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這條新聞的澳洲人,都在感謝中國

2021-01-13 中國日報

近日,外媒紛紛報導了一起發生在南極的「緊急救援」事件。

據悉,在經過中、美、澳三國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一名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成功獲得醫療救援,從南極洲撤離。澳方感嘆,這次「幸運地」碰到了中國破冰船。期間,澳大利亞科考站還專門升起了中國國旗。

「很幸運」碰到了中國船隊

據澳大利亞南極局(AAD)消息,12月19日,一名駐守南極戴維斯站的澳洲探險隊員突然生病且病情嚴重,必須馬上撤離。

戴維斯站位於南極東部海岸上的一個小島上,離威爾金斯機場還有1400公裡之遙。而且由於疫情的緣故,戴維斯站今年並沒有配備裝有雪橇式起落架的飛機。

「幸運的是,中國破冰船『雪龍2號』當時正準備前往戴維斯研究站附近的中國中山站。」

Fortunately for the operation, the Chinese icebreaker MV Xue Long 2 was in transit to Zhongshan station, near Davis research station.

在接到澳方求救信息後,中國考察隊立即伸出援手。在轉移病人之前,中國利用「雪龍2號」上的船載直升機「雪鷹301」,將澳方一組隊員從戴維斯站轉移到40公裡外的內陸地區建造滑雪道。

The ship’s helicopters were deployed to transfer a team from Davis to a site 40 kilometres inland to build a ski-way, before transferring the patient.

中國直升機抵達戴維斯站 圖自AAD

之後美國從其麥克默多科考站派出了一架能在雪地上滑翔的飛機,先去接了一名澳大利亞醫生,再前往戴維斯站附近搭載病人。

最終,歷時5天,在中、美、澳三國南極團隊的努力下,這名澳方患病隊員在聖誕節前夕成功抵達澳大利亞霍巴特,目前正在接受治療。據悉,此名隊員的病情與新冠疫情無關。

「南極洲讓各國團結在一起」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12月25日報導,澳大利亞官員稱,得益於團隊合作和南極地區夏季的良好天氣,為期5天的行動取得了「顯著成功」。

澳大利亞南極局(AAD)局長金·埃利斯(Kim Elli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行動非常複雜,涉及到船隻、飛機和直升機,還需要在一個眾所周知的極具挑戰性的環境中調整天氣窗口。」

「This operation is complex, involving ships, planes and helicopters and aligning weather windows in a notoriously challenging environment.」

「南極洲確實讓各國團結在一起,為我們的行動相互提供支持。」埃利斯表示,「我們非常感謝中國和美國的南極人員,因為他們調整了自己的考察計劃,來幫助我們。」

"Antarctica really brings nations together to support each other in our operations," said AAD director Kim Ellis.「We’re extraordinarily grateful to the Chinese and US Antarctic Programs for the fact that they were able to change their operating models and come to our assistance,」 said Mr Ellis.

以示感謝,澳方20日還在南極戴維斯站升起了中國的國旗。

圖源:AAD

中國南極考察隊回應了

24日,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官網發文透露了這次國際救援的更多細節。

據悉,在接到澳方求救之後,中國考察隊緊急制定了包括指揮、通信、導航、飛行、保障、防疫、應急等內容的專門援助方案,利用「雪龍2」號船載直升機「雪鷹301」成功協助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完成該名隊員撤離。

2020年12月20日, 「雪鷹301」由中國南極中山站飛行110公裡至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將澳大利亞5名航空地勤人員及558公斤物資從戴維斯站區運送至37公裡外的戴維斯冰蓋機場。

12月24日凌晨,「雪鷹301」再次從南極中山站出動,克服了30節風速的不利氣象條件,將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兩名隊員送至戴維斯站冰蓋機場,轉送至美國派出的固定翼飛機(BT-67);飛機起飛後,「雪鷹301」又將20日送至戴維斯站冰蓋機場的5名澳大利亞航空地勤人員及物資運送回戴維斯站。

援救期間,各方採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避免人員直接接觸,溝通保持安全距離。

圖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網站

文章還指出,南極考察科學意義十分重要,但自然環境非常惡劣,唯有各國的南極考察活動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方能充分體現人道主義精神和命運與共的國際合作精神。

編輯:付慧敏

中國日報(ID:CHINADAILYWX)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澳洲中國女生拍照震撼NASA,卻遭臺灣最大媒體這樣對待?
    回到珀斯抬頭就能看見南十字座好多人問我為什麼做星空攝影師啊…✨其實我初衷沒那麼多豪言壯志,什麼宇宙偉大自己渺小的,什麼人們都深陷泥潭而仰望星空的就是純粹的人,還有什麼覺得每次仰望星空都能審視自己還覺得每次看星星很震撼之類的。對我來說都不存在的
  • 中國老百姓不去澳洲旅遊了,這下澳洲損失巨大
    所以,說中國是澳大利亞的衣食父母是非常合理的。除了最近貿易摩擦讓澳大利亞損失慘重,事實上,疫情的擴散也讓澳大利亞的經濟受到了沉重打擊。澳大利亞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在應對疫情方面也顯得非常的無力,政府毫無作為,民眾不配合,讓澳大利亞至今都未能徹底控制住疫情的傳播。疫情的打擊再加上近期鬧起來的貿易風波,雙重打擊讓澳大利亞的經濟恢復顯得十分無力。
  • 澳洲遭遇7.2級大地震!CBD緊急疏散!居民慌亂逃竄,最近全球都在震?
    據多家澳洲媒體報導,6月24日中午,澳洲北部海域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地震,震級達到了7.2。建築劇烈搖晃,警報響徹天際,所有人都被緊疏散。目前,沒有任何新聞報導稱,這一次地震有人員傷亡出現。13人死亡,135人受傷,無數建築坍塌,道路斷裂...
  • 澳洲小哥在家裡發現了一塊「壽司」,仔細一看,差點被嚇暈!這是什麼!
    都知道澳洲是蜘蛛的天堂,各種各樣的蜘蛛都能夠在澳洲找得到。但是,你見過長得像壽司一樣的蜘蛛嗎?
  • 澳洲再遭打擊!每月採購2萬噸澳牛的中國大客戶警告:考慮放棄澳洲
    來源:澳洲微報 XWWB66最近這段時間,國際政壇風波不斷。隨著衝突的升級,澳洲農業的損失也越來越嚴重...而就在幾天前,澳洲牛肉再次迎來一波衝擊:中國公司發出警告,考慮放棄澳洲!1.進口公司發出警告根據Financial Review的報導,最近,中國一家巨型澳洲牛肉購買企業發出警告:如果澳洲牛肉在未來6個月內得不到解禁,他們將考慮放棄澳洲,轉而向美國供應商採購!這家巨型進口企業位於廈門,作為中國最大的澳洲牛肉採購商之一,他們平時每月要採購2萬噸澳洲牛肉。
  • 澳洲的春天到了,它們又出來嚇人了...小心你家裡也有!
    然後...這條蛇竟然開始吐蛇信子...簡直要嚇死了!說時遲那時快,為了孩子們的安全,Dave 趕緊把玩具箱子合上了,然後找捕蛇人Mark Pelley 求助。捕蛇人也表示最近墨爾本很多居民區也發現了虎蛇,他們今年接到的求助電話比往年都多,虎蛇雖然害羞,但也易怒容易攻擊人,所以有情況發生時,大家一定不要輕舉妄動!
  • 崩潰的消息,澳洲人都哭了!澳洲溫度極度飆升,即將迎來更致命、更熱的夏天...
    澳洲迎來了近些年來最溫暖的一個7月份,澳洲還經歷了2002年以來最乾旱的7月。除塔州之外,各州和領地的降雨量都低於歷史平均水平。新聞標題裡用了 Hot Deadly  這樣的形容詞來形容。她希望所有澳洲民眾,做好應對極端天氣的準備。不僅如此,澳洲今年冬天的氣溫也很反常,澳洲氣象局的氣象學家巴恩斯-喬漢(Ian Barnes-Keoghan)今日指出,今年7月,澳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日間最高溫都高於往年,僅有塔州的日間最高溫沒有進入史上前十。
  • 在澳洲是保護動物,在中國卻淪為極品美食,澳洲人恨得牙痒痒
    ,在澳洲是保護動物,在中國卻淪為極品美食,澳洲人恨的牙痒痒。,只有在中國的部分沿海地區有生存,也並不算是保護動物,而且價格極其昂貴,往往一隻普通的椰子蟹都能夠賣到一兩千塊錢。椰子蟹在中國吃貨的眼裡更是一種極品美食。
  • 澳洲又一動物泛濫,到處可見「藍精靈」,中國吃貨看到瞬間慫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信在21世紀的今天,交通便利之後很多人都出國旅遊過,而在旅遊的過程中肯定會聽到一些奇聞異事,經常會聽到某某國家的動物泛濫成災之類的,而今天要帶你們了解的就是澳洲有一種泛濫的動物。,還有袋鼠也泛濫,甚至在澳洲當地有些袋鼠是可以食用的,還有人專門會出售袋鼠肉,在澳洲又一動物泛濫,到處可見「藍精靈」,中國吃貨看到瞬間慫了。
  • 270條生命在澳洲海邊奄奄一息!於是,大家集體出動了
    圖源:ABC今天的塔斯馬尼島西海岸散發著讓人憐憫的氣氛,270條鯨魚在此地擱淺,救援人員心急如焚。當地多名工作人員臨時組隊,竭盡全力拯救鯨魚,澳洲專家組蓄勢待發,萬事俱備只欠漲潮!鯨魚擱淺事件多有發生,但不同人的做法迥然不同。
  • 在澳洲看到這種東西,千萬別碰!輕則染上狂犬病,重則致命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 艾瑞巴蒂,如果看到這貨,不論死的活的,千萬別去碰它,因為它很可能攜帶有致命病毒!隨著氣溫升高,我們更容易在路上遇到一些,熱到中暑而掉落到地面的蝙蝠,很多人會想上去實施救助,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很可能會令你感染病毒。據悉,所有四種澳洲果蝠(飛狐)和至少三種食蟲蝙蝠都可能攜帶賴莎(Lyssavirus)病毒,這是狂犬病毒的「近親」。感染後,可能致命!
  • 扛廁紙回澳洲、自製蟑螂藥:這屆年輕人的命運被改寫了?
    「這完全把我的時間打亂了,往常的面試時間是3月10號。現在我只能每天在網上學習口語,準備專業課面試。萬一疫情推遲的更久,對我的準備肯定有影響。況且考了兩年,我不想看到的是,複試直接被推到9月開學前,這樣我連旅行放鬆的時間都沒有了。」
  • 感受完澳洲的彪悍大蜘蛛,海南人表示,這真是毛毛雨呀!【攤手】
    小倆口看到的蜘蛛卻是這樣!然而,在澳洲,蜘蛛都是這樣的... 澳洲的街頭霸主…英國的動物傷人新聞..「松鼠咬了8個人,還把一對夫妻咬進了醫院」澳洲的新聞...「獵人為了救狗,一拳打向袋鼠的頭部」
  • 最近這條「星光裙」很火,十分耀眼,還顯身材,半個娛樂圈都在穿
    還不知道的話,可以先看看最近流行什麼裙子,而這條「星光裙」就很火,十分耀眼,還顯身材,半個娛樂圈都在穿!其實大家對星光裙並不陌生,很多女明星一到什麼活動或者頒獎典禮都會穿的裙子,它大多數是以流蘇亮片為主的設計,穿上身瞬間就如星光一般,星光熠熠的樣子,十分耀眼,受人矚目!
  • 鯉魚入侵全世界:在澳洲胖得像頭豬,為什麼在中國都活不到成年?
    2020年10月15日,《科學日報》上刊載了一條新聞,內容有點讓人大跌眼鏡,「澳大利亞鯉魚病毒計劃「胎死腹中」」,這鯉魚病毒到底是什麼狀況?為什麼還誇張到上了《科學日報》,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熱聞?我們先來看看這鯉魚病毒的新聞,澳大利亞政府部分科學家日前要求批准將錦鯉皰疹病毒(KHV)釋放到澳洲最大的淡水湖中,以殺死這種入侵的「鯉魚」!
  • 行吟澳洲:等閒方識無邊景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所有,都將需要自己的張羅,即使請朋友出力,也得拿出足夠的時間與精力溝通、協商。打點行囊,成為行者,深知自己也就一等閒而已。但也因為這一境況,成就此行的自在逍遙,多了些許從容。無邊風景、人情故事,均可以細讀慢品。凡事識者為智,悟者為慧。無悟,千裡萬裡也枉然;有悟,腳下處處是靈山。澳洲一路,似有所得,不忍專享,信手形成點滴文字。
  • 澳洲安全認證?這些到底都是什麼?
    最近電動車自燃的現象對消費者影響特別大,消費者看到電動車負面的新聞還是挺多的,所以大家也會對這方面特別的關心。MG名爵近百年來堅持「Safety Fast」理念,要讓年輕人開得快,更要開得安全。就在最近(12月18日),名爵HS和純電動名爵 EZS分別拿下「歐洲五星安全」認證,打包「雙五星」,這是中國「出海」品牌的第一次,是出海的硬核保障!名爵HS還拿到了「澳洲五星安全」認證,可以說名爵已經達到了全球最嚴苛的安全標準。
  • 感謝媳婦當年選擇了我這條光溜溜的鼻涕蟲!
    看來我這條千年難遇的大鼻涕蟲是做失敗了!恕我孤陋寡聞呀,在座的朋友們吃過法國鹽焗蝸牛嗎?這個蝸牛品種跟我們田裡的是一樣的嗎?是不是國外的蝸牛就特別好吃呀?鼻涕蟲跟蝸牛長得非常像。它們是親兄弟嗎?聽說蝸牛非常富有背著一套別墅,中國房價猛如虎鼻涕蟲買不起房子所以光溜溜的!
  • 看看澳洲人如何中招…
    對此,防盜專家表示,也許「黃油刀」開門這一事件是過於誇張了,但是在澳洲,你至少要把門鎖上,這是必須的!!不過對於每日郵報刊登的這篇新聞,網友的反應是褒貶不一。。。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部分網友更是痛斥這類新聞「簡直就是賊的好朋友」!!!
  • 最近火了「蚯蚓男」,可以腳踏五條船,還對五個人都一心一意
    最近火了「蚯蚓男」,可以腳踏五條船,還對五個人都一心一意最近有「甘蔗男」「榴槤男」「山竹男」……都是用來形容一些男生的,那麼你們知道什麼是「蚯蚓男」嗎?其實「蚯蚓男」也是屬於渣男的一種,但是他們渣的有理由,並且比普通的渣男段位高出來太多了,小編就帶你們看看蚯蚓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