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時隔39年,這種重慶重點保護候鳥現身梁平!有圖有真相!

2020-11-26 騰訊網

12月6日下午

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溼地公園

管理處工作人員餘先懷

和梁平鳥類保護志願者楊秀勇

在觀察候鳥越冬情況

餘先懷拍攝到一隻

以前沒有見過的水鳥

在水面上歡快嬉戲

有圖有真相

是它是它就是它

振翅欲飛那隻

經重慶鳥類專家

重慶觀鳥會總幹事張喬勇介紹

這是重慶重點保護候鳥

──灰雁

「根據重慶觀鳥會今年初發布的重慶鳥類名錄4.0版,灰雁於1980年出現於重慶,39年後再現重慶,實屬罕見,這是重慶溼地保護和修復的可喜成績!」

候鳥飛過澄淨的湖面。

近年來

梁平區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和創建國際溼地城市為契機

採取多種措施實施生態保護修復

生態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雙桂湖國家溼地公園。

梁平區溼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蔣啟波介紹

「近幾年來,梁平以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等形式開展溼地保護,每年有上萬隻候鳥飛抵梁平雙桂湖國家溼地公園、百裡竹海風景區、龍溪河、蓼葉河水庫等溼地過冬,其中包括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證明梁平的生態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

山水相伴,溼地潤城。

12月2日,重慶大學教授袁興中在與梁平區林業局局長陳世康交談時說,「鳥類生境修復該怎麼做?怎樣才會使得鳥增多?就是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鳥要有吃的(食物源),二是鳥要有住的(棲息場所),三是敵人(天敵)來了有躲的(隱蔽或庇護場所),雙桂湖的鳥明顯比以前多了,說明雙桂湖肯定滿足這些條件!」

冬日的雙桂湖已成「候鳥天堂」。

據梁平鳥類保護志願者楊秀勇介紹

雙桂湖已經成為鳥類的樂園

候鳥們也習慣了

與人近距離的和諧相處

候鳥與雙桂湖美景相映成趣。

目前

在梁平各類溼地觀測到

19種鴨科鳥類

如鴛鴦、棉鳧、青頭潛鴨等

候鳥在湖面演繹著生命的精彩。

11種鷺科鳥類

如白鷺、蒼鷺、綠鷺、黃葦鳽等

還有鴴科、鷗科、丘鷸科、彩鷸科

鸊鷉科、秧雞科等多種溼地鳥類

候鳥在湖面嬉戲。

如今的梁平

已形成了一個人、城、境、生

協同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點擊播放 GIF 1.2M

旖旎滿湖生態美 脈脈湖水候鳥飛

近日陽光明媚

約上三五好友漫步雙桂湖畔

去邂逅可愛的小精靈吧!

點擊播放 GIF 0.1M

文 記者 劉輝通訊員 餘先懷

圖通訊員 餘先懷

部分圖片來自資料

責編 彭雪麗 審核 楊志

值班副總 劉輝

大家還在看

梁平區氣象局2019年12月9日15時

發布未來48小時天氣預報

9日晚上到10日白天,多雲,3-14℃

10日晚上到11日白天,多雲,4-15℃

嗨,我就知道你「在看」!

點擊播放 GIF 0.1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首次現身珠海!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主要原因是森林砍伐、沼澤溼地被開墾、環境汙染,致使黑鸛的主要食物如魚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來源減少,加上人類幹擾和非法狩獵,使黑鸛種群數量不斷減少,故被《華盛頓公約》(CITES)和《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Ⅰ級保護動物。
  • 時隔6年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現德陽旌湖
    曾可嘉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旌湖記者12月4日從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獲悉,時隔10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再度現身德陽旌湖後,近日,兩隻享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也來到旌湖。
  • 梁平水泥廠開山炸出一億八千萬年前蟲跡化石(圖)
    水泥廠開山炸出 一億八千萬年前蟲跡化石   稀有程度趕超同期恐龍化石  通訊員 高小華 攝     6月11日,記者從重慶自然博物館獲悉,梁平縣禮讓鎮近日在一個廢棄的採石場山洞裡發現距今約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早期蟲跡化石,其稀有程度超過同時期的恐龍化石。這片蟲跡化石面積約1500平方米,為目前在重慶地區發現的最大侏羅紀蟲跡化石。
  • 重慶梁平百裡竹海現馬尾松古樹群 最大樹齡300年以上
    2017年3月27日,在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梁平區百裡竹海,梁平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在用測樹鋼圍尺測量一株馬尾松的直徑。重慶市梁平區林業局在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梁平百裡竹海進行森林資源巡查保護時,發現了在重慶乃至全國非常少見的馬尾松古樹群。這些馬尾松都散生在海拔七八百米的竹林中,有250多株,樹齡在150年以上。其中的一株 「馬尾松王」,樹高45米,直徑1.15米,冠幅35米,樹齡在300年以上,至少要三個成年人手牽手才能圍攏。
  • 到重慶的候鳥已有218種 除了紅嘴鷗,還有好看的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陳維燈)連日來,重慶各沿江區縣出現了數量眾多的紅嘴鷗聚集,讓重慶市民能夠近距離觀賞到這些可愛的鳥兒。其實,不僅僅是紅嘴鷗,重慶日報記者從11月10日舉行的2020年「愛鳥護飛」專項行動啟動儀式上獲悉,截至目前,重慶能夠觀察到的鳥類已達502種,其中有218種為候鳥。
  • 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 罕見灰腹灰雀再現身
    東方網12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寒風颳過,鳥兒隨之展翅南飛,最近幾天,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專家稱,與八九月來滬歇腳即走的遷徙候鳥不同的是,眼下這些越冬候鳥將在本市安家落戶。   「這兩天我們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前往鳥類保護核心區,一方面統計越冬候鳥的數量,一方面監控有無非法捕鳥的行為。」
  • 重慶梁平打造百裡星宿民宿群 手繪地圖帶你遊百裡竹海
    新華網發(梁平區文旅委供圖)  新華網重慶5月28日電(葛琦)5月28日,重慶梁平發布百裡竹海·百裡星宿旅遊地圖,該手繪地圖將景區景點、特色民宿按北鬥七星點片結合,明月湖、觀音洞、壽海等景點串聯成線,梁山驛、壽海竹樓、土院牆等特色民宿分布其間。  據了解,明月山•百裡竹海擁有成片竹林35萬畝,竹種類180多種,享有「中國壽竹之鄉」美譽。
  • 15部門聯手保護鳥類溼地 震旦鴉雀現身白沙河
    這種鳥的第一個標本採集發現是在中國南京,所以定名為震旦鴉雀。它在地球上已經有4億5千萬年歷史,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是鳥類中的活化石。震旦鴉雀首次在青島被鳥類專家王希明發現是2010年,此前山東從未有記錄。
  • 新華社丨重慶梁平打造百裡星宿民宿群 手繪地圖帶你遊百裡竹海
    新華網發(梁平區文旅委供圖)新華社消息,5月28日,重慶梁平發布百裡竹海·百裡星宿旅遊地圖,該手繪地圖將景區景點、特色民宿按北鬥七星點片結合,明月湖、觀音洞、壽海等景點串聯成線,梁山驛、壽海竹樓、土院牆等特色民宿分布其間。據了解,明月山•百裡竹海擁有成片竹林35萬畝,竹種類180多種,享有「中國壽竹之鄉」美譽。
  • 珍稀候鳥黑臉琵鷺群夏季罕見現身深圳
    聰明的候鳥早已北歸繁殖地開啟「生兒育女」。然而,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近卻在紅樹林區域的監測中發現了一小群滯留的黑臉琵鷺。這是這群瀕危珍稀候鳥首次在夏季群體性現身深圳。怎麼回事呢?圖片來源: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2020年7月在深圳灣覓食的黑臉琵鷺(前)據介紹,夏季一向是深圳灣鳥類的淡季,越冬和遷徙中途停留的候鳥早在今年5月前就已基本北上返回繁殖地。其中黑臉琵鷺於每年10月初來到深圳灣越冬,次年4月離開。它們主要在朝鮮、韓國以及中國遼寧省等地繁殖。
  • 重慶迎來猛禽候鳥大遷徙
    央廣網重慶4月4日消息(記者吳新偉)春暖花開的4月,從東南亞越冬地向北遷徙的猛禽類候鳥開始成群結隊,飛越川東平行嶺谷地區,觀鳥愛好者也迎來了觀察猛禽遷徙過境的最佳時機。  重慶晚報消息說,日前,重慶觀鳥會會長、重慶動物園鳥類專家匡高翔介紹,每年4月初到5月中旬,處於候鳥遷飛通道上的重慶南山、縉雲山、歌樂山等地可以觀看到鳳頭蜂鷹、灰臉鵟鷹、赤腹鷹、松雀鷹、雀鷹、黑冠鵑隼、鳳頭鷹、紅隼等十多種猛禽遷徙過境。其中大群鳳頭蜂鷹展翅飛過山頂的場面最為壯觀,最多時一天就可以看到2000多頭鳳頭蜂鷹,如此浩大規模的遷徙國內罕見。
  • 第1眼:重慶啟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 山城有多少「寶貝」你知道嗎?
    2020年重慶「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暨「重慶溼地保護宣傳周」11月18日在南川區啟動。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向市民普及了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提高社會公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活動現場,上百幅生態攝像圖片,展示了重慶珍稀、瀕危以及常見野生動植物的情況,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中華秋沙鴨遷徙地棋、幫水鳥找家等互動體驗遊戲,幫助市民走近了重慶的本土野生世界。據市林業局介紹,目前我市分布的野生動物已達到5100多種。
  •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具體情況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 深圳梧桐山上野豬豹貓罕見現身
    原標題:梧桐山上野豬豹貓罕見現身 6月18日,深圳梧桐山國家風景名勝區首次公布32個紅外相機監測點的觀測數據:現有野豬約有50頭,廣東省鳥白鷳以及野生豹貓等深圳罕見的野生動物也在鏡頭中現身。   2019年起,梧桐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布設了32個紅外相機監測點。對於野豬、豹貓等動物進行了專項觀測。調查期間,監測點共記錄到分屬4目8科13種獸類。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
    原標題:聚焦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作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其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 重慶梁平發生火災石油醚起火 萬人緊急疏散(圖)
    事發地點示意圖   烈火燒烤石油醚 萬人緊急疏散(圖)  昨上午,梁平縣新盛鎮歷經兩次緊急疏散的居民,從接壤的四川境內陸續返家。3日晚10時許,鎮街邊的重慶三奇青蒿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突起大火,裝在生產罐裡、極易燃燒爆炸的石油醚瞬間被烈火包圍……  警車穿梭街頭預警  3日晚10時許,梁平縣公安局新盛派出所全體出動,除緊急趕往三奇公司維持秩序外,警車還駛上街道,喇叭高喊發生火災,隨時可能爆炸和有可能毒氣洩漏的預警疏散指令。
  • 梁平大力發展民宿產業 手繪地圖帶你暢遊竹海
    羅嘉 攝人民網重慶5月28日電 今日,「2020美麗中國行」大型採風暨鄉村振興·百裡星宿開園活動在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舉行。活動現場為「2020美麗中國行」授旗,此外還舉行了「竹海聯盟·唱響雙城」及友好區縣締結儀式、「2020美麗鄉村行」文化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動。
  • 水泥廠開山炸出 一億八千萬年前蟲跡化石(圖)
    本報訊(記者 夏婧 通訊員 高小華)6月11日,記者從重慶自然博物館獲悉,梁平縣禮讓鎮近日在一個廢棄的採石場山洞裡發現距今約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早期蟲跡化石,其稀有程度超過同時期的恐龍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