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媽媽,我怕黑」,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2020-12-04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呼呼貓媽(富書籤約作者)

我家冉寶是個怕黑的小女孩。

沒開燈的屋子不敢進。

晚上不敢一個人睡,就算有人陪著,也不允許屋子黑,要拉起半面窗簾,讓月光照進來。

每次她說害怕的時候,我都抱著她跟她說:別怕,沒什麼好怕的。

可惜沒什麼用。「別怕」沒能給她壯膽,反而讓她喊怕的次數越來越多

一天晚上,我們熄燈安寢。躺在床上,冉寶不自覺地摟著我的脖子,帶著哭腔說:「媽媽,我害怕。」

那次,我破天荒地沒再說「別怕」。既然她老說怕,那我就問問她怕什麼吧。

我:「什麼東西讓你害怕?」

冉寶:「怪物。」

我:「哦,原來是個怪物。它長得什麼樣子?」

冉寶(想了一會):「臉很像狗,頭上還有犄角,身上和魚一樣有鱗片,還有大尾巴。」

我:「你說的怪物和四不像好像啊,四不像就是這樣,身體的某個部位總和別的動物很像。」

冉寶:「對,就是四不像。媽媽,它為什麼來我們家?」

我:「我想它餓了,來我們家找吃的。它真可憐,你來喂喂它吧。」

冉寶一下子來了同情心。她假裝給「四不像」餵食物,把她平時愛吃的火腿、雞翅還有肉丸子都餵給「四不像」。

搗鼓了半天,我問她:「餵了這麼多,它應該吃飽了吧?」

冉寶:「嗯,它吃飽了。」

我:「那它走了嗎?」

冉寶:「嗯,它吃飽了就走了。」

之後,我們都沒再說話。很快,冉寶的小呼嚕就響起來了。我知道,她睡熟了。

那一次,我深切地感受到接受孩子的恐懼情緒是多麼重要。

孩子的恐懼不會因為父母的看不見就不存在,更不會因為父母告訴他們「別怕」就消失。

告訴一個狂喊害怕的人別怕,就跟對一個在你面前疼得滿地打滾的人說「你不疼」一樣,特別殘忍。

你不理解孩子就算了,卻還否定孩子的真實情緒。

你不僅不承認孩子的真實情緒,還用一句「別怕」硬生生地憋回了孩子向你求助的手,把他一個人丟在自己的恐怖世界裡不理不睬。

孩子感受到的不僅是恐懼,還有孤立無援的無助,以及被最親的人拋棄的失望和心寒。

相反,當你承認他的恐懼,甚至和他一起討論在怕什麼時,孩子的恐懼就因為你的接受有了釋放的通道。

你給了孩子真正的幫助,讓恐懼的情緒不用繼續在孩子的心裡囤積,不必繼續在他們弱小的心靈裡肆意妄為。

其實小孩子怕黑很正常

6歲之前的小孩子還有很高的「靈」性。他們習慣把世界生靈化,看每一件東西都是有生命的。

這種「泛靈心理」的負面表現就是孩子對黑暗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恐懼。

再加上,年幼的孩子經常不能清晰地區分現實世界和虛構世界。

他們會把圖冊、影視或故事裡的妖魔鬼怪全部帶到現實來,認為它們就是真實存在的,因此更加容易害怕。

怕黑其實也不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兒。

人之所以害怕,是因為他在潛意識裡察覺到自身安全的不確定。

心理學家榮格就認為:怕黑源自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來說,害怕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自我保護機制

一個人害怕黑,他自然就不去走夜路,走夜路的危險就不會有。

一個人害怕狗,他自然就不去靠近狗,被狗咬的危險就不會有。

一個人害怕高,他自然就不去爬高,被摔傷的危險就不會有。

如果那些殺人販毒的罪犯有一絲害怕,估計也不會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怕黑其實也並不丟人。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

孩子怕黑正是因為他的大腦有了初步的智慧。怕,代表著孩子對危險識別的敏感,自我能力的認知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

只要害怕不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做個「膽小」的人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父母大可不必因為孩子怕黑就擔心孩子膽小沒出息。

事實上,父母表現得越緊張憂慮,孩子越容易膽怯。父母鎮定大氣,孩子才能膽氣壯

很多時候,太怕黑確實會給生活帶來不便

父母可以採用一些方法,協助孩子降低對黑的恐懼感。

讓他對害怕的事多一些了解

恐懼大多來源於對未知事物的不了解。

知道冉寶怕黑後,我首先給她講了天為什麼會黑。

我告訴她只是太陽的光被擋住了,所以照不到我們。太陽還在,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一直陪著我們。

另外,我還告訴她妖魔鬼怪只是故事,是人們瞎想出來的,並不是真的。

它們壓根就不會出現在我們身邊,無論晚上還是白天。

冉寶了解了這些真相,害怕的情緒就少了很多。

讓他知道其實並沒有什麼危險

自從餵了「四不像」,冉寶對它的恐懼感就沒這麼大了。

她還是會說害怕,不過我只要問她「四不像又來我們家找吃的了?」她就會咧嘴一笑,把害怕拋之腦後。

「四不像」對她來說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怪物,而是一個知道長相,知道性別,知道來找食物的小生靈。

她知道,它不會來傷害她,只是找吃的而已。沒有了要被傷害的擔心,冉寶自然就不害怕了。

這一招對孩子臆想的妖魔鬼怪比較適用,畢竟妖魔鬼怪確實不是真實存在的,自然不會有傷害。

如果是真實存在的危險,父母就不能盲目地說沒有傷害。

客觀平靜地說出危險和應對的方法,讓他們知道如何遠離危險避免傷害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讓他知道自己已經被保護

當然,很多時候,即使你告訴孩子妖魔鬼怪都是假的,孩子也不會馬上就當它們不存在。

所以,你還要不斷地跟他說,其實他一直被保護得好好的。

門窗都鎖好了,怪物想進也進不來。

有爸爸在,爸爸力量這麼大,一定能打敗怪物。

你的毛絨小熊在陪著你,它會在你睡覺的時候好好保護你。

當他知道自己處在安全之中時,恐懼的情緒就會減輕很多。

其實,父母也可以趁機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識。當他有了自我保護的能力,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變得更加勇敢。

不要嚇唬孩子

我小時候有一個練膽兒的失敗經歷。那時我特別怕黑,為了讓自己別那麼怕,

特地買了好幾本鬼故事書,想多看看,刷刷眼界練練膽兒。

各種奇葩鬼故事倒是刷了我的眼界,讓我的妖魔鬼怪庫不斷升級,可惜膽兒卻沒能如願變得越來越大。

常言道,嚇破膽。其實膽子只會越嚇越小,才不會越嚇越大。

你每看一次鬼故事,就重複一次被嚇的體驗。每體驗一次害怕,就加深一次恐懼。你的心裡腦裡全是害怕,怎麼可能變得勇敢?

所以,父母不要老在孩子面前說嚇唬人的話。也別給本來就膽小的孩子講鬼故事、看恐怖片。

讓孩子少知道一些怪物,少經歷一些被嚇的體驗,他才能少點恐懼

讓孩子多多體驗「不怕」的感受

相反,正確練膽兒的方法是多多體會「原來沒這麼可怕」的感受。不斷重複「不怕」的經歷,孩子才能越來越勇敢。

為了讓冉寶體驗黑暗的樂趣,我們經常玩手影遊戲。關掉全部的燈,點一支小小的蠟燭,然後擺弄手指頭。

看著映在牆上的手影動物,冉寶覺得奇妙極了。她在黑暗中玩得不亦樂乎,積累了很多愉快的回憶,自然就不那麼抗拒黑了。

我也會製造機會讓冉寶嘗試和黑暗獨處。比如在晚上睡覺前,先讓她一個人在開著門的臥室裡聽兒歌,我在客廳外面陪著她。

這樣的嘗試會讓她慢慢適應黑暗,當黑暗變得熟悉了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當然,我每一次有所行動時都提前跟冉寶商量,她願意了我才去做。

這一點非常重要,千萬不能不顧孩子的激烈反抗,直接把孩子丟在黑暗中。

父母這樣的粗魯舉動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創傷,他們的安全感會被打破,然後越來越膽小

別盲目逼孩子勇敢

不可否認,勇敢是美德。但父母千萬別用「勇敢」來劫持孩子。

沒有誰規定,只有勇敢的孩子才是優秀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弱點並保護自己比莽夫之勇可取多了。

在孩子還沒有能力勇敢時,父母要小心呵護他的膽小。

不嘲笑,不否定,給他一個小夜燈,許他一段陪伴,然後在順其自然的情況下培養孩子的勇敢。

因為冉寶很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我經常讓她扮演媽媽的角色。她把她的毛絨玩具都當成她的孩子。

晚上的時候,我會讓她哄著她的孩子入睡。因為自己是媽媽,冉寶變得勇敢多了。她不要害怕,因為她要保護她的孩子們。

真正的勇敢不是逼出來的,而是愛和責任感滋養出來的。有了想要保護的人和事,自然就會勇敢起來。

作者簡介:呼呼貓媽,富書籤約作者,80後,來自哏兒都天津,雖然自己不調皮,卻是一個調皮小妞的媽媽,喜歡寫作,總覺得寫作就像給舊時光拍照,能記錄最美的過往,願文字是生命的最好註解,簡書@呼呼貓媽,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這兩個原因或導致孩子怕黑 孩子怕黑怎麼辦
    有些孩子是比較頑皮活潑的孩子,他們白天天不怕地不怕的。然而,在晚上,孩子很怕黑,他不敢獨自去沒有燈光的房間。當他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肯關燈。媽媽就感覺很困惑了,孩子這麼勇敢,怎麼會如此害怕黑暗呢?
  • 分娩結束看到孩子後,你說的第一句話是啥?這幾句總有一句你說過
    當自己生完孩子,看到寶寶第一眼後,你都是說了些什麼呢?想必不同寶媽不同感受,說出的話也是「因人而異」的。 終於生出來了,疼死我了 @王美人:生完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終於解脫了」,
  • 洪恩故事|《怕黑的小北極熊》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洪恩故事|《怕黑的小北極熊》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怕黑的小北極熊 小北極熊好怕黑啊!
  • 「媽媽,我要喝可樂!」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需求?第一句話很重要
    一、「媽媽,我想喝可樂」,孩子喝的不僅是可樂,更是幸福感!1.孩子的需求很簡單。人都說欲望就像一個無底洞,是永遠不可能被填滿的。小的時候,我們心中的想法很簡單,無非就是希望能有一個溫馨的午後,然後吃一根棒棒糖這就夠了。
  • 尊重孩子,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孩子變壞可能就一句話的事
    之後媽媽還是會把秘密講給別人聽,後來我就再也不信任媽媽了,也不信任別人了,有什麼事都喜歡自己藏著。尊重孩子,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表現上答應孩子好好的,下次一定不在別人面前說你了,但下次就會忘記自己說過這些話。只是口頭答應而已,言而無信,是很多家長一貫的作風。
  • 家長會上孩子給媽媽留溫水和紙條,媽媽一句話點醒千萬父母:比起第...
    對於學習的逆襲之路,他說「最重要的是一種堅持的信念。無論何時,無論你成績優異抑或『吊車尾』,決不能放鬆懈怠。既不自暴自棄,也不驕傲自滿。從高一到高三,沒有任何時間可以鬆懈浪費。而刻苦努力,從何時起都不算晚。任何一分努力,都有它的價值。」
  • 8歲的孩子說:「我戀愛了!」如果你是媽媽,會如何回答?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媽媽送8歲的兒子去上學,「媽媽,我戀愛了!」孩子說。  「這樣啊?那你能告訴我什麼是『戀愛』嗎?」媽媽很平靜。  「知道,就是喜歡一個人。」  「你喜歡一個人,而那個人也剛好喜歡你,這才是戀愛哦!」媽媽解釋道。
  • 「媽媽,我害怕!」當孩子表現出膽怯,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做?
    一位媽媽初次帶女兒去水上樂園玩耍,水下很多小孩子在嬉戲打鬧,女兒看的出了神。媽媽看出女兒很想下去一起玩耍,於是對自己的女兒說:「下水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吧!」聽到媽媽說的話,女兒對媽媽說:「還是不玩了吧媽媽,我害怕!」媽媽於是問女兒,:「那些孩子玩的多開心呢,很有意思的!」
  • 孩子:我要上清華大學!卻因媽媽一句話,她的夢想徹底毀滅
    孩子的父母都會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訴孩子,讀好書,上一所好的大學,對未來的人生是多麼的重要。十二歲的麗麗,不僅聰明,學習優秀,也對未來做好了規劃。雖然她還是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但已經有了自己最高學習目標:考上清華大學。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在我國那可是數一數二的高等院校,如果誰家孩子能考上這樣一所師資雄厚的大學,那可算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 我承認我自卑我真的很怕黑是什麼歌 孤芳自賞原唱是誰歌詞介紹
    我承認我自卑我真的很怕黑是什麼歌 孤芳自賞原唱是誰歌詞介紹  我承認我自卑我真的很怕黑是什麼歌?歌曲《孤芳自賞》。最近在抖音有一首歌曲非常火,很多人用來做bgm,其中有一句歌詞唱的是「我承認 我自卑 我真的很怕黑 每到黑夜來臨的時候 我總是很狼狽我徹夜在買醉 但我不曾後悔 只是想讓自己清楚 為什麼 我會掉眼淚」。
  • 「媽媽,我可以喝可樂嗎?」你會怎麼回答孩子?
    點擊上方「燕趙女性」可以訂閱哦孩子想喝飲料,你會怎麼辦?前兩天去逛街,看到了一幕,讓我心酸得受不了。一名男孩看著旁邊的飲料攤,滿心期待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喝可樂。」「不行,我帶水了,渴了喝點水」男孩的媽媽本能地拒絕。
  • 跟領導打電話、第一句話怎樣說?
    比如,方經理好,抱歉打擾你吃午餐了。如果是下午給領導打電話,則可以仿效第2條。比如,老大,下午好。您現在說話方便嗎?有個很急的事情想向您匯報。如果是晚上給領導打電話,則可以仿效第3條開口。比如,領導,抱歉打擾您吃完飯了。如果是深夜給領導打電話,則要滿懷歉意開口。比如,張局長,實在抱歉這麼晚還打擾您。不過,的確有個重要的情報要向您匯報。您看可以嗎?
  • 分享 | 澳洲華裔媽媽:孩子英語說得比我好,該如何面對這一「育兒囧況」?
    一天,四歲的兒子問我,「媽媽,你知道我的恐龍都叫什麼名字嗎?」我說,「寶貝,我不知道呀,它們叫什麼呀?」「它們是三角龍(Triceratop),還有劍龍( Stegosaurus),」他吐字清晰地說出了恐龍的名字。「什麼?
  • 對孩子說媽媽愛你時,孩子會有不同反應,你家孩子屬於哪種類型?
    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孩子的父母來說,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其實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要做的。所以在平時孩子的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類似,我愛你,孩子;孩子,媽媽最愛你了等等這樣的話。但是對於父母的這種關懷,孩子們卻表現的不一樣。
  • 孩子總是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知道為什麼嗎?原因主要有三
    孩子說爸爸媽媽總是說為他好,有時候為了一件事爸爸叫他這麼做,媽媽叫他那麼做,為此爸爸媽媽還會爭吵不休,弄得孩子左右為難,也不知道到底按照誰說的去做。孩子說爸爸媽媽都說愛他,他卻一點都感受不到爸爸媽媽的愛意。其實,王倩說的這種情況,大部分家長都經歷過,如果仔細想想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
  • 「媽媽你不要不理我」,家長的「情感忽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比如孩子在餐桌上和我們分享幼兒園趣事時候,家長們談起其他話題,孩子爭著說的時候我們叫孩子"別吵,快吃飯";或是批評孩子"想太多"、"太脆弱"等等。相信很多家長童年也有類似的經歷,我小時候有次就和媽媽說:"媽,我的玩具被妹妹玩壞了",可是媽媽只說了一句"哭什麼?再給你買個新的不就得了!不許哭!聽到沒有?"
  • 「我真的不愛我的孩子」,獲贊34萬的熱帖,揭露媽媽帶娃的心酸
    但是前段時間,網上一篇點讚34萬的熱帖騰空出世,"我真的不愛我的孩子",誰也想不到這句話會是出自一位母親之口,並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每一個點讚都是一個認同,可見,這短短的一句話說出了多少母親不敢說出的心裡話。媽媽為什麼會討厭自己的孩子?
  • 今晚,說個秘密:最閃耀的星星,是媽媽的眼睛
    孩子們都在天上,找自己的媽媽,當Ta看到一個人,長相溫婉、笑靨如花,就對自己說「這就是我的媽媽,我要去找她」……這一句話,算是理想地描述了,所謂親子一場的緣分,是如此天真而深情。一場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旅程,因為極其偶然的找尋,互相陪伴,我們路上的風景,雖不會一路都好,可是媽媽給的一個「家」,卻安穩得像一個搖籃。
  • 媽媽和孩子的幽默對話!佩服!值得存五十年
    媽媽:什麼問題,你說吧。兒子:說真的,你對我現在的成績滿意嗎?媽媽:你自己說,你對自己滿意嗎?兒子:我覺得還行,下年應該能考上重點高中。媽媽:那就行,有時候自信比分數更重要。兒子:嗯?你真的不在乎我的成績?媽媽:當然了,我什麼時候問過你的分數。
  • 人類為什麼怕黑?生存本能使然..
    點擊上方藍字「電腦報」關注我們我們在孩提時代都會經歷一個怕黑的階段,雖然我們在面對很多事情時似乎比大人們要無懼(其實是大人更加謹慎),但是天黑讓我們在每一個夜晚都過得不輕鬆。畢竟,在我們的想像中,怪物是天黑了才會出來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