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偶期半夜鳥兒叫得歡 樂山岷江東岸市民夜夜睡難安!

2021-01-10 樂山小城大事

近日,家住樂山中心城區翡翠國際紫雲府的市民反映,他們遇到了一件苦惱的事情,每天晚上10點開始就會陸陸續續聽到一陣陣響亮的鳥叫聲,吵得大家睡不著覺。「也不知道是什麼鳥,白天沒動靜,一到晚上就開始叫。」紫雲府業主汪女士告訴記者。

汪女士表示,在紫雲府四棟、五棟樓這個叫聲最為明顯,經常有業主半夜被吵醒,讓大家苦不堪言。

昨(13)日上午,家住青果山附近的市民潘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她也聽到了同樣的鳥叫聲。潘女士說:「昨日凌晨1點多我準備睡覺的時候,一陣陣的鳥叫聲讓我睡都睡不著。」潘女士表示,雖然有一些影響,但這種情況說明樂山的生態環境變好了,人與動物本就該和諧相處,她也能接受。

那麼,市民所反映的到底是什麼鳥兒的叫聲呢?記者就此諮詢了樂山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老師戴波,在聽到市民拍攝視頻中的聲音後,戴波立刻判斷出這是一種名為普通夜鷹的鳥類。

戴波告訴記者:「普通夜鷹晝伏夜出,所以白天看不到它,它們會找地方躲藏起來,幾乎不動,一般從黃昏開始會外出活動,晚上就十分活躍了。」他還說,這段時間是普通夜鷹的繁殖季節,為了求偶會發出頻繁的鳴叫。市民晚上睡覺時如何避免被「騷擾」呢?戴波建議大家晚上關好窗戶,這樣能適當減少鳴叫聲帶來的困擾,當然也希望市民能多包容理解,與鳥類和諧共處。

普通夜鷹是益鳥

請愛護它

普通夜鷹,又名蚊母鳥、貼樹皮、鬼鳥、夜燕,是屬於夜鷹目夜鷹科夜鷹屬鳥類。其分布較廣,北起西伯利亞,南至日本、印度東南亞。體長約270毫米,翅長約210毫米,通體幾乎全為暗褐斑雜狀,喉具白斑,具有極佳的保護色。

普通夜鷹以空中的飛蛾、蚊蟲為食,捕食害蟲,是一種益鳥,不能隨意傷害。

這種鳥類屬於夏候鳥,春夏兩季會到樂山進行繁殖。為了食物以及隱蔽性,雄性普通夜鷹會出現佔地盤的行為,一般採用鳴叫這種方式來標記地盤。此外,叫聲也是普通夜鷹求偶的一種方式。

相關焦點

  • 瀘州:半夜鳥兒叫居民睡不著 原是夜鷹在求偶
    近日,居住在瀘州市龍馬潭區世紀港灣小區的陳先生遇到一件苦惱事:每天凌晨零點至5點,樓棟外樹上就會傳來響亮的鳥叫聲,全家人都被吵得睡不著。世紀港灣小區內綠化樹木眾多居民:鳥兒一到春天就半夜鳴叫「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鳥兒,白天沒動靜,一到半夜就鳴叫。」
  •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
    但是歷史記錄中,樂山大佛有幾次閉眼流淚的事件,至今未能揭開閉眼流淚的奧秘,大佛想通過表情透露什麼天機給我們嗎?也成為了一次次未解之謎。今天,夜雨將全分析和總結樂山大佛閉眼流淚之謎事件,揭出樂山大佛閉眼流淚背後的天機!為什麼要建造樂山大佛?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
  • 50年前樂山大佛上發現密室,難道寶藏傳說是真的?裡面藏著什麼?
    想必大部分人第一次見樂山大佛,是在當年風靡全國的電視劇《風雲》裡。在樂山大佛上,聶風父親聶人王和雄霸大戰了三百回合,血飲狂刀對陣三分歸元氣,打的那叫一個盪氣迴腸。
  • 歷史上樂山大佛四次閉眼,都發生了什麼事?
    歷史上樂山大佛四次閉眼,都發生了什麼事?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有許多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歷史上樂山大佛的建造非同尋常,在其身上就發生過四次靈異事件,即四次閉眼事件。樂山大佛建造於唐玄宗年間,之所以建造這尊大佛,因為當時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匯流處經常發生翻船事件,當地老百姓崇拜佛教文化,覺得只要建立大佛就可以保證一方百姓平安,於是老百姓就建了這麼一尊大佛。
  • 樂山大佛又閉眼了,前三次都有大事發生,事實真是如此嗎?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歷史上,樂山大佛先後曾經發生過三次閉眼事件,而每次閉眼都有大事情要發生。這種傳說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呢?事實真是如此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唐代崇拜彌勒佛。
  • 衛星圖看四川樂山,四個區協同發展的一個歷史名城
    樂山這個城市,應該算是四川比較有名的城市,雖然這個城市在四川的實力不是很強,但它很有名,也是四川最著名的旅遊城市,主要是因為樂山有兩個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和峨眉山,讓我們通過下面的衛星地圖來看看樂山的主要情況。
  • 樂山大佛4次閉眼,並非神佛顯靈,只是2個原因造成的
    最近岷江發洪水,淹到了樂山大佛的腳附近。關於樂山大佛,有很多神奇的傳說。傳說大佛在1962年,1963年1976年以及2000年曾經4次閉上眼睛,而且還會流眼淚。樂山大佛是公元一千多年前,由四川僧人海通法師與其後繼者,為了守護綿江兩岸的眾生抑制洪水而建設的。佛像為彌勒佛坐像,位於岷江東岸,面朝江水,高71米,寬40米。整個佛像在山體上開鑿,是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從開工到完工歷時90餘年。
  • 岷江樂山段驚現巨大鱷龜
    大鱷龜渾身長滿苔蘚7月3日,在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境內,有市民在岷江中發現一隻體型龐大、長相兇猛的龜。當天一大早到河邊晨練的市民梁先生路過岷江邊時,看到很多人在江邊圍觀,原來有一隻大龜在水裡努力地往岸上爬,大家都掏出手機拍照並議論紛紛。只見這隻龜爪牙鋒利,身軀龐大,龜殼上還布滿了苔蘚。接到市民報告後,當地公安民警和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很快來到現場。經鑑定,這隻龜屬外來物種——鱷龜,重44斤、長1.07米、寬43釐米。隨後,工作人員將該鱷龜送到了樂山市野生動物救助點。
  • 直擊四川樂山洪水現場:城區內澇嚴重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
    來源標題:直擊四川樂山洪水現場:城區內澇嚴重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 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江水滔滔,水聲震耳欲聾。渾濁的洪水裹挾著樹枝從樂山大佛「腳趾」旁流過。
  • 瀋陽:半夜女人慘叫?原來是樓頂落怪鳥
    叫聲類似女人慘叫 居民不堪其擾求驅鳥妙方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梁多)「啊嗚——」半夜,一聲慘叫把大東區上園路11號的馬女士驚醒了......  第二天在院裡一打聽,聽到「慘叫聲」的不止一兩個人,院裡兩個樓的老人都說被叫聲擾得睡不好覺。
  • 樂山大佛: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剛好位於樂山睡佛的心臟處
    樂山大佛是一尊唐代摩巖石刻彌勒佛坐像。它位於凌雲山上,坐東向西,注視著岷江上來來往往的遊船。樂山大佛坐高71米!大佛頭頂有一千多個螺髻,都可以放一個大圓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裝下兩個人,眼睛的下眼皮兒哪裡都可以橫躺兩名成年男子。
  • 四川樂山大佛顯靈的傳說,和樂山大佛閉眼流淚事件真相?
    在四川樂山,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處,端然正坐著一座高達七十多米的佛像,它比號稱世界第一大雕刻的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站像,還高二十多米,這就是著名的樂山大佛,也被稱為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四川樂山大佛的傳說據探秘志小編了解,當時開鑿樂山大佛並不是為給人觀賞,而是為了降服水妖。傳說唐朝初年,凌雲山上有一座凌雲寺,凌雲寺裡有一個老和尚,叫海通。當時凌雲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水深流急,波湧浪翻,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毀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勢這樣猖獗,水中必有水怪。
  • 洪水消退中 四川樂山大佛重新露出腳趾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李昕鋒 王越欣8月18日,四川樂山大佛腳下江水暴漲,1949年以來首次被淹至腳趾。8月19日上午9點,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江水已經從大佛腳趾退去,已退至佛腳平臺約2米以下。
  • 鳥兒也有方言 南京的鳥叫暗藏「南京腔」(圖)
    導讀:科學家發現,鳥兒存在城鄉差別,城中的鳥兒叫的聲調更高,而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裡更容易造就出音色婉轉動聽的「歌手」。那麼,你有沒有注意到,春天不同的天氣下,鳥叫會有變化?即便是同一種鳥,它們唱歌的能力是不同的? 科學家發現,鳥兒存在城鄉差別,城中的鳥兒叫的聲調更高,而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裡更容易造就出音色婉轉動聽的「歌手」。記者了解到,鳥兒也有「方言」,領雀嘴鵯的南京腔就曾吸引著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進入到深山蹲守記錄。
  • 居民稱半夜聽見女人慘叫 原來是樓頂落怪鳥
    叫聲類似女人慘叫 居民不堪其擾求驅鳥妙方  「啊嗚——」半夜,一聲慘叫把大東區上園路11號的馬女士驚醒了....。。  第二天在院裡一打聽,聽到「慘叫聲」的不止一兩個人,院裡兩個樓的老人都說被叫聲擾得睡不好覺。
  • 植物可以沉睡後醒來,生存之道頑強,鳥兒們也生機勃勃
    懸崖將壇城掩護得嚴嚴實實,只有少許狂暴的旋風溜過來。風向的轉變使氣溫回暖了。溫度不過零下兩三度,已經足夠暖和,穿著冬裝舒舒服服坐上一個多小時不成問題。凍得人筋骨生疼的追人寒冷已經過去了,溫煦的空氣令我的身體十分受用,皮膚上泛出寧靜滿足的紅光。成群結隊飛過的鳥兒似乎在為它們逃過寒冷的死亡之手而狂歡。
  • 經歷暴雨與洪水,旌湖鳥兒怎麼樣了?
    8月27日下午,在市區旌湖畔,幾名鳥友和攝影愛好者正坐在岸邊,用架設好的相機觀察和拍攝旌湖鳥島上的鳥兒。路過市民宋先生忍不住上前關心鳥兒的情況。鳥兒們的安全是否受暴雨影響?它們目前狀況如何?你關心的正是我們關注的來聽聽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的專業人士介紹旌湖鳥兒的近況據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副會長李濤介紹,本月上旬,持續暴雨天氣使得旌湖水位上漲,此後旌湖各河段開閘洩洪,水流湍急。在此期間,該協會的鳥友們也十分擔心旌湖鳥兒的安危,為此,他們曾冒雨到旌湖邊察看情況。
  • 四川樂山:那些美麗古榕的傳奇故事
    在樂山,榕樹被稱為「黃葛樹」,在樂山市區內的三江(岷江、關於樂山的榕樹,一直以來承載著和流傳著不少歷史典故和民間傳說。在唐朝,樂山當時被稱作「嘉州」,在整個信仰道教的李氏王朝中,凌空崛起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偏偏是個不折不扣的佛教忠實擁護者和信仰者。當時,樂山三江匯流常有處水患頻繁,商船觸礁沉沒、洪水泛濫淹沒沿岸百姓莊稼農田。
  • 舌尖上的四川樂山,撩動你的胃
    一說起樂山,很多小夥伴立刻想到樂山大佛。 都說食在四川,味在樂山,樂山是四川人公認的美食基地,不少四川人專程來樂山,就是為了吃。 今天就來看看樂山的美食吧! 1|缽缽雞 缽缽雞是一種四川傳統名小吃,屬於川菜系。
  • 百度地圖聯合上海浦東上線浦江東岸綠道導覽引領市民共享綠色生態
    為給市民綠色出行、暢遊綠道提供便利,百度地圖繼上線北京、深圳等地城市綠道後,近日又與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江辦合作,將浦江東岸綠道「搬」到百度地圖中,並推出「一鍵導航」、「綠道設施標註」及「全景看綠道」等一系列惠民功能,讓綠道美景進入更多百姓視野,深度融入市民的「綠色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