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南非一個私人自然保護區內,兩隻長頸鹿在一場雷雨之後,被發現死於閃電。
其中一隻長頸鹿有明顯的閃電擊中傷痕,而另外一隻則沒有明顯傷痕。
但是兩隻都有很濃的氨味,被閃電擊中的長頸鹿都有這種味道,所以,可以確定它們死於閃電,然而有意思的是這可能是一次閃電的雙殺。
其實被閃電殺死的長頸鹿並不只有這兩隻,2003年,一隻名叫貝特西的長頸鹿在佛羅裡達的迪斯尼樂園被雷擊致死。
這樣的新聞如果要找的話,還會有很多。身高5米,作為地球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特別受閃電的偏愛也算正常。
但是,閃電並不是只喜歡攻擊長頸鹿,長頸鹿也不是唯一受害者,它們的身高也並不能讓它們成為避雷針。
閃電如何殺害動物
雷擊對於生物而言都是致命打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閃電會有天生的恐懼。其實所有動物都一樣,在雷雨天氣會本能找地方躲起來。
但是由於閃電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有時候躲無可躲!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雷擊或雷擊相關的事件造成3000-4000的人員傷亡,50-100億人民幣的損失,閃電造成的損失已經上升到自然災害的第三位。
一次閃電的平均電流達到3萬安培,一般認為最高電流達到30萬安培,當有閃電能夠到達地面時,它可能會超過20萬安培。
而閃電會根據強度的不同對動物進行4種不同的攻擊。
一種是直接擊中動物造成傷害;第二種是強度相對大的閃電擊中一個物體後,電弧不小心射到動物身體;第三種是觸電效應,閃電通過導體擊中動物。
第四種最有趣,大部分被閃電殺死的動物都是這種情況——跨步電壓。
閃電的跨步電壓
如果地面的導電性不好,電流就會非常緊密地流向溼漉的表面,這意味著將會在表面形成電壓差。
換句話說,沿著地面可以測量到地面上不同點之間的電壓差異,這樣就可以讓電流流入更優良的導體(動物身體)。
比如你在閃電擊中的地面走了一大步(80釐米的距離),你兩條腿之間存在電壓差,這就是所謂的跨步電壓。
但是,電流將主要流經我們身體的兩個部位——雙腿和腹部,通常不會流經心臟,這與動物完全不同。
一般四條腿走路的動物,它們如果大跨一步,比如長頸鹿的四條腿最長可以達到好幾米,所以它們的電壓差更大。
最主要的是,如果電流流過前腿和後腿,它將會流過動物的心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動物的死亡風險要高得多。
圖為:今年兩隻被閃電殺死的長頸鹿頭骨
故事中那隻沒有傷口的長頸鹿正是死於這種情況。
由於附近沒有比長頸鹿更高的灌木,所以閃電擊中第一隻長頸鹿,並導致它的頭骨破裂,第二隻長頸鹿可能死於閃電通過第一隻到達地面的電流,因為兩者的第一案發現場距離只有7米。
長頸鹿的高度有時候確實會更受閃電的青睞,但是它們這樣的高度,在動物園或者野外還算是安全的。
在動物園裡,有比它們更高的建築,而在野外可能也有比它們更高的樹木。
圖為:被閃電團滅的馴鹿
電壓差導致的團滅
但是跨步電壓它們無法避免,所有稍微大一點的動物都會受害,到達地面的閃電可以輕易團滅一個馴鹿群。
這個故事發生在2016年的挪威,當時一群馴鹿擠在一起躲避雷雨,但是一道閃電擊中了地面,323隻因為電壓差導致死亡。
馴鹿喜歡成群結隊地活動,這樣的生活方式給他們帶來很多利益,至少不會輕易被捕食者吃掉。
但是,它們可能沒有想到,這種行為也會導致團滅。
其實,長頸鹿也一樣的,如果它們真的是行走的避雷針,那麼它們根本不會以現在這樣的長脖子出現,對於被雷擊中只是偶然事件。
然而,在雷雨天氣,它們也確實更危險,但是往往不是因為它們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它們跨出去的步子更大。
最後
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動物被閃電傷害,影響更大的往往是那些前腳和後腳間隔更大的動物,不過這無法避免,自然災害也是地球生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