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剛好位於樂山睡佛的心臟處

2021-01-18 文文很愛娛樂

樂山大佛是一尊唐代摩巖石刻彌勒佛坐像。它位於凌雲山上,坐東向西,注視著岷江上來來往往的遊船。樂山大佛坐高71米!大佛頭頂有一千多個螺髻,都可以放一個大圓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裝下兩個人,眼睛的下眼皮兒哪裡都可以橫躺兩名成年男子。站在九曲棧道上,大佛能看見的風景,我們也可以看到,大佛在這裡看了一千多年,景色震得很不錯!

我們走進了樂山大佛大門,首先看見了一條龍的身子,然後往上一看,哇!一隻張牙舞爪的一條龍正吐著水呢,旁邊還有隻大老虎正準備下山了,本想拍張照片的,結果誰知道,導遊卻說這隻龍是「困山龍」這隻虎是正在躲避獵人的追殺的「逃亡虎」唉,我們只好失望的走開了。接著,我們來到了有著幾十階石梯的廟子裡導遊說若是要照相最好站在五梯、七梯、九梯、十三梯,因為五代表五福臨門,七代表七星高照,九代表天長地久,十三代表步步高升,貪心的我每梯都照過相,嘿嘿。走出了寺廟我就看到了樂山大佛的頭髮。再走近一看,哇!好高呀,好大的樂山大佛呀!

大佛形態莊嚴圓滿,安詳凝重而細緻,慈顏微笑,廣視眾生,顯現佛陀慈悲的法相。大佛右手指天,稱為「施無畏印」,那是大佛在為眾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稱為「與願印」,那是在保佑眾生平安快樂。我爬到佛基來到佛腳下靠近大佛向上仰視,湛藍的天空中白雲悠悠,讓人產生佛在「動」的感覺。撫摸大佛身體各部勻稱適度,衣飾褶紋明快流暢、飄逸靈動,更增加了大佛的動感,使遠觀近瞻都十分相宜。可以說,靈山大佛是集文化、藝術和宗教於一體的大型藝術珍品。

順著景區的導遊標識牌,我們直奔大佛。從景區門口沿石階一路向上,翻過山頂,下行100米左右,大佛開始慢慢地由小變大,繼續下行,大佛變得越來越高大,下到山腳,只見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設計巧妙。從景區的介紹看,樂山大佛景區位於樂山市市中區,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匯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大佛通高約71米,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藝術品之一,是一尊石刻彌勒佛坐像,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當我們走到通到佛腳的那一條又窄又陡的棧道時,不禁發起抖來,都像找個理由不下去。可是俗話又說:不歷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只好硬著頭皮緩緩向下走。可是,越走越膽大起來,我還不時向下望,看著大佛,我好像也擁有了法力,灑脫起來,鬆開雙手,一邊欣賞三江水緩緩流動,一邊有節奏的下著樓梯。不知不覺,也就順利到達目的地。

樂山大佛足足有一座大山高,栩栩如生的神態,色彩鮮明的衣著,好似一個彌勒佛。我和媽媽走下去看,顯得我們十分渺小。這是,媽媽告訴我說:「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又望了望樂山大佛,心想:「樂山大佛有著巧妙的排水系統,那還會不會有什麼巧妙的機關呢?還是自己慢慢去發現吧!」樂山還有一座塔,名叫「靈寶塔」又稱「凌雲塔」。共有13層,每一層都掛滿「鈴鐺」,宏偉而又高大,像一個巨人站在那裡守護著樂山。

看,樂山大佛是多麼美麗,這次遊記使我看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藝術的結晶,古代人民可真偉大啊!

相關焦點

  • 大佛顯靈 | 面對人間苦難,樂山大佛竟然閉眼流淚?
    三江匯流之處,鎮水平濤,並非自樂山大佛始。大佛南邊的烏尤山,實際上是一座「離堆山」。所謂離堆,即「離山之堆」,是因山脊斷裂而形成的水中孤島。中國最著名的一處離堆,在都江堰寶瓶口,相傳是戰國時期的水利專家李冰的傑作。
  • 樂山大佛閉眼?專家這樣解釋!
    樂山大佛,又稱靈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閩江東岸的靈雲寺。它位於大渡河、青宜河和閩江河交匯處附近。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高達71米。它是中國最大的懸崖雕刻像。樂山佛是唐代開元元元年(713)出土,鎮元十九年(803)出土,歷時約90年。
  •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
    但是歷史記錄中,樂山大佛有幾次閉眼流淚的事件,至今未能揭開閉眼流淚的奧秘,大佛想通過表情透露什麼天機給我們嗎?也成為了一次次未解之謎。今天,夜雨將全分析和總結樂山大佛閉眼流淚之謎事件,揭出樂山大佛閉眼流淚背後的天機!為什麼要建造樂山大佛?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
  • 四川樂山大佛顯靈的傳說,和樂山大佛閉眼流淚事件真相?
    在四川樂山,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處,端然正坐著一座高達七十多米的佛像,它比號稱世界第一大雕刻的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站像,還高二十多米,這就是著名的樂山大佛,也被稱為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四川樂山大佛的傳說據探秘志小編了解,當時開鑿樂山大佛並不是為給人觀賞,而是為了降服水妖。傳說唐朝初年,凌雲山上有一座凌雲寺,凌雲寺裡有一個老和尚,叫海通。當時凌雲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水深流急,波湧浪翻,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毀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勢這樣猖獗,水中必有水怪。
  • 「聚焦三會」600架無人機點亮樂山夜空
    樂山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姚蜀)9月24日,一場震撼的「空中盛宴」在中心城區三江匯流之處上演。>樂山大佛>樂山睡佛依次擺出樂山歡迎你、峨眉金頂、樂山大佛、樂山睡佛、鳳凰涅槃、巨型蓮花等等造型。在蒙蒙秋雨的承託下,顯得煞是好看。
  • 樂山大佛驚人4次閉眼,每次都預示災難,最後一次災難尚未發生!
    樂山大佛的全名是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位於四川樂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是世界上最高的石佛像(71米),很多親眼見過的朋友都感嘆其高大,但終歸是一尊佛像,為什麼會閉眼呢?更詭異的是每次閉眼事件後都發生自然災害!
  • 樂山大佛驚人4次閉眼,每次都預示災難,最後一次災難尚未發生!
    樂山大佛的全名是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位於四川樂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是世界上最高的石佛像(71米),很多親眼見過的朋友都感嘆其高大,但終歸是一尊佛像,為什麼會閉眼呢?更詭異的是每次閉眼事件後都發生自然災害!
  • 直擊四川樂山洪水現場:城區內澇嚴重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
    來源標題:直擊四川樂山洪水現場:城區內澇嚴重 樂山大佛「腳趾」被淹 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江水滔滔,水聲震耳欲聾。渾濁的洪水裹挾著樹枝從樂山大佛「腳趾」旁流過。
  • 樂山大佛流淚閉眼事件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 樂山大佛顯靈四次流淚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不是為開發旅遊,而是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三江匯流處經常發生沉船事故,當地老百姓為了鎮江水而建了這麼一尊大佛。有意思的是,自從建了大佛之後,未發生過一起沉船事故。  樂山大佛高71米,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眼長3。
  • 樂山大佛閉眼?究竟發生了什麼?專家解釋出了真相!
    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31公裡的樂山市,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坐像,是東山最著名的景觀。3次閉眼 在歷史上,樂山大佛曾經3次閉眼,在1962年、1963年和1976年的時候各閉眼過一次。
  • 四川的樂山大佛為什麼四次都閉眼,是什麼導致大佛也害怕嗎?
    大家後,我是皚皚, 四川樂山大佛建於唐朝。 很多人來旅行拍了照片。 不僅因為他很大,而且因為他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但是樂山大佛閉了四次眼,什麼大佛也害怕嗎? 那為什麼佛像閉上了眼睛呢?樂山大佛,原名嘉州凌雲寺大彌勒佛,因為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凌雲山,所以也被稱為凌雲大佛。 樂山古稱嘉州位於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合的地方,是岷江流域的重要港灣城市。 樂山大佛建在三江匯合的地方,大江奔流在大佛腳下,從非常遠的地方看大佛都覺得十分的壯觀。
  • 50年前樂山大佛上發現密室,難道寶藏傳說是真的?裡面藏著什麼?
    想必大部分人第一次見樂山大佛,是在當年風靡全國的電視劇《風雲》裡。在樂山大佛上,聶風父親聶人王和雄霸大戰了三百回合,血飲狂刀對陣三分歸元氣,打的那叫一個盪氣迴腸。
  • 歷史上樂山大佛四次閉眼,都發生了什麼事?
    歷史上樂山大佛四次閉眼,都發生了什麼事?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有許多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歷史上樂山大佛的建造非同尋常,在其身上就發生過四次靈異事件,即四次閉眼事件。樂山大佛建造於唐玄宗年間,之所以建造這尊大佛,因為當時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匯流處經常發生翻船事件,當地老百姓崇拜佛教文化,覺得只要建立大佛就可以保證一方百姓平安,於是老百姓就建了這麼一尊大佛。
  • 樂山大佛四次「閉眼」,為什麼石雕像也會動?
    四川樂山大佛是當代著名的佛教文化旅遊景點,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以及佛教信徒前來參觀。大佛建造於唐玄宗年間,當時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匯流處經常發生翻船事件,當地老百姓崇拜佛教文化,覺得只要建造大佛就可以保一方百姓平安。不可思議的是,自從大佛建好之後,再沒有發生過沉船事故。
  • 樂山大佛又「閉眼」了,前3次都發生大事,這次聽聽專家怎麼說!
    四川境內不但擁有風景如畫的壯麗景致,更不乏充斥著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食與社會文化,而坐落於樂山地區的樂山大佛尤為盛名,關於其每日專門前來拜謁的遊客信徒絡繹不絕,但是樂山大佛也存在些許較為離奇的事跡,譬如人們經常爭論不休的樂山大佛閉眼事件。
  •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為何越傳越神秘
    小編在搜集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關於「樂山大佛」的事件,那就是每當災難來臨之前,大佛都會通過閉眼的方式,給人們警示。這件事情,讓小編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有這種言論的傳出,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小編不僅在這裡感慨,樂山大佛真的很人性化,不管是面臨災難悲傷也好,還是慶祝豐功偉業也好,就會一招,那就是「閉眼」。如果說,人去世「樂山大佛」會閉眼,有功績「樂山大佛」也會閉眼,那麼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隨時都有災難發生,都有民眾去世,與此同時,中國蓬勃發展,時刻都有新功績的出現,那麼「樂山大佛」的眼睛是否就睜不開了。
  • 樂山大佛4次閉眼、睜眼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我國唐朝開元初年,當時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水勢兇猛,很多船隻在這裡容易出現事故,而且每當到了汛期時,當地的江水會變得更加泛濫,經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當時的人們普遍信佛,尤其相信彌羅佛是「天下太平」的象徵,為了「鎮壓」當地的水勢,海通禪師召集人力物力在此修建了樂山大佛。在樂山大佛修建到一半時,海通大師就圓寂了,使得工程一度中斷。
  • 樂山大佛又閉眼了,前三次都有大事發生,事實真是如此嗎?
    樂山大佛閉眼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歷史上,樂山大佛先後曾經發生過三次閉眼事件,而每次閉眼都有大事情要發生。這種傳說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呢?事實真是如此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唐代崇拜彌勒佛。
  • 洪水消退中 四川樂山大佛重新露出腳趾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李昕鋒 王越欣8月18日,四川樂山大佛腳下江水暴漲,1949年以來首次被淹至腳趾。8月19日上午9點,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江水已經從大佛腳趾退去,已退至佛腳平臺約2米以下。
  • 樂山大佛被洪水淹至腳趾
    2020年8月18日,受持續特大暴雨影響,樂山大佛景區遭受洪澇災害,景區北門到八仙洞碼頭的水位已經沒過人腰部。在樂山大佛佛腳觀景平臺上,水已淹沒至大佛腳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