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媽媽學科學:為貧困地區婦女兒童打開科學的天空

2021-01-21 騰訊網

扶貧要扶志,也要扶智。說起少兒科普活動,人們往往覺得這是城市生活的專利,其實,科普活動也受到在貧困鄉村生活的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

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的「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於2020年10月正式開啟。截至目前,已有來自7個省/自治區,52個貧困縣的200餘所學校的孩子們參與到「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中,5萬多名學生參與、提交優秀短視頻作品7000餘部,網絡平臺傳播點擊量突破8000萬人次。

圖說:「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在7個省/自治區52個貧困縣陸續開展

和媽媽一起朗讀科普短文

「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以提升農村婦女科學素養、滿足她們日常生產生活需求為目標,定製了數千篇適合農村小學生和母親一起朗讀的科普短文。

為便於各地區婦女兒童的參與,「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在抖音、快手、微博均開設了主題頁面和同名話題活動,動員全國鄉村地區的婦女兒童共同錄製科普閱讀短視頻,並自主上傳到以上平臺。

以抖音平臺為例,活動上線僅十餘天,青少年和科普達人們就錄製了3000多條優質科普視頻。其中@摩登少兒用卡通動畫片講解「貓科動物雌雄分辨」的科普視頻,播放量近200多萬。

短視頻中,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朗讀者,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也展示了家鄉的風貌。來自雲南的思嘉小朋友和媽媽一起,穿著民族服飾給大家講解疫苗的科普視頻,收到大量點讚。參與活動的孩子們通過和自己的媽媽一同學科學並共同錄製朗讀科學視頻,收穫了親情與感動,啟發了科學思維,豐富了家庭生活,也感動了社會各界。

此外,活動還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湧、「火星叔叔」鄭永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學教授葉盛等科學家,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胥午梅、鄭晶、楊海波等媒體人作為科學導師,錄製示範朗讀的短視頻,百萬粉絲的科普達人腦洞小子、摩登大自然等也參與其中,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分享科普故事,傳播科學知識,在網絡平臺與孩子們的近距離互動得到了孩子們的青睞。

圖說:院士專家和媒體人示範朗讀的短視頻

線下活動:養成勤思好問習慣

線上活動如火如荼,線下活動也在同期開展。「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的科普短文朗讀資源包和科學實驗套件包,陸續送至2020年5月前尚未摘帽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百餘所小學。除了用於錄製短視頻外,那裡的老師們也把科普短文視作難得的課外閱讀資料,讓同學們進行廣泛閱讀;很多同學也使用科學實驗套件,完成了自己第一次親手操作的科學實驗。

圖說:甘肅省通渭縣通和小學學生收到實驗包後做開始做實驗了

圖說: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高基鄉瑤族中心小學學生收到實驗包

四川省普格縣中學老師在參與活動時表示,「真心希望孩子們能夠通過此次活動激發學習興趣,養成勤思好問的習慣,行走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路上。」

圖說:四川省普格縣附城小學校學生參加「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後合影

雲南省廣南縣科協主席顧明東介紹說,廣南縣多部門聯動,通過改變少數民族學生的就學環境,讓他們牢固樹立讀書改變命運的觀念,同時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中國科協科普部舉辦的「我和媽媽學科學」等相關科普教育活動,讓他們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另一方面,保障貧困山區孩子順利完成學業後如期就業,讓少數民族群眾得到實惠,讓民族地區獲得高質量發展。

圖說:雲南省屏邊縣新榮小學學生參與「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

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社會各界也主動加入進來,大力智能、科學隊長、鯊魚公園等企業結合孩子及其媽媽們的學習生活需求,贊助了智能檯燈、科學實驗套裝等,這些物品通過幾千公裡的路程送到孩子們的身邊,社會愛心企業也表示會繼續參與活動,共同助力科技扶貧。

越是貧困,越要擁有夢想

為深入了解脫貧攻堅的現狀,「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帶領媒體記者走訪了廣西、雲南等地的部分貧困家庭。

五年級的侗族女孩吳文慧尤其喜歡科學課,上個月她和幾位同學製作的「彎道對向來車提示系統」,剛剛榮獲了廣西北部灣創客大賽一等獎。在媽媽看來,只要是對文慧學習有幫助的事,她都會絕對支持。這次錄製「我和媽媽學科學」的視頻,媽媽背了幾天的臺詞,錄製多次才最終成功。「什麼辛苦都不怕,就是希望孩子將來能用知識改變生活,不要像我這樣沒有文化和技能。」

廣西柳州市三江縣易地扶貧搬遷首個專屬學校——三江縣江川小學校長李曉雪直言,「越是貧困,越要擁有夢想,越是開闊眼界,我們能做的就是創造條件和機會。」

在雲南省文山州廣南一小「少數民族女童班」,記者見到了村裡第一個走出大山、考上中專,最後成為教師的女孩盤文英。她告訴記者,「一個人出來,一個家庭就帶出來了。少數民族女生不僅改變了自身的命運,還讓自己的家庭脫貧致富,提高了生活質量。」

多年來「女童班」改變了數百個像盤文英一樣深山女孩的命運,也使他們的家庭走上脫貧的道路。

圖說:雲南省廣南縣五珠鄉六良箐村波糯箐小組苗族女孩侯勝莉接受記者採訪。侯勝莉是廣南一小少數民族女童班學生

據了解,「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還將從短視頻作品中,評選出10名「朗讀科學好少年」。與此同時,本年度的「我和媽媽學科學」公益科普活動也即將落下帷幕。

啟發智慧,扶起志向。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我和媽媽學科學」將繼續前行,為婦女兒童走出貧困的束縛,打開生活的視野和科學的天空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淄博市婦聯關懷山區兒童和貧困家庭「暖冬行動」啟動
    山區兒童的衣物是否保暖、貧困家庭的過冬物資是否充沛,牽掛著愛心單位、愛心人士的心。天冷人心暖,淄博市婦聯組織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繫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行動起來,籌措棉被、棉服、暖手寶、微波爐等暖冬物資,關懷山區孩子和貧困家庭,送去「娘家人」的關心和暖意,把對貧困婦女兒童的呵護和關愛落實在行動上。
  • 心理扶貧:從「外援」走向「內源」——面向貧困地區兒童的心理幫扶
    1 明確貧困地區兒童心理需求特徵 當前對貧困地區兒童特別是貧困地區留守兒童的關注,已從早期的物質與經濟幫扶逐步轉向對心理健康和教育發展的關注。
  • 新晃:留守兒童的「太陽媽媽」
    村裡有一個50開外的帶頭人——村關工委主任楊鳳玉,她視村裡留守兒童為親生兒女,所以村寨的人們都稱她為「太陽媽媽」。「我們不能看著他6歲就無人管,外出去討飯,這樣的話,我們還算這裡的人嗎?」說這話的就是新晃縣扶羅鎮紅星村黨支部書記、村關工委主任楊鳳玉。該村李家寨留守兒童李家坤,6歲時父親患病不幸去逝,母親在其父親患病期間就已離婚而去,一切不管。
  • 嶽梅:情暖貧困學子的「最美媽媽」
    躺在病床上的嶽梅雲邵陽客戶端8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敏華 習實生 尹晶晶) 「聽著他們真切地喊著『最美媽媽』,我感覺自己所做的都是有意義的。」8月6日,看著來探視自己的孩子們,躺在邵陽市中心醫院病床上的嶽梅說道。嶽梅是邵陽市仁善志願者協會的理事長。
  • 攻堅克難鑄華章 砥礪奮進譜新篇 呼倫貝爾市婦聯努力開創婦女兒童...
    20萬元;在家庭支持行動和「天才媽媽」夢想工坊建設、自治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大楊樹鎮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和新左旗索優樂職業培訓學校的創建工作、鄂溫克旗太陽姑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民族服裝服飾傳承等項目上,爭取到中國婦基會、自治區的項目資金;發布《消費脫貧 巾幗助力——呼倫貝爾市婦聯致全市婦女和女性社會組織的倡議書》,發起「母親郵包」項目「99公益日」一起捐活動,共募集捐款30226.33萬元;開展「金融支持婦女發展行動計劃
  • 「智愛媽媽」婦女安全用藥提示|如何科學服用避孕藥?
    「智愛媽媽」安全用藥科普促進行動項目,旨在聯合廣大藥學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深入研究和推廣針對婦女的安全用藥科普技術和資源,組織開展適宜農村婦女的健康科普活動,普及安全用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婦女科學素質和健康水平雙提升。
  • 「SOD健康給世界」點燃貧困地區兒童「快樂體育夢」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 楊娜當城市的孩子在塑膠籃球場投籃訓練,在專業桌球桌邊揮汗如雨,在室內遊泳池愜意徜徉時,還有許多貧困地區的娃們由於學校體育設施少,課後只能在土操場上相互追逐,甚至通過老鷹捉小雞、丟沙包等「最原始」的遊戲活動陪伴他們度過唯一的少年時光。梁啓超先生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 新疆貧困地區女性就業脫貧見聞:從「灶臺邊」到「半邊天」
    中新社新疆喀什9月30日電 題:新疆貧困地區女性就業見聞:從「灶臺邊」到「半邊天」作者 胡嘉琛工作日,25歲的祖麗皮亞·買買提在地毯廠熟練地拿著針線為絲線打結。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的一個地毯廠內,祖麗皮亞·買買提30日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這份工作,我的生活會很困難。」
  • 愛爾眼科入滇十年紀實(三)1000名雲南兒童眼病貧困患兒重啟人生
    近日,家住在雲南曲靖東山鎮新村的萌萌媽媽接到了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的回訪電話。此時,距離萌萌接受斜視矯正手術已經快過去3年。「娃娃的眼位很正常,看起來和別的孩子一樣。而且,這幾年複查顯示孩子有了立體視,以後就業不會受到影響了。」2017年,那時的萌萌只有1歲,其右眼剛被確診為患有「先天性內斜視」。
  • 張掖婦聯「巾幗暖人心」活動,灑在婦女姐妹和群眾心底的一縷陽光~
    >隨著寒冬的到來,張掖市各級婦聯組織、婦聯幹部、執委和巾幗志願者紛紛行動起來,為特困母親發放「兩癌」救助金、為貧困留守兒童親手編織「愛心毛衣」、為孤寡老人打掃衛生、為群眾義務理髮關愛貧困母親 溫暖傳遞萬家近日,各縣區婦聯以走訪慰問、集中發放等形式,向貧困患病婦女發放「貧困母親兩癌救助」項目資金58萬元,鼓勵患病婦女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勇於面對困難,用頑強意志戰勝病魔。
  • 「喜迎婦女十二大 · 巾幗代表展風採」我願做華夏東極的啟明星...
    目前,佳木斯市紅黃藍教育集團已有一家紅黃藍親子園,兩家紅黃藍國際幼兒園、紅黃藍教育培訓學校、STAEM國際兒童發展中心以及嬰幼兒水育遊泳館、大型兒童樂園等經營項目,為美麗的佳木斯市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景線。同時,她擁有了一支優秀的團隊,一批忠實的家長,也收穫了千百個孩子童真的笑臉!她在多年的教育實踐工作中積極探索,摸索出家庭教育指導方案。
  • 羋盒學科學|空氣動力車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歡迎來到羋盒學科學欄目,一起來欣賞今天的科學小視頻。
  • 媽媽,我和您說句悄悄話
    繪畫:感恩有你 百丈中心小學五(3)班 許涵書法:婦女節快樂 博愛小學三(11)班 單夕芸快報小記者工作室在「三八婦女節」前夕,組織開展了「給媽媽的一封信」主題徵文活動,許多小記者投來稿件,用文字、繪畫等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意,為她們獻上了一份節日禮物,下面讓我們跟隨照片和文字一起來感受這片片真情吧。
  • 暖心丨岢嵐縣婦聯為貧困母親發放「兩癌」救助金
    ,為2名貧困婦女發放了山西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紫氣東來幸福起航」公益金每人2300元,讓受救助婦女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發放儀式上,縣婦聯鼓勵受助婦女放下思想包袱,保持樂觀向上的陽光心態,積極治療,把黨和政府的關愛轉化為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力量,爭取早日康復,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 和田地區:下足繡花功夫 攻克貧困堡壘
    精準施策脫貧路上人人跑起來和田地區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屬於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334個地級市中排名末端,屬於地域和經濟的「雙重孤島」,農村貧困面大、量廣、程度深。和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田必須加速奔跑,攻克一個個貧困堡壘。「我過去只知道種地,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政府派幹部不止一次來我家,問我會幹啥、能幹啥、想幹啥,我承包了村裡的黑雞育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于田縣先拜巴扎鎮斯克達西曼村村民布麥熱姆汗·麥圖迪說。
  • 我是肯傑拜村鄉親們的「小雲雀」「小畫眉」「小百靈」「小喜鵲」
    翻開我的民情日記,映入眼帘的便是這一篇「駐村感言」。個子不高,身形偏小的我,有時工作忙起來,像只小鳥飛來飛去。時間轉瞬即逝,面對繁瑣的工作我已不再茫然無措,和村裡的百姓已像親人一般熟悉熱絡了。走家串戶,學習雙語,做鄉親們的「小雲雀」。2017年春天,塔城市喀拉哈巴克鄉肯傑拜村天空湛藍,空氣新鮮,我輕輕地敲開了村民努爾古麗的家門。
  • 兒童詩集《天空》:用童心點亮童心
    《天空》;趙麗宏著;天天出版社前不久,有編輯告訴我:我們要給趙麗宏出版一本專門為兒童寫的詩集。我聽了,立刻欣喜地說道:我要專門讀一讀他的這本詩集。說完這句話,我們都笑了。我想編輯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很珍惜一個寫「成人詩」的詩人能專門為孩子寫一本兒童詩集。我要「專門讀一讀這本詩集」,是想表達我的一種心情:我很欽佩,欽佩詩人「知難而上」的精神;我很欣喜,欣喜一位寫「成人詩」的詩人擴大了他的詩歌創作的領域;我很期待,期待著讀一讀一位寫了幾十年「成人詩」,而且成就斐然的詩人專門為兒童寫的詩是怎樣的詩。
  • 媽媽,我再也聽不見了!淚奔……兒童安全用藥,請爸媽們牢記
    兒童安全用藥檢測媽媽說3年前 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媽媽我怕...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能遠遠地看著有時候我會大發脾氣 摔東西媽媽 不是我不乖只是想對你說話...但著急說不出來伊然健康基因檢測機構是我把媽媽氣哭了但媽媽卻跟我說對不起...
  • [江蘇] "感動揚城·愛心媽媽"海選確定40名候選人
    15.練瑞芳,女,45歲,八裡鎮政府工作人員  她推出愛心媽媽與留守兒童結對活動,把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作為婦聯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為20餘名困難兒童募集助學金。她每年資助一名貧困女童,每年的「六一」都要給孩子們送去各種圖書。
  • 搭起教育扶貧網——清華大學將免費課程和專題培訓帶到貧困地區
    這些來自貧困地區的心聲,折射出清華大學師生與貧困地區基層幹部群眾的深厚情誼。10多年來,清華大學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對象,進行了構建覆蓋廣大欠發達地區教育扶貧網絡的探索與實踐。從教育扶貧工作啟動之初,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就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對象,依託在遠程教育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經驗積累,在貧困地區建立清華大學教育扶貧現代遠程教學站,將知識和技能送到有需要的貧困地區群眾中去。清華大學已累計建立1100多個縣級遠程教學站,覆蓋國家級貧困縣、省級貧困縣、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其中包括550餘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