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長頸鹿剛大打出手,瞬間被拍出一身兩頭的合體,變雙頭長頸鹿

2020-12-03 六維自然

在動物世界中,長頸鹿是一種大型食草動物,但它們也會內鬥大打出手,可能是為了食物、領地、雌性長頸鹿青睞等等。而在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區,攝影師就拍攝到長頸鹿有趣的一幕:兩頭長頸鹿剛大打出手,瞬間被拍出一身兩頭的合體,變「雙頭」長頸鹿。

據攝影師介紹:在一群長頸鹿群中,兩頭長頸鹿不知為何內鬥,但長頸鹿的內鬥並沒有太兇猛,它們不會用長頸鹿長腿猛踢對方,這樣很容易兩敗俱傷,長頸鹿的相鬥一般都是長脖子、長腿架在一起,長時間的對峙。

在長頸鹿群體中,雄性長頸鹿更為「好戰好鬥」,雄長頸鹿交起手來時間相當長,長脖子長腿互相圍繞著,卻不會用盡力量去踢打對方,所以雄長頸鹿打鬥時間比較長,像兩個人打架相持不下一樣,誰也不肯首先離去。

兩頭長頸鹿剛才還在內鬥,這次很快就停手,卻被攝影師錯位拍攝,由於這兩頭長頸鹿是貼在脖子站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一頭長頸鹿有兩個頭部一樣,被攝影師錯位拍攝成「雙頭」長頸鹿

這是一種視錯覺,意為視覺上的錯覺,視錯覺在圖片視頻上應用得比較多,就是當人觀察物體時,基於經驗主義或不當的參照形成的錯誤的判斷和感知,屬於生理上的錯覺。這兩頭長頸鹿貼身站立,秒變一個身體兩個頭部,像一個身子兩個頭的「連體長頸鹿,遠看像一頭變異長頸鹿,實際上是兩頭長頸鹿,這一幕非常有趣。

長頸鹿是一種大型食草動物,但由於長頸鹿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身高腿長是它們的優勢,長頸鹿的四肢可前後左右全方位地踢打,擊打範圍廣,即使是成年獅子不幸被踢中,都可立馬腿斷腰折,可見長頸鹿踢打的力量有多大,所以這一招在長頸鹿內鬥並不會使用。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南非兩頭長頸鹿貼身站立,被攝影師拍出視錯覺,變「雙頭」長頸鹿
    在攝影中,由於攝影師拍攝角度不同,有時刁鑽角度的抓拍,往往容易製造出「視錯覺」,讓人們產生錯覺。近日在南非一野生動物保護區,攝影師就抓拍到兩頭長頸鹿奇特一幕:由於兩頭長頸鹿貼身站立,被攝影師瞬間抓拍,兩頭長頸鹿變成一頭「雙頭」長頸鹿。
  • 兩頭長頸鹿被閃電擊中殞命,長頸鹿真是行走的避雷針嗎?
    一場超強雷雨襲擊了南非洛克伍德(Rockwood)自然保護區,雷雨之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悲傷地發現,有兩頭雌性長頸鹿遭遇雷劈身亡。這麼一看,長頸鹿簡直就是行走的避雷針啊!它們個子夠高,也一直都接地(畢竟長頸鹿不會飛的嘛),至於導電性,它們和非洲草原上的其他動物一樣,都是肉長的,導電性也就差不多了。
  • 沙特男子神角度拍到「連體雙頭」長頸鹿
    但令人驚奇的是,由於拍攝角度不同,他竟拍出了一張連體雙頭長頸鹿的照片。他說很難拍攝到長頸鹿比較有趣的照片,因為它們沒有太多的動作,要麼安靜地覓食,要麼緩慢地行走。因此當他看到這2隻長頸鹿時,便立即拿起相機將它們相互「糾纏」的一幕拍了下來。
  • 被咬4小時僵持不下 長頸鹿一腳把獅子跺跑
    六頭飢餓的獅子圍攻一頭剛準備吃樹葉的長頸鹿,其中兩頭獅子還跳上了長頸鹿的背,另外兩頭咬住了它的後腿,剩下兩頭則緊緊跟在它身後。 一頭獅子咬住長頸鹿的後背不放,這樣的場景看著都疼,然而長頸鹿卻「臨危不懼」,非常淡定地站在原地不動。雙方就這樣僵持了足足4個小時,長頸鹿的腿部流了很多血,但它堅持到了獅子自行放棄。
  • 長頸鹿給出了答案
    此前就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如動物學家德恩·奈許通過調查取證,發現1996至1999年期間,在南非的克魯格思多普犀牛與獅子保護區就有兩頭長頸鹿死亡,動物學家從現場情況分析來看,這兩頭長頸鹿是被雷電擊中導致死亡,而它們剛出生後不久的小長頸鹿得以倖免。
  • 溫馴長頸鹿打架濺血 敗者滿頭鮮血遭狠踩
    長頸鹿因是草食動物,平時又常以悠閒行走的模樣展現在眾人眼前,因此向來給人溫馴的印象但國外一名男子埃德裡希5日意外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拍到兩頭雄性長頸鹿打架的畫面。其中一隻落敗後滿頭鮮血的倒地,而贏得勝利的長頸鹿則踩在對方身上,頗有示威意味。 根據外媒報導,透過視頻可以看到,有2隻雄性長頸鹿在樹叢間,先是用長長的脖子互相猛烈撞擊對方,其中一隻因不堪重擊倒地,贏的一方隨即上前用前腳踩在對方身上,似乎是在宣告自己的勝利。
  • 倒黴:長頸鹿因個子太高受到「天打雷劈」,萌萌的小動物悲劇了
    這兩頭長頸鹿生活在南非洛克伍德自然保護區,這裡一共有8隻,管理人員眼睜睜看著兩隻死去,自己也有被雷倒的感覺。這些萌萌的小動物,是怎麼悲劇的呢?其實就是因為倒黴的它們長得太高了。她的這一說法也再一次被剛被雷劈的兩頭長頸鹿證實,在一次大雷暴後
  • 非洲發現「侏儒」長頸鹿 體長不足3米小短腿
    一頭普通成年長頸鹿的身高在18英尺左右,但動物保護學家卻在烏幹達和納米比亞發現兩頭身高不到3米的「侏儒」長頸鹿。科學家隨後開始定期拍照監測兩頭長頸鹿的身高變化。經對比研究發現,這兩隻長頸鹿之所以異常矮小是因為骨骼發育不良而導致的身材矮小。
  • 長頸鹿給出了答案
    此前就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如動物學家德恩·奈許通過調查取證,發現1996至1999年期間,在南非的克魯格思多普犀牛與獅子保護區就有兩頭長頸鹿死亡,動物學家從現場情況分析來看,這兩頭長頸鹿是被雷電擊中導致死亡,而它們剛出生後不久的小長頸鹿得以倖免。
  • 長頸鹿給出了答案
    想像一下非洲大草原上一馬平川沒有什麼特別的高點建築,每當雷雨季到來,非洲大草原上電閃雷鳴,在所有動物中最高的就是長頸鹿,那麼可想而知最先受到波及的也會是長頸鹿。此前就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如動物學家德恩·奈許通過調查取證,發現1996至1999年期間,在南非的克魯格思多普犀牛與獅子保護區就有兩頭長頸鹿死亡,動物學家從現場情況分析來看,這兩頭長頸鹿是被雷電擊中導致死亡,而它們剛出生後不久的小長頸鹿得以倖免。
  • 肯亞白色長頸鹿母子被獵殺 全球僅剩最後一頭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日報導,肯亞唯一的雌性白色長頸鹿和其幼崽在北部城市加裡薩被偷獵者殺死。至此,世界上僅剩下唯一一頭白色長頸鹿了。
  • 男子收養兩頭蛇 揭秘雙頭動物資料及照片(組圖)
    資料圖:雙頭蛇  【男子收養兩頭蛇】據外媒報導,日前,美國堪薩斯州現兩頭蛇。42歲的蛇迷塔爾博特在野外發現這條怪蛇,並收養了它。  這條蛇最特別的地方,是想移動時,必須兩個頭合作,否則不能好好咬東西。而兩頭蛇出現的機率估計是萬分之一,但存活率不高。
  • 地球最後一隻白色長頸鹿,雪白似靈寵,象徵吉祥的它是如何消失的
    這些長頸鹿就是生活在肯亞東北部的樹林裡的白色長頸鹿。2016年,攝影師傑米·曼紐爾(Jamie Manuel)利用相機拍下了美麗的瞬間,捕捉到了罕見的白色長頸鹿。這種高大的長頸鹿,長得竟像是一隻大白馬,是動物界的「白雪公主」美麗動人!白色長頸鹿的外貌跟尋常的長頸鹿有很大的不同,可以看到背部、頸部與腿上都無斑紋而是純白色的。
  • 非洲發現「侏儒」長頸鹿 體長不足3米短腿萌萌噠!
    本文轉自【IC photo】;2021年1月11日報導(具體拍攝時間不詳),一頭普通成年長頸鹿的身高在18英尺左右,但動物保護學家卻在烏幹達和納米比亞發現兩頭身高不到3米的「侏儒」長頸鹿。其中一頭長頸鹿名叫Gimil,科學家首次發現吉米爾是在2015年的烏幹達,當時它就出現身材比例不協調的問題。另外一頭長頸鹿名為Nigel,在納米比亞的一個私人農場裡,也出現了這種情況。科學家隨後開始定期拍照監測兩頭長頸鹿的身高變化。經對比研究發現,這兩隻長頸鹿之所以異常矮小是因為它們患有「侏儒症」,也就是因骨骼發育不良而導致身材矮小。
  • 犀牛挑釁長頸鹿,不料被長頸鹿一腳踢中腦袋,鏡頭拍下全過程
    犀牛挑釁長頸鹿,不料被長頸鹿一腳踢中腦袋,鏡頭拍下全過程 像犀牛河馬這種大型的動物。成年以後就會變得特別的穩重,只會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從來不會輕易的去招惹其他的動物,但是它們的幼崽可就不同了。幼年時的犀牛非常活潑,經常會東跑西跑的。
  • 長頸鹿獨特的打鬥方式,看起來滑稽可笑,實則威力巨大
    長頸鹿是陸地上最高以及脖子最長的動物,脖子長度可達2-2.4米,心臟與頭顱的距離超過了2米,強壯的心臟重達12公斤,血壓和收縮壓是人類的2.5-3倍。關於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這麼長,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使用「選擇性遺傳」加以解釋,實質就是「用進廢退」,認為長頸鹿的祖先為了食用金合歡樹的葉片和豆莢,頸椎逐漸拉長,腿也跟著變長,就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 【rlyl物種說】今日--​羅德西亞長頸鹿(Rhodesian giraffe)
    屬:長頸鹿屬 Giraffa種:長頸鹿 G. camelopardalis亞種:羅德西亞長頸鹿 G.c. thornicrofti羅德西亞長頸鹿,別稱讚比亞長頸鹿和索氏長頸鹿(英語:Thornicroft’s giraffe),是長頸鹿的一個亞種,生活在尚比亞南端的盧安瓜河谷地區。截至2012年,羅德西亞長頸鹿共550頭,均為野生個體,無人工繁育。雄性羅德西亞長頸鹿能存活22年,雌性能存活28年。該物種名自哈利·斯科特·索恩克勞馥,他曾任西北羅德西亞(如今的北羅德西亞)行政長官。
  • 研究揭示長頸鹿體型及生理基因變化特徵
    一項研究近日對長頸鹿和霍加狓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是首次對長頸鹿科動物進行的測序。
  • 站的越高越容易遭雷劈,那麼長頸鹿是否更容易遭雷劈呢?
    雷擊就這樣產生了,一道閃電短的幾百米,長的甚至能夠達到數千米,因為閃電瞬間的電流非常的大,所以雷擊產生溫度非常的高,往往能夠達到1萬到2萬攝氏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要高3到5倍,所以被雷劈的人通常會全身燒傷,烏漆嘛黑。
  • 長頸鹿和麒麟有什麼關係
    「阿丹國進麒麟」,其所說「麒麟」是索馬利亞語「giri」,即英文giraffe(長頸鹿)。《天妃靈應之記碑》中也說它「番名祖剌法」,因此可以說,進貢的麒麟就是長頸鹿。 以通事(翻譯)身份三次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所撰《瀛涯勝覽》一書中有如下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餘,後兩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麵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