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自己的夜路。」
這句話出自史鐵生的《病隙碎筆》,意思很簡單,就是別管別人怎麼看你,不要猶豫膽怯,大膽走自己的夜路就是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走夜路的時候。走夜路的人最怕什麼,就怕是黑暗中有魑魅魍魎,被其恐嚇。
所以走夜路的時候,身邊最好是有夥伴一起吹口哨,互相壯膽。
但更多時候,我們都不得不自己一個人走夜路,是吧?
人是社會動物,不管再怎麼特立獨行的人,也無法完全無視他人存在。人並不是活在真空之中,人其實是活在人際關係當中。
什麼是世俗?世俗就是你身邊的人,是你身邊的環境,是一種普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邏輯。
比如上學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出人頭地,出人頭地是為了光宗耀祖,很多人一輩子都是活在這種世俗的價值觀裡。
我們努力工作,奮力賺錢,買車買房,撫養子女,好像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過得更好,這種比較或虛榮心就是世俗施加於你的價值觀念。
當然,我不是否定這種價值觀,有價值觀總比沒有要好。而且這種價值觀生命力很強,從古至今,大致都是如此。
不過我們有沒有想過,從來如此,就一定是對的嗎?
社會上總有背離這種價值觀的人,一種是自暴自棄的人,他們往往會被身邊人客客氣氣的鄙視。一種是完全不顧、不理會這種價值觀的人,他們往往會引來以親戚、鄰居、熟人等群體為世俗代表的「疑目」。
雖然你不在乎或裝作不在乎,但仍然會不時感到背後的涼意。
當你成功後——成功的意思是從另一個層次上取得了「世俗」的承認——「疑目」也會變成錦上添花的熱鬧。
如果你長期沒有成功,那麼,這種「疑目」可能會給你更深的鄙視和排斥。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牛羊成群,猛獸獨行。對中國人來說,一個「不合群」其實是非常有內涵的,有時候甚至可以視為不安全的信號。
你也許不怕一路上的辛苦和勞累,但你不得不應付來自世俗的打擾和圍堵,很多時候,你前進的欲望有多強,阻力就有多大。
人心鬼蜮,「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你永遠不知道來自別人的惡意有多大,傷害有多少。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曾說過,曾國藩「歷年辛苦,與賊戰者不過十之三四,與世俗文法戰者不啻十之五六。」
你不親身經歷過,你永遠不會知道人心險惡是怎麼一回事。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相比那些為你成功而喜悅的人,盼著你倒黴的人不知有多少,「世俗」就是這樣,恨人有笑人無,最討厭別人過得比他好。
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商場,總有暗中給你下絆子的小人,這些都是只靠聰明解決不了的。你只有多經歷幾回,才能五毒不侵,八風不動,刀槍不入。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其實「世俗」來來回回也就那麼回事,等你看清了也就看破了。
所以說,見過鬼的人不怕黑,就是這個意思。
最後用魯迅先生的話結尾: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我又願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會這冷笑和暗箭。
願意看到此文的人都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