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黃瓜是冀東地區設施種植的主要黃瓜類型。其瓜條順直油亮、色澤翠綠、口感清香甘甜,既可鮮食又可炒菜,在京津冀的各大蔬菜市場廣為暢銷,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近幾年,
薊馬、煙粉蝨、蚜蟲、
潛葉蠅和瓜絹螟等蟲害的發生,
嚴重製約了
設施秋黃瓜產業的綠色、健康、協調發展。
主要蟲害種類及為害症狀
薊馬
屬纓翅目,體型較小,以孤雌生殖為主,繁殖能強,具有趨「嫩」習性。薊馬大量聚集於黃瓜花、幼果和嫩葉部位,被害組織表皮呈初期淺綠色後期白色的刻點,蟲量較大時,被害部位連接成片,嚴重影響葉片光合作用,並增加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等病害的發病機率。同時,薊馬為害幼果,被害幼果長大後顏色變深,表皮出現黃綠色斑駁,失去商品性,無法進入市場銷售,嚴重時影響秋黃瓜產量和品質。
蚜蟲
俗稱「膩蟲」,屬半翅目,為刺吸式口器,黃色或綠色,個體小、繁殖快,以孤雌生殖為主,不易察覺。在黃瓜的花、果實和葉片上均可為害,被害葉片捲曲、皺縮、生長緩慢,嚴重時植株生長點停止生長,被害部位產生大量蜜露,影響光合作用,進而影響黃瓜產量。
煙粉蝨
是一種世界性害蟲,為害黃瓜、番茄、辣椒、茄子等多種作物。其蟲體小,若蟲不易移動,多在葉片背面刺吸為害,成、弱蟲均能產生蜜露,誘發煤汙病,影響產量。同時,煙粉蝨可攜帶和傳播多種病毒,對生產為害極大。因此,煙粉蝨是我國設施蔬菜的主要害蟲。
瓜絹螟
近幾年已成為冀東地區秋茬設施黃瓜的重要害蟲。其幼蟲草綠色,背部有2條白色的亞背線,易於辨識。成蟲卵多產於黃瓜的頂端葉片上,幼蟲取食頂端葉片,造成孔洞,嚴重時只剩葉脈,給秋黃瓜生產造成嚴重損失。
綜合防控措施
2.1 農業防治
注意及時清園
上茬收穫後及時清理棚內殘留植株和雜草。清理後進行高溫悶棚,殺滅棚內殘留的害蟲和蟲卵。
培育無蟲壯苗
育苗階段要在獨立溫室中進行,風口和門口加蓋防蟲網,避免幼苗攜帶蟲源。同時,注意育苗階段的溫溼度控制,防止徒長,以培育無蟲壯苗。
2.2 物理防治
黃板、藍板誘殺
棚內間隔放置0.25 m×0.30 m黃色和藍色粘蟲板各15塊/667 m2,可有效防控蚜蟲、薊馬和煙粉蝨成蟲。注意粘蟲板粘滿害蟲後要及時更換。
銀色地膜覆蓋
銀色對瓜蚜具有驅避作用。銀膜覆蓋可有效降低瓜蚜數量,控制瓜蚜的發生。
加蓋防蟲網
在風口和大棚入口處加蓋60目防蟲網,能夠避免鱗翅目和部分蚜蟲、薊馬、煙粉蝨成蟲進入棚內產卵為害。注意夏季溫度較高的季節,可把風口預留大一些,以免防蟲網過密、風口太小造成棚內通風不暢。
2.3 生物防治
注意採用綜合防治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最大限度地保護食蚜蠅、草蛉、瓢蟲和蜘蛛等天敵。同時,可根據棚內害蟲種類和數量,釋放異色瓢蟲、食蚜蠅、麗蚜小蜂等天敵控制蟲害的發生。另外,在蟲害發生初期,可選擇除蟲菊素、苦參鹼或棉鈴蟲多角體病毒進行防治。
2.4 化學防治
苗期蟲害
定植時使用30%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灌根,可有效控制各種害蟲25~30天。
生長期蟲害的防治
a.薊馬。使用60 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1 500倍液或37%聯苯·噻蟲胺懸浮劑3 000倍液噴霧防治。
b.蚜蟲。使用46%氟啶·啶蟲脒水分散粒劑800~1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用藥時注意葉片背面和生長點,因為瓜蚜多集中於生長點和葉片背面。
c.煙粉蝨。使用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500倍液或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1 5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注意螺蟲乙酯需要在成蟲初發期使用,對煙粉蝨若蟲防治效果優異,對成蟲效果較差,另外生產中可復配啶蟲脒增加藥效。
d.瓜絹螟。使用5%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 000倍液或240 g/L甲氧蟲醯肼懸浮劑1 500倍液噴霧,可有效控制瓜絹螟的發生。
基金項目:河北省蔬菜產業體系病蟲害綠色防控崗位(HBCT2018030207)
張尚卿,河北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唐山市開平區農研路1號,063001,電話:15230552561
韓曉清,吳志會,楊東旭,唐山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潘陽,河北農業大學
孫祥瑞,邢臺現代職業學校
更多蔬菜栽培技術
長江蔬菜》2018年9上半月刊
編輯:吳超群
審核: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