距A'點18m左右,與A點、A'點有玻璃門+普通牆體阻隔;D點為第三個測試點,距A點40m左右,距A'點20m左右,與A點、A'點有鐵門和承重牆阻隔;E點為第四個測試點,距A點32m左右,距A'點12m左右,與A點、A'點的阻隔較為複雜(承重牆、玻璃門、鐵門等),屬於極限測試。
B點實際測試成績:
B點未使用WDS信號強度為59%(左)和使用WDS後信號強度為72%(右)
C點實際測試成績:
C點未使用WDS信號強度為66%(左)和使用WDS後信號強度為76%(右)
D點實際測試成績:
D點未使用WDS信號強度為50%(左)和使用WDS後信號強度為66%(右)
E點實際測試成績:
E點未使用WDS信號強度為33%(左)和使用WDS後信號強度為51%(右)
通過實際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在使用兩臺建立了WDS連接的無線路由器對同一環境進行無線覆蓋後,各測試點的無線信號強度都有10%以上的提升。而相比較下,有WiFi死角、考驗最為嚴苛的E點(承重牆+玻璃門+鐵門),在WDS的幫助下,無線信號強度則提升了18%,覆蓋增強效果很是顯著。顯而易見,通過利用老式無線路由器的WDS功能來擴充無線覆蓋,是可以將家中的無線死角消除的,很值得大家去嘗試下。
6WDS會使無線速率降低嗎?
WDS會使無線速率降低嗎?
通過WDS,無線覆蓋增加了,可是我們使用的總的帶寬是不會改變的,那麼當使用兩臺無線路由器進行WDS時,會不會將原有的無線帶寬分割,產生無線速率降低的影響呢?
理論上講,在使用WDS模式時,「中心無線路由器」的帶寬是有限的。通過連接到它的無線中繼設備越多,每個設備所能分到的帶寬就越少,無線速率會依據WDS設備的增加,依次降低(1,1/2,1/3。。。1/n)。
那麼實際上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我們使用兩臺無線路由器進行WDS連接的話,無線網速會被減半嗎?還是讓我們實際測試一下吧。
為了便於分析比較,在同一環境下,我們選擇兩款同品牌同型號的300M無線路由器建立WDS連接,測試它們在沒開啟WDS功能時的無線傳輸速率,以及建立WDS後,兩臺無線路由器的無線傳速,然後進行分析比較。
實測WDS功能對無線傳輸速率的影響
測試平臺:
客戶端:Thinkpad X200筆記本 + 300M外置無線網卡;
伺服器端:Thinkpad T400筆記本 + 300M無線路由器。
測試軟體:NetIQ Chariot v5.4;Endpoint6.0
測試方法:
客戶端:我們在客戶端安裝所測無線網卡的管理軟體和Performance Endpoint,並設置無線網卡的IP位址為:192.168.1.11。
伺服器:在伺服器端安裝Performance Endpoint和Chariot Console(控制臺)。將任意一個無線路由器(這裡我們選用無線路由器A)的LAN口與伺服器端通過網線連接,組成一個小型區域網,並設置服務端IP位址為:192.168.1.10。
運行伺服器端的Chariot Console控制臺,依次建立點對點的測試項目,並選擇Throughput腳本。我們只建立一個測試進程,測試時間設置為1分鐘。
我們對建立WDS前、後的無線路由器分別進行了如下的測試項目:
1、單pair下載速率測試(WPA2加密)
2、單pair下載+上傳速率測試(WPA2加密)
3、10pairs下載速率測試(WPA2加密)
4、10pairs下載+上傳速率測試(WPA2加密)
7WDS降低無線傳輸 降幅不大 總結
WDS降低無線傳輸 降幅不大
下面就來看看在同一環境下,建立WDS前和建立WDS後,無線路由器傳輸速度所受的影響吧。(PS:為了保證測試數據的客觀性,每項內容我們都進行了多次測試,取接近平均值的結果,所得結果僅供讀者參考)
單pair下行速率數據對比:
測試曲線:使用WDS前(左)和使用WDS後(右)
平均速率:使用WDS前為58.207Mbps(左)和使用WDS後為53.97Mbps(右)
單pair下載+上傳速率數據對比:
測試曲線:使用WDS前(左)和使用WDS後(右)
平均速率:使用WDS前為88.882Mbps(左)和使用WDS後為81.064Mbps(右)
10pairs下行速率數據對比:
測試曲線:使用WDS前(左)和使用WDS後(右)
平均速率:使用WDS前為93.755Mbps(左)和使用WDS後為93.396Mbps(右)
10pairs下行+上行速率數據對比:
測試曲線:使用WDS前(左)和使用WDS後(右)
平均速率:使用WDS前為135.899Mbps(左)和使用WDS後為111.216Mbps(右)
通過實際的無線傳輸測試中,我們發現在使用了WDS功能後,無線路由器的傳輸速度的確有所下降,但下降範圍在0.38%~18.16%之間。單線程下行降幅7.28%,單線程下載+上傳降幅8.80%,最大降幅18.16%發生在多線程下行+上行測試時,整體降幅並不大,並不會對無線網速產生減半或更壞的影響,大家可以放心地利用WDS功能來拓展無線覆蓋。
可是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實測中使用的是同品牌同型號的300Mbps無線路由器,如果你家裡的老式無線路由器的理論傳輸是150Mbps的,那麼即使WDS建立成功,老式無線路由器的傳輸性能也會成為你網絡傳輸的瓶頸上限,無法發揮出中心無線路由器300Mbps的無線傳速效果。
而且對於SOHO類的無線路由器來講,它們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搜索到相互的無線信號進行WDS連接的,如果距離過遠,超出各自的無線覆蓋範圍,則無法建立穩定的WDS了。但對於一般兩、三居室的家庭用戶來說,問題應該不大。
總結:WDS幫你省錢拓展無線覆蓋
怎麼樣?快快看看你的老舊無線路由器是否有支持WDS功能吧。如果有的話,前面的配置方法,或許會為它們找到一個重新發揮無線「活力」的機會喲。相對於價格不菲的大功率無線路由器,利用舊無線路由器的WDS功能不僅簡單易行,提升了無線覆蓋效果,而且為你節省了新的資金投入,是省錢省力地擴展無線信號的好方法。通過深入地了解了WDS的功能、配置和使用效果後,你是不是已經技癢難耐了呢?還等什麼?快來展開實用的WDS體驗吧。
8TP-LINK TL-WR841N詳細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