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長頸鹿被閃電擊中殞命,長頸鹿真是行走的避雷針嗎?

2020-12-05 釘小喵

一場超強雷雨襲擊了南非洛克伍德(Rockwood)自然保護區,雷雨之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悲傷地發現,有兩頭雌性長頸鹿遭遇雷劈身亡。

雷擊致死長頸鹿的遺骸

這樁意外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長頸鹿遭遇雷劈的風險,是不是真的比其他動物要高很多呢?

01長頸鹿是行走的避雷針嗎

說到雷雨天,大家都會想到避雷針。避雷針沒有什麼特色,就是一根連著電線的細長金屬物體,因為比其他建築都高,導電性又很好,而且連著地面,所以能夠第一時間被閃電選中,從而保護周圍的建築物和人。

這麼一看,長頸鹿簡直就是行走的避雷針啊!它們個子夠高,也一直都接地(畢竟長頸鹿不會飛的嘛),至於導電性,它們和非洲草原上的其他動物一樣,都是肉長的,導電性也就差不多了。

其實早在2017年,國外論壇reddit上就有用戶和網友們熱烈地討論過這個問題,得到的解答也是類似的答案:論被雷劈的風險,長頸鹿要比其他非洲草原上的其他動物高多了。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我們卻很少聽說它們遭遇雷擊的新聞呢?

02長頸鹿被雷劈中的概率,僅有十億分之一

南非洛克伍德自然保護區有8頭長頸鹿,雷擊事件只涉及到其中2頭長頸鹿。

事實上從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間,只有屈指可數的長頸鹿遭遇了雷擊,2003年一頭名為貝蒂的長頸鹿死在了美國佛羅裡達州的迪士尼樂園,2019年,兩頭長頸鹿死在了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個野生動物園,然後就是2020年發生在南非的這次意外了。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長頸鹿遭遇雷擊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一這麼低!

長頸鹿在雷雨天中行走

誒?不是說長頸鹿被雷劈的風險很大嗎?

沒錯啊!風險大不代表結果啊!人家不會躲避的嗎?

英國科爾切斯特動物園的薩拉·福賽斯(Sarah Forsyth)擁有三頭長頸鹿,根據她的觀察,長頸鹿一到了惡劣天氣,就會主動尋找躲避的地方,因此反而不容易遭遇雷擊。

長頸鹿對惡劣天氣的風險似乎相當了解,可能遭遇雷擊的長頸鹿不是太年輕缺乏經驗,就是所處的動物園準備不夠充分。

長頸鹿看起來很笨拙,實則相當謹慎。比起雷擊,人類對它們來說才是最大的威脅。

03比起長頸鹿,它們更容易「招雷」

理論上,長頸鹿似乎是行走的避雷針,可是實際情況下,喜歡集群生活的動物才更容易被雷劈。

比起長頸鹿,幾十幾百頭成群在草原上奔跑的動物,反而更容易被雷劈中,而且常常是一下就劈一大片。

挪威300多頭馴鹿遭遇雷擊

2016年,挪威發生了一次特別嚴重的雷擊致死事故,在這次事故中,有300多頭馴鹿被閃電一擊斃命。

挪威300多頭馴鹿遭遇雷擊

曾經有野生動物保護區發生這樣的事件:一群鬣狗集群跑到樹底下避雨,結果引來了雷擊。

事實上比起長頸鹿,這些集群生活的動物對閃電來說才是最最優先的目標,因為它們實在「太大了」。

農場的牛遭遇雷擊

飼養牛羊馬的農場,在雷雨天也會特別防範,曾經就有600多頭羊在一場雷雨中死亡,農場主損失慘重。

在雷擊中倖存下來的駝鹿

就在今年3月,印度哈爾格德國家公園有150多隻鳥也遭遇了雷擊,當時它們正在遷徙的路上。

印度遭雷擊致死的鳥

2009年,一道雷劈死了蘇格蘭16頭公牛,因為它們當時都在水塘裡洗澡喝水。不過這並不代表在水塘裡待著,就比站在陸地上更容易遭遇雷擊,生活在水裡的河馬就很少因雷擊而死,有記錄的目擊大概也就1~2次。

說到底,比起擔心高個子的長頸鹿,我們更應該擔心那些動輒幾十幾百頭擠在一起生活的動物,面對猛獸,集群確實是很有保障的生活方式,但面對閃電,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相關焦點

  • 閃電雙殺長頸鹿,最高動物真的是行走的避雷針嗎?閃電可不這麼想
    其中一隻長頸鹿有明顯的閃電擊中傷痕,而另外一隻則沒有明顯傷痕。 但是兩隻都有很濃的氨味,被閃電擊中的長頸鹿都有這種味道,所以,可以確定它們死於閃電,然而有意思的是這可能是一次閃電的雙殺。
  • 行走的避雷針,長得高會遭雷劈?長頸鹿給出了答案
    此前就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如動物學家德恩·奈許通過調查取證,發現1996至1999年期間,在南非的克魯格思多普犀牛與獅子保護區就有兩頭長頸鹿死亡,動物學家從現場情況分析來看,這兩頭長頸鹿是被雷電擊中導致死亡,而它們剛出生後不久的小長頸鹿得以倖免。
  • 人送外號「行走的避雷針」,長得高會遭雷劈?長頸鹿給出了答案
    此前就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如動物學家德恩·奈許通過調查取證,發現1996至1999年期間,在南非的克魯格思多普犀牛與獅子保護區就有兩頭長頸鹿死亡,動物學家從現場情況分析來看,這兩頭長頸鹿是被雷電擊中導致死亡,而它們剛出生後不久的小長頸鹿得以倖免。
  • 人送外號「行走的避雷針」,長得高會遭雷劈?長頸鹿給出了答案
    現代大部分建築物都需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避雷措施,典型的就是安裝避雷針,它可以把雷電直接引入地下,並不會對建築物及內部的人員造成傷害。想像一下非洲大草原上一馬平川沒有什麼特別的高點建築,每當雷雨季到來,非洲大草原上電閃雷鳴,在所有動物中最高的就是長頸鹿,那麼可想而知最先受到波及的也會是長頸鹿。
  • 倒黴:長頸鹿因個子太高受到「天打雷劈」,萌萌的小動物悲劇了
    據《IFL科學》發表過的文章顯示,長期以來,有不少野生動物研究者一直認為長頸鹿的高度足以吸收到閃電的電。舍伊仁也基本同意這一觀點,她在《非洲生態學雜誌》上也談到,長頸鹿的身高似乎不是唯一的因素,它們頭頂上的球形鹿角會讓它們成為一種行走的避雷針。
  • 長頸鹿一般4~6米,長得那麼高,會遭雷劈嗎?
    後來有了避雷針和一系列保護電路的措施,我們在雷雨天也能毫無顧忌的使用各種電器了。尤其是在非洲草原,一望無垠的草地找不到任何遮蔽處,而且越高越容易吸引閃電,那長頸鹿豈不是成了"活"的避雷針?長頸鹿在雷雨天豈不是成了"活避雷針"?
  • 站的越高越容易遭雷劈,那麼長頸鹿是否更容易遭雷劈呢?
    生活常識我們都知道越高的物體越容易被雷電擊中,這也是超高建築必須要使用避雷針的原因越高的物體越容易變成閃電和大地之間的導線,那麼在動物中身高驚人的長頸鹿是否會比其它動物很容易遭雷劈呢?那麼,長頸鹿被閃電擊中的機率是否更高呢?沒錯。
  • 動物中最容易被雷劈的是它:長頸鹿很尷尬
    兩個月前,一名Reddit論壇用戶受到一場夢境的啟發,在論壇上提出了一個問題:「長頸鹿是否比其它動物更容易被閃電擊中?」該問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烈關注。那麼,長頸鹿被閃電擊中的機率是否更高呢?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沒錯」。
  • 兩頭長頸鹿剛大打出手,瞬間被拍出一身兩頭的合體,變雙頭長頸鹿
    在動物世界中,長頸鹿是一種大型食草動物,但它們也會內鬥大打出手,可能是為了食物、領地、雌性長頸鹿青睞等等。而在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區,攝影師就拍攝到長頸鹿有趣的一幕:兩頭長頸鹿剛大打出手,瞬間被拍出一身兩頭的合體,變「雙頭」長頸鹿。
  • 南非兩頭長頸鹿貼身站立,被攝影師拍出視錯覺,變「雙頭」長頸鹿
    近日在南非一野生動物保護區,攝影師就抓拍到兩頭長頸鹿奇特一幕:由於兩頭長頸鹿貼身站立,被攝影師瞬間抓拍,兩頭長頸鹿變成一頭「雙頭」長頸鹿。在動物世界中,長頸鹿是陸地最高的動物,成年長頸鹿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很容易成為焦點。
  • 長頸鹿被稱為「長著豹紋的駱駝」,它頭上的角真的是「鹿由器」嗎
    長頸鹿頭上的角,真是動物園的wifi嗎?其實,還有兩個有趣的功能:長頸鹿,除了叫「長頸鹿」之外,還有一個更「高大上」的拉丁文名字——「長著豹紋的駱駝」 因此它們不但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是世界上迄今為至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
  • 溫馴長頸鹿打架濺血 敗者滿頭鮮血遭狠踩
    長頸鹿因是草食動物,平時又常以悠閒行走的模樣展現在眾人眼前,因此向來給人溫馴的印象但國外一名男子埃德裡希5日意外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拍到兩頭雄性長頸鹿打架的畫面。其中一隻落敗後滿頭鮮血的倒地,而贏得勝利的長頸鹿則踩在對方身上,頗有示威意味。 根據外媒報導,透過視頻可以看到,有2隻雄性長頸鹿在樹叢間,先是用長長的脖子互相猛烈撞擊對方,其中一隻因不堪重擊倒地,贏的一方隨即上前用前腳踩在對方身上,似乎是在宣告自己的勝利。
  • 長頸鹿的生活習性與特點,長頸鹿的血壓大約是成年人的3倍
    摺疊編輯本段生活習性摺疊活動長頸鹿有一雙棕色的大眼睛,眼珠突出,能四周旋轉,視野寬廣,加上身軀又高,宛如活的「瞭望臺」,能看到遠處的動靜。長頸鹿因為腿長,跑得很快,這也是在生存競爭中練成的。奔跑的時候,姿態很特別,先是前伸頭頸,然後又一下於縮回,交替擺動,四足行走方式同其他獸類不同,是同一邊的兩腿和另一邊的兩腿交替向前,跳躍般行進。奔跑速度飛快。
  • 非洲發現「侏儒」長頸鹿 體長不足3米小短腿
    一頭普通成年長頸鹿的身高在18英尺左右,但動物保護學家卻在烏幹達和納米比亞發現兩頭身高不到3米的「侏儒」長頸鹿。科學家隨後開始定期拍照監測兩頭長頸鹿的身高變化。經對比研究發現,這兩隻長頸鹿之所以異常矮小是因為骨骼發育不良而導致的身材矮小。
  • 長頸鹿需要睡覺嗎?
    長頸鹿需要睡覺嗎? 長頸鹿是世上最高的動物,儘管是哺乳類動物,但卻很少睡覺,所以人類幾乎不知道長頸鹿是怎樣睡覺的。 長頸鹿儘管很高,但所需的睡眠時間卻是哺乳類動物中最短的,平均一天僅睡半小時。
  • 噢我的長頸鹿
    噢我的長頸鹿是一款好玩的像素風休閒遊戲,是一款另類的酷跑手遊,遊戲的玩法簡單有趣,當你快要被獅子追上的時候,咬斷藤蔓即可將水果砸向身後的獅子,然後就可以慢悠悠的吃點水果,然後進行反覆,總體來說個是個相當有趣的遊戲。
  • 長頸鹿脖子那麼長 真是為搶樹葉進化出來的嗎?
    長頸鹿的脖子常被認為是自然選擇的絕佳例證,不過在第一版的《物種起源》中,達爾文並未對長頸鹿的脖子給予太多關注,而是更詳盡地描述了長頸鹿身上另一個不同尋常的部位——它的尾巴。在巨大脖頸的對比下,長頸鹿的尾巴顯得微不足道,但它著實是一把不可多得的驅蚊利器。從黑又大的眼睛到相對粗陋的尾巴,達爾文用自然選擇解釋了長頸鹿身上的一切,唯獨沒有提到它的脖子。
  • 長頸鹿的脖子為啥那麼長?
    生物不可能憑空生造出來,這一點在長頸鹿的身上體現得最為清楚。(如果長頸鹿真是憑空生造的,那倒是可以證明那位造物主的無能了。)任何動物,都是利用祖先的身體,通過一次次的試驗拼湊出來的。還有一個原因使得長頸鹿在演化論者心中長期佔有特殊地位:它是區分達爾文主義和拉馬克式主義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現在看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 肯亞白色長頸鹿母子被獵殺 全球僅剩最後一頭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日報導,肯亞唯一的雌性白色長頸鹿和其幼崽在北部城市加裡薩被偷獵者殺死。至此,世界上僅剩下唯一一頭白色長頸鹿了。
  • 你們知道長頸鹿是怎麼打架的嗎?看了以後,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說起印象深刻,長頸鹿肯定算其中一種,只要一看到它的頭,它的頸子就是它無疑了,在我們的印象中,長頸鹿性格溫順,謹慎,穩重屬於群居動物,也不會到處惹是生非,很是惹人喜愛的動物。可是你們有沒有見過或想像過長頸鹿打架的場景,任何群居動物都是會有爭鬥的,也會由於各種原因發生你死我活,打得不可開交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長頸鹿是怎麼打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