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心裡某個地方
那麼亮卻那麼冰涼
每個人都有一段悲傷
想隱藏卻欲蓋彌彰
白月光照天涯的兩端
在心上卻不在身旁
白月光
《白月光》是由日劇作曲大師松本俊明以月光為靈感譜寫而成的,其原版是韓國美聲歌手林亨柱演唱的《何月歌》。之後,張信哲演唱,收錄於張信哲2004年9月10日發行的專輯《下一個永遠》中。2005年4月22日,該歌曲獲得 MusicRadio 中國 TOP 排行榜港臺年度金曲。
白月光來自於月亮,人類肉眼所見的月球,我們稱之為月亮。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第五大的衛星,古時又稱玄兔、嬋娟、玉盤等。
如今已是盛夏,天氣很熱,我們期待白月光的明亮與清涼。
為什麼月亮這麼亮?其實,月亮白天跟晚上是一樣亮的,因為月亮的光來自太陽的反射光,太陽的光源是一定的,中間又沒有阻隔物體。白天太陽的光線遮蓋了月亮的反射光,正如有月亮的晚上星星就很少。
為什麼月亮這麼涼?月球由於沒有大氣層保溫,所以太陽照到和照不到時溫度差別巨大,晝夜溫差超過 300℃。月球白天表面溫度在120℃,而在夜晚月球表面則降低到零下180℃,前時我國發射的嫦娥四號登陸器,就在月球背面熬過了零下190℃的極低溫。
月球背面是如此的寒冷,冷月葬花魂,月光如水照輕衣。古有蘇軾的「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 不勝寒。」夜色下,月亮是迷人的,一彎新月高高掛在新空,在水面上投出淡淡的銀光,在樓前映出一片白燦燦的花朵,還有許多山、石壁、桃樹、柳樹,各有各的顏色和形態,似乎都含著一種不可告人的秘密。月亮是天空中非常亮的天體,承載著多少人們的夢想,人們從古至今都對月球產生了許多美麗的幻想,希望有朝一日能登上月球找到嫦娥。
嫦娥四號探測器,簡稱「四號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它由著陸器與巡視器組成,巡視器命名為「玉兔二號」。2019年1月3日,作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中國登月的嫦娥四號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
第一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
第一次利用運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中繼通信衛星,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的連續可靠中繼通信;
第一次在月球背面開展月球科學探測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
這些,填補了世界月球科學探測領域多項空白。目前,嫦娥四號已經高效工作18個月晝,月面生存超過500天,成為世界上在月球表面工作時間最長的人類探測器。
嫦娥四號體現了中國航天探月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隨著嫦娥工程的繼續深入,我們將會聽到越來越多來自月亮的好消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第一作者徐海系中南大學教授,湖南省科普作家協會青委會主任,為 《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 科學素質課創始人。入選「典贊·2019 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徐海 羅秦理
編輯:毛夢囡
終審:尹宏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