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挖了一天半 嘉興專業人員擒獲蟻王和蟻后

2020-11-23 騰訊大浙網

上個星期六,嘉興市嘉善縣白蟻防治站的工作人員,挖出了一個巨大的白螞蟻窩,這個窩大到他們都沒見過。

1月20號中午,嘉善羅星街道馬家橋村,縣白蟻防治站的工作人員在對白蟻主巢進行開挖,此時的白蟻主巢還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表面看,就像是一塊巖石,呈灰色,上面有凹凸不平的褶皺。

村民王先生就住在附近,他告訴記者,一個月前,他在家裡的倉庫發現有白蟻。

村民 王先生

大概發現有個把月了,一開始不覺得,家裡放了尼龍膜,白蟻就爬出來了。

防治站工作人員接到電話,趕到現場勘察,發現白螞蟻的大本營並不在倉庫,而是在王先生家附近,有兩個巨大的白蟻巢穴。為了斬草除根,1月16號開始,防治站的工作人員連挖三天,挖掉了一個近半米高的主巢,現在正在開挖的是第二個,預計大小要遠超出第一個。

嘉善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

根據危害狀來判斷,可能在牆體周圍,首先開挖的地方在這裡。這個地方挖深度在1.1米左右。大概這樣的深度一直追下去。往南追過去兩米半的時候發現了第一個主巢。那個巢大概在半米大左右。然後我們順著邊上的一條主蟻路繼續往南追,又挖了八米到十米。就發現了這個大的蟻巢。

工作人員介紹,白蟻主巢看似堅硬,但實際上很鬆軟,為了保證主巢的完整性,防止白蟻逃脫,開挖要格外小心。經過兩個多鐘頭的挖掘,當天下午三點左右,工作人員順利將這個白蟻主巢挖出。整個主巢成橢球狀,那麼大的白螞蟻巢穴,工作人員都沒見過。

現場高80釐米,寬度75釐米。

嘉善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

是嘉善白蟻站成立以來第一個(這麼大的)。這個主巢從昨天開始挖已經足足挖了有一天半時間了。我們現在是整的把它取出來。然後把它解剖開,取出蟻后,已經各種品級的白蟻。做標本。

主巢挖出之後,工作人員從巢穴中將白蟻取出,巢穴裡的白蟻。名叫黑翅土白蟻,他們主要吃經濟作物,像甘蔗、竹子,白蟻一般不會在冬天活動,之所以王先生家最近這段時間會出現白蟻,應該是和他在家裡鋪了尼龍膜有關。

嘉善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

因為房子裡放了地膜,溫度比較高。白蟻的危害就出來了。

開挖白蟻巢穴工作量很大,難度也高,所以平時消滅白螞蟻都是噴藥,這次之所以選擇連根剷除,主要是因為冬天白蟻都在大本營裡,可以一網打盡。

把巢穴帶回嘉善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對黑翅土白蟻的主巢進行解剖。

嘉善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

(我現在看到它已經散得很厲害了,是怎麼回事呢?)在野外它有泥巴包裹,有擠壓力。現在整巢取出來之後沒有了壓力,就鬆散了。(接下去我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呢?)我們先把菌圃取出來,找到它的「王宮」來,找尋「蟻后」。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把主巢層層剝離,幾乎每剝一層都能發現有大量的白蟻在活動。

嘉善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 朱偉

(這個是翅芽),小的是幼蟻。(這些是什麼 幼蟻嗎)對的。(幼蟻長大後是什麼呢?)可以變成工蟻也可以變成兵蟻。比方說有入侵,兵蟻死得多了,它就會轉化成兵蟻。如果做建築的工蟻少了,它就會變成工蟻。

朱偉介紹,白蟻主要是以「一王多後」的形式出現,「蟻王」、「蟻后」住的地方稱之為「王宮」,是一個扁形厚壁土腔,這也是他們解剖主巢後要尋找的重點。而整個主巢是以「王宮」為中心的多層包裹式的構造。

嘉善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 朱偉

因為「蟻王蟻后」的隱蔽性比較好,它在整個巢群中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很難發現,所以要整巢取出後,慢慢解剖,慢慢找。

大約十五分鐘過後,工作人員順利找到了一隻「蟻后」。

現場

這個是嗎?哦,找到了找到(蟻后)了,來來來。可能在餵食。

這隻白白胖胖長得有點像蠶寶寶的就是「蟻后」了,由於長時間的「奔波勞累」,看上去狀態並不是很好,身軀已經開始乾癟,為了還原它的原貌,工作人員也對它做了一些簡單處理。測量發現,這隻「蟻后」足足有5.5釐米長,工作人員介紹,這樣的身長比他們站裡現存的黑翅土白蟻「蟻后」長出近兩三倍。

嘉善縣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 朱偉

(這個「蟻后」)在我們嘉善來說算大的了。

整個解剖過程耗時約半小時,蟻后和其他白蟻成員都見到了,就是不見「蟻王」,那麼蟻王跑到哪裡去了? 朱偉介紹,「蟻王」與「蟻后」不同,體型較小,黑色,機動性強,發現情況後會第一時間逃離「王宮」,捕獲難度相對較大。

在對主巢碎片的後續清理中,工作人員終於找到了「蟻王」,這隻黑色的小不點兒就是「蟻王」,大家想不到吧。

接下去,白蟻防治站工作人員會對發現的蟻種進行分類,再做成標本收藏。

相關焦點

  • 地下挖出10米長白蟻巢,30年的蟻王蟻后被「一鍋端」!
    蟻王蟻后「一鍋端」 為了防治白蟻,我國內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白蟻防治研究所,專門研究、實施白蟻防治工作。據微博消息,近日江蘇句容市水利局工作人員意外發現長達10米的蟻道。白蟻不斷在蟻道爬出,場面嚇人,最後工作人員花一番功夫才找到主巢,挖出肥嘟嘟的、又白又肥蟻后、蟻王,成功將其「一鍋端」。
  • 安徽巢湖堤防連端33個大蟻巢 蟻后有拇指大(圖)
    巢湖市開發區半湯街道半湯聯圩沙灘河埂,一個直徑約80釐米的白蟻巢被挖了出來,黑色蟻王、淡黃色蟻后無一漏網。鄭基泉告訴記者,自4月25日進入半湯聯圩開展滅蟻以來,已清理大堤6米多,目前已經挖出33個蟻巢,活捉33個蟻王、蟻后。  精緻蟻巢如豪華「別墅」群  當天中午,在市白蟻防治服務部的指導下,半湯街道鼓山村姚圩村民組的姚雲林和村民們再次挖出了一個豪華別墅般的土系白蟻巢穴。
  • 專家三蘇祠生擒蟻后 遭兵蟻集體奮力反擊(圖)
    三蘇祠生擒蟻后,滅蟻專家成功攻破白蟻巢穴。據四川在線報導,近日,四川眉山出現白蟻,專家在三蘇祠生擒蟻后,剿滅了這種害蟲。三蘇祠生擒蟻后,據介紹這隻蟻后已經30歲了,正是產卵的最佳時期。而在三蘇祠生擒蟻后的過程中,專家還遭到巢穴內兵蟻的奮力反擊。
  • 鎮江南徐大道挖出巨型蟻穴 50歲蟻后被「活捉」
    06-25 17:07:25 /a/20190625/07c7531585c2491085c9c8924e4d19d1.shtml   最近,鎮江市城市綠化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在對南徐大道上的樹木進行日常養護時
  • 主汛期馬上來臨 大堤上挖出白蟻王宮 蟻王蟻后被活捉
    白蟻巢穴蟻后昨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東西湖圍堤29+350-500公裡處看到,堤坡上有10來名工作人員正在忙碌。有的人正在開挖兩條長溝,還有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一個深坑。東西湖區東山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長孫建農告訴記者,這裡正在進行堤防的白蟻防治。經過去年專業人士的排查發現,該處堤防存在白蟻侵蝕,今年共有150米納入整治範圍。
  • 眉山男子三蘇祠生擒蟻后 據傳一天能繁殖2000多隻白蟻
    眉山男子三蘇祠生擒蟻后 據傳一天能繁殖2000多隻白蟻時間:2015-12-23 13:1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眉山男子三蘇祠生擒蟻后 據傳一天能繁殖2000多隻白蟻 12月21日,眉山三蘇祠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披風榭旁,白蟻專家張傳文挖出一個直徑70釐米的蟻巢
  • 全職獵人:盤點蟻王篇中出現過的嵌合蟻,有兩隻至今下落不明!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在蟻王篇中,出現過的嵌合蟻,如果有遺漏的,歡迎大家補充一下。以下討論的嵌合蟻,大多數是師團長級別,當然也有雜兵的,看你們能記得多少。第一個就是蟻王,蟻王大家最熟悉啦,真名叫梅路艾姆,是一個比尼特羅會長還厲害的怪物。可惜,這個蟻王不好好幹事,整天和一個盲女下棋,這叫玩物喪志。小麥才是拯救世界的人,要不是她喚醒了蟻王心中的善念,蟻王會殺死更多的人。本來想討論一下三大護衛的,可是大家都熟悉,想把機會留給一下其他嵌合蟻。
  • 麓山大規模滅蟻 連挖3個白蟻巢 剿滅蟻王蟻后
    昨日上午九點半,嶽麓山與湖南師大交界處一片樹林裡,一個直徑40釐米的白蟻巢被挖了出來,黑色蟻王、淡黃色蟻后無一漏網,在場觀戰的人們興奮鼓掌。這是嶽麓山昨日開展滅蟻行動後,挖到的第二個蟻巢。一小時之後,專業滅蟻的黃師傅又挖出了第三個。
  • 生擒「10多歲」超級蟻后
    見記者問的問題涉及到專業秘密,專家看了一眼記者,沒有回答。  就在這時,在另一邊挖掘的蔡所長一聲喊:「到這邊來!」記者趕緊跑過去,只見在挖開的一個一尺見方的坑洞內,散落著許多碎裂的白蟻巢。蔡所長伸手捧上一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個個白生生的白蟻在裡面蠕動。「這是白蟻幼蟲,如果不消滅,明年春天就該出洞了。」記者想看看有多少條,但數了半天也沒能弄清。
  • 武岡驚現超逼格白蟻王國 蟻巢共12層 蟻后長達50毫米 你肯定沒見過!!
    掌上武岡訊(記者 鄧淑月 攝影報導)6月23日,在武岡市工業園區一片綠化帶內,一個重達12公斤、生長期約20年的巨型「白蟻王國」被白蟻防治專家「一窩端」,肥碩的蟻王和蟻后淪為「階下囚」。隨後,巢穴中的蟻王和蟻后被找到。蟻后的「王宮」位於一塊泥土中間,大約巴掌大小,地面平整,周邊有很多小洞,兵蟻在蟻后周圍爬來爬去。蟻后約有小拇指大小,白白胖胖,身體肥碩,皮膚呈半透明的乳白色,如同一個蠶寶寶,在巢穴裡蠕動著。
  • 白蟻蟻后是怎麼產生的?
    第一批卵是所謂的「冬季卵」,在35—45天之後變成長翅膀的雄蟻和雌蟻。在某個炎熱潮溼的夏日,工蟻在蟻巢上開許多口子,雄蟻和雌蟻便成群結隊地鑽出蟻巢飛上天空,當翅膀支持不住30毫克的體重時,它們紛紛墜地並立即交配。每隻雌蟻邊上簇擁著許多耐心等待交配的雄蟻。每次交配的精子都儲存在雌蟻的精庫中,足夠維持蟻群多年的繁殖需要。
  • 南京:中山植物園遭白蟻入侵 門框裡挖出89對蟻王蟻后
    通過植物標本的收藏,利用豐富的館藏標本,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在植物分類與演化及重要資源植物的研究方面獲得了許多重大的成果。89對蟻王蟻后寄居 挖出的「地道」能埋管道劉啟新介紹,前一陣發現房間內有些白蟻飛來飛去,以為是風吹來的,所以也未加留意。可是,有一天辦公室的木製門框上,也有小小的白蟻飛出來時,這讓標本館的工作人員不敢掉以輕心。於是,標本館從湖北請來了專治白蟻的劉利華師傅,「劉師傅只要用眼睛一瞧,就能看出哪裡有白蟻了。」
  • 湖南衛視拍到邵陽水庫白蟻老巢,一對蟻王蟻后被活捉!
    威溪水庫是我市唯一一座集農田灌溉、防洪為主,結合發電和向城區供水等多功能的中型水利骨幹工程,是城區26萬人民的「大水缸」。水庫大壩建於上世紀70年代,屬低強度泥土壩。11月4日,水管部門邀請湖南華寶生物防控公司開展土棲性白蟻防治。
  • 成都首次在住宅小區挖獲黑翅土白蟻蟻王蟻后,消滅上百萬白蟻
    戰術判定了白蟻巢穴的大概位置後,揭開地面的泥土,蟻道漸露蛛絲馬跡,通過內窺鏡探測,技術人員找到通往蟻巢的通道。蟻巢一個接一個被清理出土。戰果經過1.5小時挖掘,清除1個主巢和8個副巢,抓獲原始蟻王蟻后1對。
  • 蟻后是怎麼產生的你知道嗎?
    白蟻蟻后是怎樣產生的1、繁衍:在老的蟻后行將死亡的時分,就會產下一些蟻卵,這些蟻卵都是將來能長為「蟻后」的個體的,益倫白蟻防治專家說但由於有的個體在生長中夭折了,或是先天營養條件差而被蟻群淘汰,最後蟻群也是將一隻最能「傳宗接代」的蟻繼承新的「
  • 「人蟻大戰」活捉25歲蟻后蟻王(圖)
    挖出的白蟻和毛毛蟲一般大 本報記者 萬難 攝本報訊(記者 易知)一層黃土刨開後,土層出現了數個像被風化了的異常空洞,土質明顯變硬。「挖到巢穴了,一定要活捉蟻后!」昨日下午,我市專家在南山進行的「人蟻大戰」中大獲全勝,肥得像毛毛蟲的蟻后被當場活捉。
  • 大壩挖出「白蟻王宮」活捉44對蟻王蟻后
    自去年12月底以來,南康水庫管理所投入專項資金、引進專業團隊,啟動了對水庫大壩的蟻害專項治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跟蹤定位、治理施工,目前,南康水庫的白蟻專項防治工作進入尾聲。現場已挖掘出了44窩白蟻主巢,活捉蟻王蟻后44對。   不止是南康水庫,近年來,在市水務局有序組織下,一場激烈的水庫堤壩「白蟻殲滅戰」已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