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超強雷雨襲擊了南非洛克伍德(Rockwood)自然保護區,雷雨之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悲傷地發現,有兩頭雌性長頸鹿遭遇雷劈身亡。
這樁意外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長頸鹿遭遇雷劈的風險,是不是真的比其他動物要高很多呢?
01長頸鹿是行走的避雷針嗎
說到雷雨天,大家都會想到避雷針。避雷針沒有什麼特色,就是一根連著電線的細長金屬物體,因為比其他建築都高,導電性又很好,而且連著地面,所以能夠第一時間被閃電選中,從而保護周圍的建築物和人。
這麼一看,長頸鹿簡直就是行走的避雷針啊!它們個子夠高,也一直都接地(畢竟長頸鹿不會飛的嘛),至於導電性,它們和非洲草原上的其他動物一樣,都是肉長的,導電性也就差不多了。
其實早在2017年,國外論壇reddit上就有用戶和網友們熱烈地討論過這個問題,得到的解答也是類似的答案:論被雷劈的風險,長頸鹿要比其他非洲草原上的其他動物高多了。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我們卻很少聽說它們遭遇雷擊的新聞呢?
02長頸鹿被雷劈中的概率,僅有十億分之一
南非洛克伍德自然保護區有8頭長頸鹿,雷擊事件只涉及到其中2頭長頸鹿。
事實上從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間,只有屈指可數的長頸鹿遭遇了雷擊,2003年一頭名為貝蒂的長頸鹿死在了美國佛羅裡達州的迪士尼樂園,2019年,兩頭長頸鹿死在了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個野生動物園,然後就是2020年發生在南非的這次意外了。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長頸鹿遭遇雷擊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一這麼低!
誒?不是說長頸鹿被雷劈的風險很大嗎?
沒錯啊!風險大不代表結果啊!人家不會躲避的嗎?
英國科爾切斯特動物園的薩拉·福賽斯(Sarah Forsyth)擁有三頭長頸鹿,根據她的觀察,長頸鹿一到了惡劣天氣,就會主動尋找躲避的地方,因此反而不容易遭遇雷擊。
長頸鹿對惡劣天氣的風險似乎相當了解,可能遭遇雷擊的長頸鹿不是太年輕缺乏經驗,就是所處的動物園準備不夠充分。
長頸鹿看起來很笨拙,實則相當謹慎。比起雷擊,人類對它們來說才是最大的威脅。
03比起長頸鹿,它們更容易「招雷」
理論上,長頸鹿似乎是行走的避雷針,可是實際情況下,喜歡集群生活的動物才更容易被雷劈。
比起長頸鹿,幾十幾百頭成群在草原上奔跑的動物,反而更容易被雷劈中,而且常常是一下就劈一大片。
2016年,挪威發生了一次特別嚴重的雷擊致死事故,在這次事故中,有300多頭馴鹿被閃電一擊斃命。
曾經有野生動物保護區發生這樣的事件:一群鬣狗集群跑到樹底下避雨,結果引來了雷擊。
事實上比起長頸鹿,這些集群生活的動物對閃電來說才是最最優先的目標,因為它們實在「太大了」。
飼養牛羊馬的農場,在雷雨天也會特別防範,曾經就有600多頭羊在一場雷雨中死亡,農場主損失慘重。
就在今年3月,印度哈爾格德國家公園有150多隻鳥也遭遇了雷擊,當時它們正在遷徙的路上。
2009年,一道雷劈死了蘇格蘭16頭公牛,因為它們當時都在水塘裡洗澡喝水。不過這並不代表在水塘裡待著,就比站在陸地上更容易遭遇雷擊,生活在水裡的河馬就很少因雷擊而死,有記錄的目擊大概也就1~2次。
說到底,比起擔心高個子的長頸鹿,我們更應該擔心那些動輒幾十幾百頭擠在一起生活的動物,面對猛獸,集群確實是很有保障的生活方式,但面對閃電,就不是這麼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