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別再用這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2021-01-15 大於眾學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萊蒙特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當我們的家庭秩序正常時,我們的家中就會有愛流動,孩子就會從父母身上獲得生命的能量。而正常的家庭秩序關係中,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

有一天,我和老公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正吵得不可開交時,卻發現孩子不知何時默默地站在臥室門口看著我們,眼神裡充滿了驚恐不安。一時間我和老公都默契的停下來,慌張的看著孩子,生怕因為我們父母的爭吵影響到孩子。

沒想到兒子僅僅是看了我們一眼,就低下頭乖乖的回到自己的房間去看書了。我心有所忌,立刻跟進去察看孩子的狀態。孩子看見我進來,放下書,用委屈的眼神看著我說:「媽媽,是不是我乖一點,你和爸爸就不會吵架了。」

意識到孩子這種不自信的想法萌生,我內心非常愧疚。因為我兒時也經歷過父母無數次的爭吵,知道父母吵架給孩子幼小的心裡帶來的不安有多強烈。

我立即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沒有在吵架,這只是爸爸媽媽的一種溝通方式,可能聲音大了一點,但無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是非常愛彼此的,也是非常愛你的,並不會因為溝通方式的錯誤而減少一點點愛。

後來,我們也吸取經驗教訓,絕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因為我知道夫妻兩個人之間的吵架,不管是誰贏了,不管是誰輸了,最終輸掉的一定是我們的孩子。

有一句話說得好:父親疼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的去愛他的母親,反過來也是一樣,母親疼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的敬重他的父親。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只有父母是他最大的依靠,只有家庭是他最溫暖的港灣。如果在這個家裡面,我們做爸爸媽媽的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那孩子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他的心裡非常害怕。

他會聯想很多讓自己感覺到害怕的場景來。比如說會聯想到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呢?他們之間會不會離婚?那如果他們離婚了,我到底該怎麼辦?我會不會變成那種沒有人要的小孩呢......這種不安的感覺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我有一個關係非常好的閨蜜,她性格溫順乖巧,能考慮到她身邊所有人的感受,所以她的人緣也異常的要好。我很羨慕她情商高,但是她卻苦笑著跟我說,其實這樣活著很累。

她說小的時候,她的父母經常吵架,她看著自己最親的人互相傷害,那種無助、害怕、膽怯的感覺是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半夜睡著會經常被父母的爭吵吵醒,卻只能默默地縮在被子裡流淚。

更難過的是,父母經常會跟她說的一句話是:「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這句把她傷得體無完膚的話,也成了她兒時最可怕的噩夢。

她一直覺得是因為自己,父母才經常吵架,所以內心總是充滿不自信,一旦看到身邊的人不開心,就會近乎恐懼般地問:「是因為我嗎?」潛意識裡一直覺得要先去保證讓別人滿意,自己才有資格開心。

聽完她的故事我很心疼她,她是個非常好的姑娘,但是年近三十卻並不著急結婚。她說,童年的陰影讓她太過懼怕親密關係了,更怕以後自己的孩子也變得像她這般怯懦和不自信。

孩子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產生自卑心理,讓他們在外人面前常常會感覺到自己低人一等。最重要的一點是,夫妻經常吵架,帶給孩子最大的惡果,就是當孩子長大以後,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難以和諧的。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80%以上的孩子會重複父母的互動模式,並且會延續他們父母的不幸婚姻模式。因為經常在家裡吵架的父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會習慣性地表達分歧和衝突,而不是表達理解和欣賞。

作為夫妻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差異和不同,這是一件再正常的事情,但是因為意見不同吵架而波及到孩子,卻是我們成年人最不成熟的表現了。

「預防」固然重要,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首先父母在當著孩子面爭吵後,不要選擇繼續冷戰,告訴孩子千萬不要瞎想,並且一定要當著孩子面和好,告訴孩子說,以後遇到這種問題,我們儘可能的和平解決,不再爭吵了。

另外,在吵架過後切忌的一點就是,夫妻之間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彼此的不是,讓孩子站在自己的這一方一起去仇視對方。也別再打著「為了你」的名義說出讓孩子難過的話,這只會讓孩子更加驚恐,心理負擔更加沉重。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我們一定要通過自身的改變去影響到我們的孩子,一個和諧友愛的家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畢竟讓孩子有安全感,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每個孩子是用來愛的,而不是用來傷害的。最後願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能被父母溫柔以待,擁有最溫暖健康的生活環境。

相關焦點

  • 必須離婚!不要再拿孩子說事兒,你自己在外面幹了什麼自己清楚
    這種男人也知道自己毛都不是,所以才拿孩子來威脅不離婚,這種男人趁早離。但是最好把孩子撫養權要過來,要不他有可能離婚後不讓你看孩子,渣男都這樣看了這麼多評論,為何都是勸離婚的,都說勸和不勸分,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如果她們真離了,對你們就好嗎?
  • 4個部位是孩子「生命線」,爸媽再「手癢」也別碰,別釀成大錯
    文|全文共1769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棍棒底下出孝子」,當聽到這句話時,相信大多數的8090後寶爸寶媽應該都深有體會,小的時候自己就是被父母給揍大的,只要自己一頑皮,爸媽就會直接選擇把孩子給揍一頓。那麼,自己是這麼長大的,現在已為人父母,就不要再讓自己犯這樣的錯誤了。
  • 「別再用離婚要挾我,你想走,我不留你」「我錯了」
    現在的小情侶,吵起架來,總是喜歡用分手來要挾對方,有些人總是在一氣之下分手,又在懊悔中複合,一來一回的分分合合不停息,很多比較衝動的,結了婚的夫妻也是如此,有了矛盾,不想著如何去解決,總是喜歡在爭吵中鬥氣,用離婚來威脅對方,有些人甚至要去寫離婚協議,辦離婚手續,可能在衝動的時候,只是覺得這是氣話
  • 餘歡水離婚後的人生感悟:夫妻之間有這三種狀態,再愛也難長久
    《我是餘歡水》中主角餘歡水和妻子離婚了,與其說是離婚,不如說被迫離婚。因為餘歡水和妻子甘虹之間並沒有感情破裂這回事,用餘歡水的話說:甘虹從來都沒有愛過我!沒有感情談何破裂呢!看過了餘歡水慘澹收場的婚姻,最終選擇離婚似乎對他是一種解脫。餘歡水用自己悲慘的人生告訴我們三個婚姻中最痛苦的狀態,如果有其中之一,這段婚姻十有八九很難維持下去。1.就當為了孩子,忍一忍吧!
  • 孩子的「童話世界」都是假的?別用你的成人思維,毀了孩子的天賦
    一、 童話對孩子想像力、創造力和健康心理的養成密切相關對於是否該告訴孩子童話故事都是假的,傅首爾在《奇葩說》裡的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你們將童話的童理解成為兒童,而我理解為最初的人。如果你經歷現實的種種的磨礪,再看回童話,還會相信它是真的。你還是那個最初的你,你是一個多麼幸福的人!"我十分贊同她的這段話。
  • 「我要抱孫子,她生不了兒子就離婚「母親逼兒子離婚,毀了一生
    01.我娶兒媳是為了抱孫子,我叫你換你就換。小郭家住在河北的一個小城鎮,從小就是個老實孩子,特別太媽媽的話,當時比起那些淘氣的孩子來,左鄰右舍都羨慕郭媽媽生了這樣一個好孩子。小郭是師範大學畢業的,畢業後回到了老家的中學做老師。
  • 清華教授:儘量別讓孩子用這兩種「工具」輔助學習,會毀了孩子
    現在很多父母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學習工具來幫助孩子學習,這看起來很普通,但是有些輔助工具會讓孩子變得懶惰,接下來給大家介紹:清華教授:儘量別讓孩子用這兩種「工具」輔助學習,會毀了孩子,一起來看看吧。1.計算器很多學生為了偷懶而使用計算器是非常不好的現象,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本來是想讓學生自己做的,所以好好掌握學習的知識,使用電腦的話,作業就不會有效果了,再讓孩子養成壞習慣,那就是懶惰,結果孩子的作業做得很好,一到考試就發生問題,太依賴電腦了,自己失去了很多東西,很多父母說買電腦是為了孩子檢查。
  • 那些五花八門的離婚理由,你們是要笑死我,然後霸佔我的螞蟻森林嗎?
    當你懷著對婚姻的美好未來憧憬,高高興興地領了紅證,還沒捂熱,又得換成藍證,我想這是很多人打心眼裡都不願意的。 而且,離婚的理由五花八門。因為異地戀長期分居離婚的我也就忍了,還有懷孕期間男人網戀的,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居然還有因為老公天天在外面沒有應酬,嫌他沒出息而離婚的;當然也有因為老公天天出去喝酒不顧家而離婚的。 老公:我真的太難了。
  • 決裂夫妻還能拍離婚綜藝?吃瓜吃飽了
    戀愛時有朋友,新婚旅行時要不是喝酒要不就是應酬。新婚旅行夜第一天就有了兒子。孩子出生後,一大家子人生活……直到離婚。他倆也沒想到啊,竟然在離婚近20年後,有了再次獨處的機會。前夫呢,聽不到話裡「幫我倒杯水」的潛臺詞,聽不出「你怎麼還不誇我氣色好」的弦外音。只淡淡回了句——這藥可貴了,千萬別吐。好灰心的一幕。前夫逃得越開,前妻想要打破僵局的心就越迫切。心越急,氣氛就越尷尬。
  • 「哥,嫂子家拆遷有三套房,留套給我結婚用」「我們離婚了」
    《都挺好》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讓我記憶深刻,明玉上中學的時候,跟父母和兩個哥哥同桌吃飯,因為媽媽心疼兩個兒子,給他們一人夾了一個雞腿,明玉瞪大眼睛盯著媽媽的筷子,還是沒有她的那一份。 父母偏心的後果不僅僅是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導致親子關係緊張,還會導致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緊張,甚至影響到兩個孩子的人生幸福。
  • 「兒媳,我少煮一個蛋你就鬧離婚,換做你媽,你能幹出這事兒嗎」
    你要說老人一點不偏心,我覺得也不可能,但也真沒什麼可說的,我整天和婆婆嘻嘻哈哈,當朋友處,從來沒把婆婆當外人,雖然她有時候講話是不好聽,我也不往心裡去,畢竟和老年人計較,能計較出什麼勁,再加上兒子親近奶奶,雖然我沒感覺出來,但家婆對我更好一點,可能也是真的。但妯娌不行,婆婆說啥她都憋在心裡,也不和婆婆親近,也不怎麼讓孩子和婆婆親近,就是婆婆想對她好,也得她給機會吧。
  • 孩子埋怨:「媽,為啥我是大扁頭」,這件毀娃顏值的事別幹了
    01這件毀孩子顏值的事家長別幹了劉女士跟丈夫在大城市打拼,兩人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夫妻倆沒辦法同時妥善照顧兩個孩子,於是商量著把一個孩子交給鄉下的爺爺奶奶帶。劉女士詢問後,孩子奶奶自豪地說:"看,多板的頭,我當初給娃睡了好幾個月才睡出來的。"聽到這話,劉女士欲哭無淚,在她看來,扁頭實在太毀娃顏值了。然而小女兒已經3歲多,頭型想改也難以改變了,只怪自己當初沒留心觀察妹妹的頭型。一轉眼,兩個孩子都上了小學,沒想到上學沒幾天,妹妹就哭著過來找劉女士了。
  • 「我老婆成植物人了,我離婚有錯嗎?」
    「我把孩子打掉了,我們離婚吧」,我無法想像這句話對於一個彌留之際正需要家人關心和陪伴的男人來說多麼殘忍。陪一個曾經愛過的人走完最後幾個月的時光,真的很難嗎?事後,女孩甜蜜地說到:「回去我就嫁給他。」看到這段新聞時,我突然想到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方大強用自己的命換回了元妮的命,之後元妮獨自一人將兒子撫養長大,終身未再嫁。
  • 丁克20年,老公突然想要孩子,我拼死生下孩子後,得到的卻是離婚
    在孩子1歲的時候,他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孩子好不容易到了1歲,趙阿姨得來的卻是老公提出的離婚,離婚前一天,趙阿姨來到我家,抱著我媽痛苦了一場。趙阿姨說:「當時結婚的時候,他老公就不喜歡孩子,我跟他丁克了20年。後來他看到人家一家三口是很幸福的,有時候還會抱抱人家的孩子。後來他說,要不生個孩子吧,不然家裡總感覺少點什麼,我拼了命生來的孩子,沒想到卻走到離婚的地步,當場幹嘛要這個孩子?!」
  • 「媽,為啥我是大扁頭」毀顏值的事情別再幹了,孩子長大後會埋怨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很多寶媽都會發現,身邊老人熱衷給寶寶睡扁頭,所用方法也是稀奇百怪:枕書、枕字典、固定睡姿等,因為睡扁頭而導致婆媳不和也時有發生。劉奶奶一邊摸著自家孫子扁扁的後腦勺,一邊自豪地說:「我用厚毛巾包著字典,給孩子睡了好幾個月呢,看看,多板的頭。」旁邊的李奶奶羨慕不已:「我家兒媳婦非不讓孩子睡頭,說什麼扁頭顯臉大,男孩子本就該四方大臉,那才顯富貴。我那兒子不爭氣,向著他老婆,現在孩子的腦袋又大又圓,難看死了。」
  • 玖月奇蹟離婚,有人說沒有孩子一場空,我想說:有了孩子那才是坑
    沒想到,這對相伴16年的夫妻組合還是以離婚收場,這對郎才女貌的情侶終究還是沒能熬過細水長流。還記得兩人剛領結婚證時撒的狗糧。當時有兩人手寫的承諾:讓你幸福我才做了12年,今天起還欠了大半生的幸福,我會加油。領完結婚證之後倆人還發微博。
  • 老公前妻每天來看孩子,還背著我偷偷在家吃飯,我懷孕五個月,想離婚
    身先申明,我是頭婚,也不是小三,是老公和前妻離婚一年後我才認識他的。說起老公和他前妻離婚也很奇葩,沒有外遇、沒有爭吵,孩子還不到一周歲的時候,他前妻突然說不想過了,就提出了離婚,兩人就把離婚證扯了。因為孩子太小,他們離婚不離家,我老公說,他曾經以為兩人還能複合,誰知道他前妻根本不讓他靠近,所以他才下定決心再找一個。
  • 來自離過兩次婚的女人的忠告:當你說出這句話,你的婚姻就毀了
    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當你踏進去之後愛情就死了。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全面,這只是婚姻關係中的一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婚姻是需要維繫的,當你維繫的好時,即便是到了五、六十歲,你都會發現愛情依舊沒有消失;但如果維繫的不好,或許只需要短短幾年你們之間的愛情就會被消磨殆盡了。
  • 故事:離婚2個月後前妻懷孕,無意聽到孩子生父是誰,我樂了
    「你說你這孩子,怎麼就沉迷遊戲了呢?倩倩那孩子多好,愣是被你給氣走了。」媽媽一邊收拾一邊自言自語。聽到她提倩倩,我氣就不打一處來。她好什麼好?我就玩遊戲這一個愛好!她非得不讓我玩,還說有她沒遊戲,有遊戲沒她。那天喝了點小酒的我,酒精上腦,便衝她大喊:「我就選遊戲了,怎麼地吧?」她居然甩給我一份離婚協議。
  •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鵝還比狗兇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啥意思?為什麼鵝還比狗兇呢?農村可以說是一個大寶藏,裡面不單有著很多珍貴的野花野草,而且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農諺,這些農諺都是經過很長的時間的沉澱,其蘊含的道理在現實的生活中還是非常實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