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操作難易程度的性能稱為作業性能,也稱為施工性能。作業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施工效率和施工體質量。好的作業性能應當指材料能夠在較省力省時的情況下完成施工,並可獲得較好的施工體質量。但對不同狀態的材料採用不同施工方法,有其不同的作業性能要求,如對澆注料要求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可塑料要求有較好的可塑性,而噴射耐火材料則要求具備較好的附著率等。因此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作業性能包括有和易性、稠度、觸變性、流動值、鋪展性、可塑性、附著率、馬夏值、凝結性和硬化性等。下面由鞏義鴻達爐料為大家介紹下硬化性。

不定形耐火材料加水或液狀結合劑拌合和成型後,經過一定時間養護或加熱烘烤固化而產生強度的性質稱為硬化性。出現硬化作用的原理在於發生水化反應產生水化物或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膠結物或發生凝聚作用生成團聚體,或發生縮聚反應生成聚合物,將集料顆粒膠結在一起而硬化。
硬化過程從流變學上來看,實際上即材料由黏-塑性體或黏-塑-彈性體轉變成彈性體的過程,需要有一定時間,因此一般用經不同時間養護或經不同溫度烘烤後的強度來表示硬化性。不定形耐火材料發生硬化作用是有條件的:在常溫水中或潮溼條件下養護髮生硬化的稱為水硬性材料,在常溫乾燥條件下養護而硬化的稱為氣硬性材料;而在加熱烘烤時才能發生硬化的稱為熱硬性材料。採用不同性質的結合劑其所需要的硬化條件是不同的,如鋁酸鈣水泥作結合劑的澆注料,一般要在潮溼環境下養護,用磷酸鹽或水玻璃結合劑的澆注料,要求在乾燥的環境下養護;而用有機樹脂類作結合劑的搗打料或熱修補料,要求在加熱烘烤條件下才能發生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