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護膚品行業發展到今天,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過去的基礎性保溼、補水功效到今天神經醯胺、煙醯胺等功效型成分的護膚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們除了關注大牌護膚品的口碑效應外,那些更注重成分型功效護膚的企業才會更受青睞。
《2019年國貨美妝洞察報告》顯示,超過42%的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國貨美妝,而60%的消費者則表示,初次體驗國妝後,願意再次購買。自 2019年成分黨興起後,美妝護膚領域的消費風向也發生了轉變,而專注於消費市場的美妝企業似乎也窺探到「功效黨」帶來的巨大消費市場。
國妝旗下芳香世家表示,2020年的今天,角鯊烯、寡肽-1、視黃醇……這些都是消費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護膚成分。無論是海外的大牌護膚品,還是在消費市場逐漸佔據更多版塊的國貨美妝,都在關注成分型護膚帶來的潛在市場。
中國美業或許已經進入了一個靠成分、功效、內容說話的時代。根據《FIT Transparency Perception Assessment Survey》公布的相關調查報告,有超過40%的美妝消費者認為,他們沒有從企業那裡獲得關於美妝護膚品足夠的成分安全信息,72%的消費者希望美妝企業能向他們解釋成分的具體功效。
芳香世家表示,今天的中國消費者和消費市場,已經無法用單一型的語言來描述。當消費需求的橫切面出現越來越多的可能時,消費人群和消費品類變得越來越細分化。對於市場大範圍的消費需求,我們也可以從小眾入手,根據消費需求的變化切入市場,與精準的消費者進行溝通和服務。
當「功效型護膚」理念在美業市場悄然興起時,了解市場需要什麼卻是美業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突破同品類競爭?還是開發新方向,從新渠道提供新內容?只有適應市場需求,才能在信息爆炸化的時代樹立獨特的企業標識。
美業正在發生的變化,不僅僅是企業對於行業內容化營銷的側重,更是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抓住消費者的內心需求,才是直接有效的發展方式。
當企業面對這些能自己研究護膚品成分,崇尚成分型/研究型消費的年輕人時,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發理念。而「國貨之光」的真實含義,大概是指在如今護膚界「性價比最高、功效顯著」的護膚品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