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寫了一篇《黃帝陵下的洞穴可以通往南京?南懷瑾的學術不靠譜》,指出南懷瑾不加任何的考證就胡說八道,說「黃帝的陵後面有個碑,不準進去。但是你如果有膽子進去,三個月就從南京出來」。我認為,南懷瑾的治學態度是非常不嚴謹的。他的知識容量看起來很多,但是基本上都來源於書本和傳言,而且很多都是沒有被考證過的玄學和神秘主義。南懷瑾由於「自己信」,所以對內容不加以嚴謹的考證,又加上自己的附會,就把一些錯誤的知識向大眾傳播。他的這種治學是有方法錯誤的,嚴格意義上說,他都不能算一名合格的學者,而是蒲松齡類型的「故事整理家」。
當然,我的批判又遭遇了南懷瑾粉絲的反批判。他們拿不出任何證據來反駁我的觀點,就直接一句話,說「宗師也是你可以詆毀的?」他們還認為,「詆毀南師,證明自媒體的水平低」。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恰恰是自媒體在吹捧、拔高了「南師」,真正的權威學術機構和官方媒體,是不屑於評論南懷瑾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他的水平到底怎麼樣。不是說南懷瑾沒有文化,而是說其水平很差,到處都是錯誤。只不過由於南懷瑾的實踐是「修行」,而修行必然涉及神秘主義和唯心主義,用大白話說,「越是荒謬的知識,越是受到修行者的歡迎」,所以南懷瑾也好,他的眾多玄學粉絲也好,其崇拜的其實並不是真正有價值的傳統文化,而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即神秘主義玄學文化。一個具有較高科學素養的人,是不可能崇拜南懷瑾的。這是因為有科學精神的人,其治學態度非常嚴謹,哪怕有一個詞彙感覺到不妥,都萬萬不會採用,那些沒有依據的觀點,絕對不會傳播,更不會沒有做任何鑑別就盲從盲信。
缺乏考證精神的南懷瑾,他最著名的一個典型錯誤,就是在其出版的著作《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中大談所謂男人精液和七種顏色的關係。據南懷瑾說,他對精液的知識,完全來源於「佛的生命科學」,而不是來源於主流學術機構。佛有沒有生命科學,我不清楚,學術上從來沒有這種說法。即使有這種東西,也沒有經過嚴格的學術考證。比如說,佛是這樣說的,但是為什麼佛說的就百分之百正確呢?佛曾經說,人類的起源是「光音天」下來的。可是,現代演化論已經通過DNA證據證明人類是自然界進化的產物,而不是什麼「光音天」下來的。而且,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存在「光音天」。對於任何的說法,有嚴謹治學精神的人,都是要求所有觀點有具體出處來源,而出處來源不能是某個人的話,或者某種傳說,而是必須要有客觀的證據來驗證過。不管是佛說,還是別的什麼人說,一律只能做參考,而不能在沒有任何科學考據的時候就全盤接受。
但是很顯然,南懷瑾作為「修行人」,是缺乏嚴謹科學精神的。他沒有做任何的考證和調查,就照搬「佛的生命科學」,說道:「男人的精蟲有青、黃、赤、白、黑五種,再加上酪色、酪漿色共七種。」他還說,「以我所曉得的,是有不同的顏色。譬如有些大哲學家、科學家,或者大英雄,他的精的顏色不同於一般。」
南懷瑾口口聲聲說「我所曉得」,但「我所曉得」不代表「我已經證明」。「曉得」的知識,也可以是荒謬的知識,來源於某些不靠譜的傳說,或者某些謠言,對於非同尋常的說法,必須要有非同尋常的科學證據,才能具有說服力。否則,光憑一句「我曉得」,何以服眾?
南懷瑾顯然沒有意識到他已經陷入盲信的誤區,所以他把傳說不加分辨即對大眾進行傳播,還添加上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個人說法。他說,「有些大哲學家、科學家,或者大英雄,他的精的顏色不同於一般。」在這裡,南懷瑾又有治學不嚴謹的傾向。他既然提出了「大哲學家、科學家、大英雄」,說他們的精英與眾不同,就應該出具具體的人物名單,拿出科學體檢報告,證明他們這些「大哲學家、科學家、大英雄」的精液確實有「七種顏色」。否則,我們只能認為他在信口開河。
精液其實就是生殖細胞,主要含有果糖和蛋白質,以及一些酶類物質。對於它的性質、功能、狀態、組成結構,醫學界早就研究的非常透徹,比南懷瑾早幾百年,就已經確認了它到底是什麼。想查閱到這些基礎知識並不困難,南懷瑾卻僅憑一部《四分律》,就言之鑿鑿的傳播了不靠譜的偽知識。這也說明,作為一個「修行人」,他們僅對支持自己神秘主義信仰的那部分「知識」感興趣——這部分知識恰恰經不起嚴謹的考證,完全是信仰的產物——對於真正的知識是排斥的、缺乏興趣的。
南懷瑾看見《四分律》說,「精有七種,青、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何者精青色?轉輪聖王精也。何者精黃色?轉輪聖王太子精也。何者精赤色?犯女色多也。何者精白色?負重人精也。何者精黑色?轉輪聖王第一大臣精也。何者精酪色?須陀洹精也。何者精酪漿色?斯陀含人精也。」——便立即無條件的盲信,並且又自由發揮出了「有些大哲學家、科學家,或者大英雄,他的精的顏色不同於一般」,卻又拿不出任何的證據,這無疑是不負責任的治學態度。歸根到底,南懷瑾的所謂「治學」,其實就是從龐雜的、烏七八糟的各種古籍裡面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目的是為了有益於他自己的神秘主義「修行」,而不是為了獲得真知。
就比如說《四分律》,就算其內容真的是佛陀說的,那又怎麼樣?其內容有沒有被科學證據所證實?既然沒有證實,就應該採納知識的主流說法。但是,問題在於,如果南懷瑾真的把他的學問建立在嚴謹考證之上,對知識界的觀點非常了解,他就從一開始就不會踏上「修行之路」。越是掌握靠譜知識的人,越能具有高度的真偽鑑別能力,也就越加排斥神秘主義玄學文化。南懷瑾的終身信仰就是實踐鏡花水月一樣的「修行」,其玄學信仰就是他的治學基礎,凡是符合他信仰的知識,就可以肆無顧忌的進行傳播,所以他居然說出「男人的精液有七種顏色」這樣荒誕的話,也就毫不稀奇了。
當然,南懷瑾陷入認知誤區也與他的幼年經歷有關係。南懷瑾沒有上過學堂,完全依靠自學成長,自然不會有靠譜的老師來教導他如何樹立科學的三觀。據有的文章說,他後來拜的老師是方東美,一位哲學家,也不是科學界人士。而這位方東美,本身是一位宗教信仰者。老師會對弟子產生深刻影響。南懷瑾一輩子沒有經過嚴格的學術訓練,沒有培養出科學思維,再加上自學過程中沒有接受好的指導,又受到老師的影響,自然很容易陷入思維誤區。畢竟,指導他做學問的基礎,不是可靠的研究方法,而是信仰。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