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滿意

2020-10-18 卡桑德拉罪行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斯塔西亞當斯於1967年提出公平理論或者叫社會比較理論:職工對收入的滿意程度影響職工工作的積極性,而職工對收入的滿意程度取決於一個比較過程,一個人不僅關心自己的絕對收入的多少,也關係自己相對收入的多少。
「公平理論」研究的是企業職工的獲得與勞動之間的心理關係以及激勵的有效性,約翰斯塔西亞當斯認為感覺到了公平是職工工作動力的先決條件。他設計了著名的公平公式OP/IP=OC/IC(OP——自己對所獲報酬的感覺;OC——自己對他人所獲報酬的感覺;IP——自己對個人所作投入的感覺;IC——自己對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覺),當上式為等式時,職工心理上感覺是公平的,而當上式為不等式時,就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OP/IP<OC/IC的情況下,職工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減小自己今後的努力程度,以便使左方增大,讓公式兩端趨於相等,或者職工也可能要求減少比較對象的收入或者讓其今後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右方減小,讓公式兩端趨於相等。另外公平理論還有一個職工縱向比較的公式,也就是用自己當下的獲得報酬感和所付出的努力與過去自己的獲得報酬感和所付出的努力相比較。
簡單通俗來說,「公平理論」告訴我們,公正的感覺往往來源於比較。
美國學者斯託弗曾提出過一種相對的被剝奪的感覺,後來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將其發展成為一種關於群體行為的理論。「相對剝奪理論」指當人們將自己的處境與某種標準或某種參照物相比較而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受剝奪感。馬克思對相對剝奪感的形象描述是:「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樣小,在周圍的房屋都是這樣小的時候,它是能滿足社會對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這座小房子近旁聳立起一座宮殿,這座小房子就縮成可憐的茅舍模樣了。這時,狹小的房子證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講究或者要求很低。並且,不管小房子的規模怎樣隨著文明的進步而擴大起來,但是,只要近旁的宮殿以同樣的或更大的程度擴大起來,那麼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會在那四壁之內越發覺得不舒適,越發不滿意,越發被人輕視。」相對剝奪感極易誘發消極情緒,例如現代西方犯罪學研究認為相對的經濟剝奪比絕對的經濟剝奪更易於誘發犯罪。
託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也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法國大革命發生在恰是人民生活狀況得到好轉的時候,而不是最惡劣的時候呢?為什麼明明報酬和權力所得相比之前增加了,為什麼人民卻感受到無法忍受的壓迫呢?

簡單通俗來說,「相對剝奪理論」也告訴我們,公正的感覺往往也來源於比較。
「公正理論」、「相對剝奪理論」和「公正世界信念」並稱「公平心理三大理論」,這是二十世紀以來西方世界從心理學、個人行為學、群體行為學的角度研究分析人類社會的成果之一。
關於公正一直是西方哲學的重要主題之一。柏拉圖把正義分為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他認為城邦的人應該分為三個階層:統治者、士兵和勞動者,分別負責管理、保衛和供給。柏拉圖認為三個階層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國家就能實現正義,不過柏拉圖的正義是非利益性的,而是強調人的靈魂的益處。相比之下亞里斯多德更注重正義的可操作性,「分配性公正,是按照所說的比例關係對公物的分配」……「一類是其數相等,另一類為比值相等」。
亞里斯多德認為「在任何方面要求一律地按絕對平等觀念構成地政體,實際上不是良好地政體……人們都承認在該按照各人地值為之分配這個原則是呵護絕對正義地。」換句話說,那些能夠為城邦帶來最大利益地人就應當得到最大地權利和最多地資源,即最好地笛子給最好地笛手。
到了16、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地如火如荼,新興階層需要新的理論基礎,於是孕育了古典自由主義哲學,其源頭是霍布斯的《利維坦》。霍布斯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得出欲望和反感是人類最原始地兩種感覺的結論,進而演繹出趨利避害是一切行為地生命原則,再進一步推導出政府產生的理論基礎,這是霍布斯機械唯物主義的基本架構。後來西方古典自由主義從霍布斯開始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洛克、休謨、康德的契約論,另一個是以邊沁為代表的功利主義。這條邏輯線是西方社會組織形式的根基,直到今天都是。
馬克思對這種邏輯的批判是這樣的:「工人階級沒有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只有靠出賣勞動力為生,因此根本談不上自由」。換句話說,買私人飛機的自由人人都有,但這種自由與沒有自由沒什麼區別。
關於公正,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很有意思,這本書出版於1971年。他認為公正是社會生活的最高的價值,那麼公正應該怎麼獲得呢?為此他引入了一個叫做「無知之幕」的概念。無知之幕是說當我們商討我們的集體生活和利益分配原則時,我們應該對我們自身的重要特質一無所知。那麼應該怎麼理解呢?
舉例來說。電車難題是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杆?這個問題如果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考慮自然應該是拉杆,因為以「最多人的幸福最大化」為原則來說,如果死亡不可避免,死一個總比死五個好。但是,如果從另一條軌道上那一個人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原則卻未必成立好,我們現在運用「無知之幕」,所有投票者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那五個人之一,還另一條軌道上的一個人,又或者只是個旁觀者,這個時候你還會想當然的選擇拉杆嗎?
清華大學劉瑜舉過這樣一個例子,說比爾·蓋茨和一個非洲饑民同時站在「無知之幕」的後面,如果覺得正義就是殺光富人瓜分他的財產,結果「無知之幕」拉開卻發現自己是比爾·蓋茨,那將作何感想呢?反過來如果覺得正義就是Windows系統賣5000美元一套,等「無知之幕」拉開,卻發現自己是非洲饑民,那一樣會捶胸頓足。
「無知之幕」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證達成契約所需要的權力和信息的平等,避免「屁股決定腦袋」和本位主義。引入「無知之幕」概念得出的結論一般來說肯定是有利於弱者和底層人民的,因為在「無知「的面前,人會被迫追求對整個社會——所有人同時最有利的結果。從而避免以傷害其他群體為代價的對另一些群體的過份有利,於是就有了那個著名的結論:只有那些有利於底層人民的不平等,才是公正。
羅爾斯的正義論招致的爭議和批評很多,自由主義者堅持認為那是對人的基本權利的侵犯。美國經濟學家彌爾頓弗裡德曼在與妻子合著的《自由選擇:個人聲明》中說:穆罕默德阿里在一夜之間就能成為百萬富翁當然是不公平的。但是為了追求某些抽象的公平的理想,就不允許阿里在一個晚上比賽中所掙的錢,比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人一天所得更多,那麼對於喜歡看阿里比賽的人來說,難道不是更加不公平嗎?」
對此羅爾斯的回應是:」我們應當反對這樣一種論點:制度的安排總是有缺陷的,因為自然才能的分配和社會環境的偶然性因素是不公正的,而這種不公正不可避免地必然要轉移到人類的制度安排之中。這種思想有時候被用於對不公正視若無睹,仿佛拒絕默認不公正的存在和不能接受死亡一樣。我認為自然的分配無所謂公正不公正,人們降生於社會的某一特殊地位也說不上不公正。這只是自然事實。公正或不公正在於制度處理這些事實的方式。「
公正這一話題人類說了三千年,沒有得到一個絕對的答案,這並不是因為「公正」是虛幻的,而是因為我們這個物種太過複雜。也許我們認為富人佔有太多財富,倡導平權,可是富人的財富也是奮鬥而來,平權會不會是對於富人的不公呢?有一個例子,說有一天你穿著一雙昂貴的鞋子,經過一個池塘時看到落水的孩子,你來不及脫鞋就跳水救下了孩子,也損壞了鞋子。但是如果經過理性計算你就會知道,倘若當時你轉身離開,然後把鞋子賣掉,就可以用賣鞋子的錢救下十幾個非洲難民兒童。但問題是有人會因為這種理性計算眼睜睜看著一個孩子失去生命嗎?所以也許並非所有事都可以完全歸結於理性計算。
有人說我們歸根結底都是情感的奴隸,也許我們所有的思考最終都不過是為我們的情感選擇製造合理的藉口罷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滿意?你的日子只是在循環
    我們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上了發條,除了循環還是循環,不曾有任何改變,情緒也不曾有任何起伏。日子就是在不停地循環,日日夜夜都是這樣。我們也未曾想過要做出一些改變,去嘗試某些新的生活狀態,因為自己實在是不知從何下手,所以一直都安於現狀。
  • 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活境況不滿意,卻又遲遲無法做出改變?
    我試過健康生活,但壓力一大,每天都想吃炸雞、蛋糕,健身也堅持不下了。好不容易熬到周末,我只想癱在家裡,和朋友們也好久沒聯繫了......總而言之,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真的處處不滿意。」這位粉絲所提到的現象非常常見。生活中,很多人過得不開心,其實就是因為這種僵化的生活狀態。
  • 故宮博物院院長道歉,相關責任人受罰,為什麼輿論還不滿意?
    從故宮博物院官博發表道歉聲明的評論就可以看出,如圖:《道歉聲明》下的前四條評論這是得贊最高的TOP4評論,得贊數能看得出輿論的方向,顯然、大家很不認同王院長所表達的觀點故宮到底錯在哪裡我們順著民意的方向走下去不難看出,大家需要的是一個真誠、客觀的說明,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陳述性質的「道歉」。這次「開車進故宮」事件,故宮真的做錯了,但是錯在哪裡?王院長或許並沒有講明白。錯,就錯在「透明度」上。
  • 老版《無敵浩克》電視劇主角不滿意漫威版綠巨人
    在1978年播出的《無敵浩克》中飾演了變身後綠巨人的盧·弗裡基諾表示他對漫威塑造綠巨人的方式「並不滿意」。 弗裡基諾曾經是一名職業健美先生,後來在比爾·貝克比主演的《無敵浩克》中出演了變身後的班納博士。
  • 在-10.00以上,用了1.67超薄鏡片,覺得鏡片較厚,不滿意,為什麼會這樣?
    光度較高,在-10.00以上,有散光,配鏡時選用了1.67超薄鏡片,但結果拿到手時覺得鏡片較厚,不滿意,為什麼會這樣? 1)折射率1.67的鏡片已經算是比較薄的了,但畢竟還是一個凹透鏡,光度越高,兩邊越厚。尤其計算鏡片厚薄時,要把球鏡柱鏡相加後考慮。
  • 阿羅定理:讓所有人滿意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定理如果眾多的社會成員具有不同的心理偏好,而社會又有多種備選方案,那麼,在民主制度下,就不可能得到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結果。這是由197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約瑟夫·阿羅提出的。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原標題:溫伯格:我為什麼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 「你房子200平,存款八位數,我很滿意」「不好意思,我不滿意」
    另外一位說:我女朋友讓我買房買車,不買就不結婚。第三位說:我女朋友也是這樣,我都不想結婚了。第四位比較樂觀:我就是買不起,那只能分手了。因為生活條件提高了,90後生活就滋潤很多,從小「錦衣玉食」也讓長大後的他們認為生活就該如此,但這也苦了很多父母。
  • P值不滿意的時候,科研小白和嚴謹的科學家都會咋辦?​
    P值不滿意的時候
  • 第14代日產軒逸終於正式上市,價格讓多少人滿意,讓多少人不認可
    第14代日產軒逸終於正式上市,價格讓多少人滿意,讓多少人不認可,到10.90~4.30萬元的銷售價格發表後,很多粉絲可能會覺得日產廠商這次沒有太大波動,起步價合理,一輛車到底怎麼樣?第一個優點:顏值高!
  •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差強人意什麼意思?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這是螞蟻莊園10月20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0月20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今天的問題是: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是的沒錯不是  答案:不是答案解析:「差強人意」出自《後漢書·吳漢傳》:「吳公差強人意。」原意是吳漢勉強使人滿意,能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振奮其部下的意志。差:稍微、大致;強:振奮。
  •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差強人意的意思是什麼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這是螞蟻莊園10月20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0月20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  是的沒錯  不是  答案:不是  答案解析:「差強人意」出自《後漢書·吳漢傳》:「吳公差強人意。」原意是吳漢勉強使人滿意,能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振奮其部下的意志。
  • 雙眼皮形狀不滿意,可以做改成另一種形狀嗎?
    以上只是雙眼皮手術失敗的幾種常見表現,專家建議,如果雙眼皮手術後的形態不滿意,可以先和你的整形醫生進行溝通 2、導致雙眼皮手術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並沒有固定的次數,如果手術失敗或二次修復不滿意,在雙眼皮形態穩定後(半年或一年)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進行修復,但是修復的次數越多難度越大,因為眼部的組織破壞過多,創面較大,有黏連,凹陷等多個症狀情況相對複雜,所以要避免多次修復。
  • 我們人類為什麼不長毛?
    有些科學家又質疑,為什麼猛獁象有著濃密的毛髮呢?也有人解釋,猛獁象因為生活在西伯利亞,所以需要毛髮保暖,而大象生活在熱帶,不需要毛髮禦寒。但是同樣生活在熱帶,為什麼獅子和斑馬卻渾身是毛,單單大象毛髮就這麼少呢?合理的解釋是,雖然大象、斑馬、獅子都生活在同一地區,但是面臨的問題是不同的。
  • 2018考研英語閱讀:對鼻子形狀不滿意?要怪氣候咯
    對鼻子形狀不滿意?   對自己的鼻子形狀不滿意?不要怪父母或祖父母,怪氣候吧。   人類進化的相關研究對我們理解疾病,以及深刻了解為什麼特定病症(比如鐮狀細胞性貧血、乳糖不耐症、和皮膚癌)在某些人群中更常見非常重要。
  • 我們不一樣為什麼這麼火 我們不一樣的歌詞
    最近大街小巷都在放大壯的《我們不一樣》,跟前兩年的小蘋果有一比。可能有人要問了,我們不一樣為什麼這麼火。下面,小編從知乎大神那裡找到了我們不一樣火了的原因。  我們不一樣為什麼火了  這首歌小編第一次聽到是室友的手機裡,後來其他平臺的一些小視頻裡全是這首歌,聽的小編都反感了,所以一直沒有好好的去聽過這首歌
  • 人民滿意 至高無上
    人民滿意 至高無上 2021-01-01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成語差強人意具體是什麼意思|...
    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成語差強人意具體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0-20 19: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差強人意是形容讓人很不滿意嗎?成語差強人意具體是什麼意思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語言也充滿了魅力,成語是中國語言中十分簡潔的表達方式。
  • 對服務不滿意?教你在不同場景下如何用英語投訴!
    顧客:我想報告一個有問題的產品,我的電腦不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Staff: Okay, I’m sorry to hear that! I will do my best to help you with that.工作人員:好的,聽到這個我很難過!我會盡力幫你的。
  • 「飛棍」的真相,也許會讓你不太滿意!
    但很多監控攝像頭都在民居或者廠區,如此速度呼嘯而過,即使想不聽到都有些困難!那麼事實上果真如此嗎?其實「走近科學」欄目已經給出了比較靠譜的答案,而分析過程也是合乎情理的,早期攝像頭幀率比較低,CCD曝光需要一些時間,又在夜間模式下,因此在每一幀曝光時間裡,比如夜間低照度10-20幀每秒,那麼每幀需要的時間是1/6-1/10S,這個時間對於運動的物體可以飛出一段距離,類比通過鏡頭投影在CCD上的目標物也會移動,導致的結果就是拉線,簡單的說就象我們手持單眼相機將快門調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