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美紀錄片,除了壁紙級畫面,更有地球不為人知的秘密

2020-12-04 1905電影網

  一提到自然紀錄片,觀眾最為熟悉的就是英國BBC製作的一系列「壁紙範」作品。比如耗時五年拍攝的《地球脈動》。其實除了BBC之外,美國的探索頻道也是此類電視節目中的翹楚。

  相比於BBC,探索頻道製作的自然紀錄片,除了唯美之外,更常在噱頭和劇情上花費功夫。曾經讓無數國內吃貨嘆為觀止的戶外真人秀欄目《荒野求生》,便是探索頻道讓「地球第一狠人」貝爺,上演的一出野外美食節目。

  這次為大家推薦的絕美紀錄片,是由探索頻道聯合紐西蘭紀實類電視製作公司NHNZ,以及國內的優酷共同製作的, 五集紀錄片《秘境星球》。

  本文有劇透。

  1

  和我們之前看過的很多自然紀錄片不同,《秘境星球》並非用五集的長度介紹地球上五個不同地貌的動植物,或者以動植物為單位,細緻入微地觀察每種植動物的生存法則。

  它在每一集的開頭,都會用某種動物的出現或者奇怪的行為來引起觀眾的興趣。

  第一集的開頭聚焦於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巨蜥。這是一種體長超過3米,嘴邊掛著毒液的巨獸,可以輕鬆撂倒一頭體型是它三倍的水牛,並將其生吞活剝。

  然而這種巨蜥究竟為什麼只生存在印尼的一個小島上,甚至人們都以這種巨蜥的名字命名該島——科莫多島?這個問題成為貫穿全集的懸念。

  但影片並沒有急於擺事實、講道理,直訴原因,而是從科莫多巨蜥延展開,介紹其周圍的動植物。

  溫和的黑冠猴。

  世界上完全以肉類為食的靈長類動物——幽靈眼鏡猴。

  亦或者是幡羽天堂鳥。

  這種「由一點延展為一面」的敘事方式,讓整個紀錄片在進行科普的同時,一直懸念叢生,不斷向觀眾提出妙趣橫生的生物學問題。

  後面四集中,也同樣如此。

  第二集一開始,同樣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為什麼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會同時出現在墨西哥灣附近的海域?

  第三集伊始,用一條山脈和兩個物種大氣磅礴地為我們講述了一段「冰與火之歌」的故事。

  在安第斯山脈的心臟地區,極度乾旱,有毒的湖泊仿佛將一片高原染成紅色。但即使生存環境如此惡劣,卻有一種叫做秘魯火烈鳥的鳥類常年生活於此。

  同樣,在安第斯山脈的極南地區,為一望無際,極陡峭的的山脊雪崖,狩獵能手美洲獅活躍於此,這究竟為何呢?

  第四集對於獅尾狒在衣索比亞高原經年累月的居住,以及第五集對金獅面狨在物種繁多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存活,都用極具吸引力的話語和畫面,讓我們滿懷好奇心,想對自然的秘密探索詢問下去。

  一部自然紀錄片光靠絕美畫面,也許會獲得片湯話似的讚嘆。但能否讓觀眾真正懷揣求知慾,在片中找尋答案,才是優質紀錄片所掌握的話術分寸。

  《秘境星球》中的「秘境」,便是懸疑打頭,探索開花,讓觀眾宛若在偌大的自然界當上一回福爾摩斯。

  2

  因此,如何從容不迫且洞察入微地向觀眾科普自然地理知識,這是《秘境星球》最為吸引人的部分。

  第一集中,並非只解釋了科莫多巨蜥獨見於科莫多島上,而是由此生發開來,將黑冠猴、幽靈眼鏡猴、天堂鳥等等物種聯繫在一起,共同解釋這些生物的繁衍遷徙的歷程。

  距今一億多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造成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擠壓、分離,也使原來島嶼中的動植物,會在陸地板塊分合時,到各自新家園繁衍生息。

  第二集中,四百多頭鯨鯊之所以不遠萬裡,聚集於墨西哥灣附近,秘密原來是這些尚未成年的鯨鯊,需要到此處進食狐鰹魚的魚子,保證成長期的營養。

  至於此處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多的狐鰹魚匯集,源自其獨特的洋流變化以及地理構造。而這種洋流和地形,又「得益於」六千六百萬年前,一顆曼哈頓大小的隕石撞擊此處,形成的巨大的隕坑。

  這次隕石撞擊地球最為人知曉的後果,其實是恐龍的集體滅絕。

  但曾經的地球生物大災難,如今卻讓另一海洋霸主每年都能赴一次饕餮盛宴。這一跨越六千六百萬年的唏噓,是《秘境星球》讓滄海桑田在顯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殘酷同時,又不乏一絲福禍相依的玄妙思辨。

  ‍3‍‍

  所以,《秘境星球》中的五集內容,不是選自於板塊交界處,就是選自於遠古天災處。

  第一集的印度尼西亞群島,處於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

  第二集的墨西哥灣附近,是六千六百萬年前隕石墜落的地點。

  第三集的安第斯山脈,是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

  第四集的衣索比亞高原,是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

  第五集的大西洋沿岸森林,則是非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

  從生物的奇怪現象著手,分析其地理分布,進而找尋地質年代變化和遷移背景。這種層層深入的揭秘過程,也是《秘境星球》讓我們獲益良多的原因。

  這些生物的演化進程只是自然地質變化造成的,但與我們人類無關嗎?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隱藏在每一集的最後。如何看待這些珍稀的動物只能生存於逼仄的角落,這是本片留給我們最大的問題。

  科莫多巨蜥之所以不見於其他島嶼,唯獨在科莫多島上覓食存活,不只是由於板塊運動。畢竟,科莫多巨蜥還有善於遊泳這一技能,它完全可以前往其他島嶼。

  然而,歷史的教訓告訴這些龐大的巨獸,它們一旦踏上這些島嶼,只有滅絕這一條路,因為人類已經在此聚居。

  同樣的情況在第四集中也出現了,獅尾狒被迫在高原的懸崖邊討生活,一方面是因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對它們趕盡殺絕、食肉剝皮,另一方面在於,如今高原的其它地區,由於現代化開發,已經難以容納它們往外遷徙。

  而在本片的最後第五集的《被遺忘的森林》中,金獅面狨這種珍稀靈長類動物,已經很難在周圍找到生存土壤。更為殘酷的是,如今大西洋沿岸森林的面積銳減到原面積的百分之十。

  在我們感慨動物的境遇時,節制現代消費主義,讓更多的森林和自然保護區歸還於野生動物,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這大概也是《秘境星球》這部紀錄片想要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Moviebase

  推 薦 閱 讀

相關焦點

  • 36部絕美紀錄片 | 關於人類、世界、地球(建議收藏)
    人類、社會、地球,是我們體驗這個時空的三種尺度,引發了古往今來無數人的思考和探尋。有趣的是,三者在感官尺度上差異極大,卻也在諸多方面有著類似的共性。放眼於三者相融互通的整體,或許更勝於拘泥於一處。現在,人們通過攝影鏡頭繼續探討這些主題,創作出許多畫面震撼、寓意深邃的優秀紀錄片——不局限於呈現事實和信息,而是深入問題,剖析和揭示問題背後的系統性根源。花一些時間,這些紀錄片能幫助你更加了解真實的世界。
  • 零差評神級紀錄片《地球脈動》一起感受地球大自然之美
    我們所在的地球,存在著許多波瀾壯闊卻不為人知的美。你知道9.9分零差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嗎?這部紀錄片可以治癒,因為所有的煩惱這些面前不值一提。《地球脈動》第二季在2006年播出時,首次全程採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地球脈動》是當時BBC攝製成本最高的一部紀錄片。《地球脈動2》將運用同樣的前瞻性思維,在三年中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拍攝,同時使用了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技術。
  • 史詩級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10月24日震撼登場!
    它是國家地理130年來最大規模、最具雄心的紀錄片;它有著長達3年的製作周期,是史上最貴的紀錄片之一。這段經歷讓他們對地球上的一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One Strange Rock》透過太空人們的雙眼,用上帝視角解讀地球:從最冷的冰川,到最熱的低地,我們深入地球各地去尋找最頑強的生命體,探尋這個獨一無二的偉大星球。每一個鏡頭都有好萊塢大片的質感,每一幀畫面都是「壁紙級」!一起來看看這部片子都有哪些「創舉」?
  • 英國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二季》
    在2006年播出時,首次全程採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地球脈動》是當時BBC攝製成本最高的一部紀錄片。《地球脈動2》將運用同樣的前瞻性思維,在三年中採用超高清4K攝影機拍攝,同時使用了無人機和遠程控制拍攝技術。
  • 紀錄片開年大作!絕美震撼新作:《完美星球》再現奇景!
    紀錄片愛好者有福啦!歷時4年製作,拍攝地遍布六大洲31個國家,BBC《完美星球》圍繞地球上強大的自然力講述它們如何為生命提供支持動力和能量紀錄片分五集,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題,描繪不一樣的風採。前四集分別探索了火山、 陽光、天氣和海洋的力量。
  • 美人魚曝紀錄片全曝光 幕前幕後畫面讓觀眾戲裡戲外樂不停
    美人魚曝紀錄片全曝光 幕前幕後畫面讓觀眾戲裡戲外樂不停時間:2016-02-22 10:3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人魚曝紀錄片 周星馳徐克鄧超化身主持人海陸空幕後全曝光來源:中國網 [導讀]美人魚曝紀錄片 周星馳徐克鄧超化身主持人海陸空幕後全曝光,看過《美人魚》的觀眾對影片中人魚藏身的巨型輪船場景都印象深刻
  • 電影推薦 | Netflix2020巨獻9.4分年度紀錄片《地球的夜晚》
    還記得BBC記錄片《地球脈動》嗎?《地球脈動》是BBC打造的爆款紀錄片之一。
  • 地球上3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關乎人類生存,科學家也無解!
    地球上3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關乎人類生存,科學家也無解!人類誕生至今已有了200萬年的歷史,逐漸成為地球上的主人,人類自認為對地球了解甚多,自真正走出地球之後,才深知自己了解的只是皮毛地球。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如同滄海一粟,人類更不值得一提。
  • 《地球:神奇的一天》紀錄片導演範立欣 鑄就經典
    《地球:神奇的一天》自上映之後,收穫鐵粉無數。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地球中的一天各種生靈的成長交替,別開生面的拍攝方式令人大呼過癮。一天裡將地球的生物成長史濃縮成簡短片段,讓觀眾認識各種生物知識。這部風靡全球的紀錄片,就是由理察·戴爾、範立欣、彼得·韋柏聯合執導。
  • 地球最美的藍色,都在這部豆瓣9.8分的紀錄片裡
    是《藍色星球2》關於地球的第一印象你想到了什麼?小葉子毫不猶豫地想到了藍色藍色,是高貴的顏色藍色,是純淨的顏色藍色,是帶有生命力的顏色地球上三分之二,是藍色但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還不到2%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紀錄片就是《藍色星球2》《藍色星球1》拍攝於2001年在豆瓣的評分是9.6在紀錄片領域可謂是非常高了
  • 酷我音樂上線BBC《地球脈動 生命禮讚》雲音樂交響會 呈現絕美視聽...
    本次整部雲交響音樂會,由BBC經典巨製《地球脈動II》(Planet Earth II) 和《藍色星球II》 (Blue Planet II) 中,八個精彩片段重新製作而成,並由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爵士 (Sir David Attenborough)與知名作曲家、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漢斯·季默 (Hans Zimmer)聯袂打造,旨在非常時期用優質內容來振奮人心,通過音樂與紀錄片結合方式,傳達對生命的禮讚與致敬
  • 車友問,摩託車活塞環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活塞環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活塞環其實已經沒有多少秘密了,因為這個零件對於愛車一族來說並不陌生,它主要起密封的作用,有了這個零件的襯託,發動機的活塞運動才會有實際的意義,而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大多數車友都有所了解。
  • 歐文說地球是平的 庫裡說登月是假的!總決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無獨有偶,這讓人聯想到了凱裡-歐文曾表示他不相信地球是平的。難道說這些年的總決賽應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嗎?今天,庫裡參加了一檔由老鷹隊球員文斯卡特和巴澤莫爾主持的博客。結果庫裡在採訪中突然拋出了一個奇怪的結論。「我們人類真的登上過月球嗎?」在場的一些人居然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 看紀錄片學英語,這6部你不能錯過——自然科學篇
    推薦No.2《地球脈動》系列 Planet Earth《地球脈動》是由BBC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地球脈動》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把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從這個記錄片裡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和自然地理相關的詞彙,也是各類考試閱讀理解中的常見詞彙。艾登堡爵士的旁白大氣好聽,作為模仿跟讀也是非常不錯的。
  • BBC紀錄片《地球脈動》(1—3)
    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我們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漲落及其周邊賴以生存的動物們的生存狀態,看到了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也見識了生活在大洋深處火山口高溫環境下的驚奇生物。當然還有地球各地的壯觀美景與奇特地貌。
  • ...紀錄片|bbc|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我們誕生在中國|地球脈動|遷徙...
    可以說,《遷徙的鳥》直接界定了世界頂級紀錄片「獲取真實」的標準——前後共600多人參與拍攝,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取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膠片長達460多公裡。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紀錄片,倒不如說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帶來的是詩一般的畫面,是純粹大自然的聲音。
  • BBC紀錄片獨門大招:34位「臥底間諜」的秘密
    ▲ 人類始料未及的一場自發追悼:當攝影機猴意外從枝頭掉到地上「死掉」時,整個猴群陷入悲傷雖然沒有查到《荒野間諜》的確切成本,但望一眼2006年時的《地球脈動》第一部幕後資料,十幾年前的單集拍攝成本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00萬美元。現在融合了更尖端的技術(比如,UHD超高清技術和SpyCams設備),資金投入可想而知。
  • 豆瓣9.9《地球脈動》|在紀錄片中看「生態」
    我們將持續盤點那些另人震撼的環保類紀錄片,讓我們在大自然面前重拾敬畏之心。《地球脈動》很想引用一段影評開頭:「大部分劇,如果你覺得好看,心裡會感到開心。而有這樣一種劇,看完後你心裡反而會感到後怕:因為它太震撼了。震撼到讓你突然意識到,如果你當初沒有鼓起勇氣打開第一集,耐心看完前5分鐘,你就會和這樣一部絕世好劇失之交臂。《地球脈動》就屬於後者。」
  • 不如用這十部高分紀錄片給孩子補補知識
    孩子如果一定要看電視,除了看優質動畫明事理、培養情商,還能看什麼?答案是高分紀錄片。既能滿足孩子看電視的需求,也能增長見聞,學習更多知識,讓孩子足不出戶了解世界。不用擔心孩子難以看懂沒有卡通畫面、炫彩配色、誇張配音的紀錄片,當美妙絕倫的世界一幕幕呈現,好奇心會驅使孩子沉浸其中,並將影響孩子一生的審美。
  • 紀錄片不止BBC,Love Nature大作《風暴之子》即將登陸優酷
    地球在它漫長的46億年歲月裡,孕育了無數個生命種族。在他們當中,優秀的種族適應了大自然,通過演化存活了下來。對他們而言,繁衍是最高命題,如何讓自己的種族存續下去,是每一個個體都要肩負的責任。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將動物的存續繁衍搬上了熒幕,Love Nature頻道出品的《風暴之子》即將獨家登陸優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