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四歲的兒子問我,「媽媽,你知道我的恐龍都叫什麼名字嗎?」
我說,「寶貝,我不知道呀,它們叫什麼呀?」
「它們是三角龍(Triceratop),還有劍龍( Stegosaurus),」他吐字清晰地說出了恐龍的名字。
「什麼?再說一遍, 叫什麼?」不知怎麼回事,我的舌頭不好使喚了!
「噢媽媽!」他大笑道。
後來,兒子掉過身問我丈夫,「爸爸,你能說出恐龍的名字嗎?媽媽她不知道。」
我覺著太尷尬了。自己說不出恐龍的名字,但我兒子卻能清楚地說出來,他只是個四歲大的孩子呀。
我十幾歲就來澳大利亞了。雖然沒有生在英語環境中,但我是從澳大利亞的大學畢業的,嫁給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且生活在無時不刻不說英語的環境中。
但是,碰上特殊的英文字或俚語,要說出這些詞或理解它們的意思還是有困難。我感覺這不對勁,因為我的兩個孩子,即使只有三歲和四歲大,也知道一些詞的讀音和含義。
「我敢肯定,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掌握英語,因為成年人終生都在使用母語,」在幼教領域工作了34年的米歇爾·託馬斯(Michelle Thomas)說 。
「孩子在保留母語的同時還能掌握英語的能力更強,」她補充說,「成人的大腦神經元已經連接好,而兒童的大腦還在發育。」
我還發現,小孩子通常說話時都沒有口音,但我有時說英語卻帶著口音。
我向哈耶克教授提出這一點時,他解釋說:「你的孩子在外面呆的時間很長,比如幼兒園,他們讀到與聽到的都是英語。」
託馬斯則說,早期兒童護理機構的老師「通過遊戲教孩子識字和算術」來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
「老師也會對孩子反覆說一句話,這樣孩子就可以掌握正確的詞彙。這樣有助於他們聽到正確的單詞發音,而不是只讓老師說他們讀得對,」她說。
同哈耶克教授一樣,託馬斯女士說孩子不會因為在語言方面出了錯而感到不好意思。
「雖然成年人常常感到不好意思,但他們寧願不說自己不知道的單詞,也不願出錯或念錯,」她說。
事實就是這樣。我總是繞開自己不知道的單詞。另一方面,我注意到倆孩子已經在學俚語。不久,他們就會比我們——他們的爸媽知道更多單詞。
對他們來說這是好事,不過,我怎麼避免尷尬的境地呢?
私人英語輔導教師菲奧娜·霍洛韋(Fiona Holloway h)提出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