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器的結構
蒸發器也是一種熱交換器,是製冷循環中獲得冷氣的直接器件,其外形近似冷凝器,但比冷凝器窄,小,厚。蒸發器安裝在駕駛室儀表臺的後面,其結構和在製冷系統中的安裝主要有管子和散熱片組成,在蒸發器的下方還有接水盤和排水管。
1蒸發器的作用。蒸發器的作用與冷凝器的作用相反,製冷劑起吸熱作用,流經蒸發器的空氣受到冷卻,製冷系統工作時,高壓液態製冷劑通過膨脹閥膨脹而壓力降低,變成溼蒸氣進入蒸發器芯管,吸收散熱片及周圍空氣的熱量。在蒸發器的工作時,由於空氣的相對溼度降低,空氣中多餘的水分會逐漸凝結成水珠,匯集在一起,通過出水管道排向車外。另外為了節能使鼓風機的空氣來源於車廂內,已經通過蒸發器冷卻過低的低溫空氣,冷卻後再次送入車廂內(空調工作時,採用內循環模式),反覆進行循環汽車空調,不僅對車廂起降溫作用,同時還能起除溼作用。
2 蒸發器的要求。由於車內安放蒸發器(直接產生冷風或暖風的組件)的空間位置有限,要求蒸發器具有製冷效率高,尺寸小,質量輕等特點。對於採用膨脹閥的系統蒸發器出口過熱度是由膨脹閥控制的,對於採用固定節流管的系統,靠蒸發器後面的氣液分離器來保證壓縮機吸入的一定是氣體。
3 蒸發器的類型。蒸發器有管片式管帶式和疊層式的。
1 管片是蒸發器。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但其散熱效率較差。
2 管帶式蒸發器。這種蒸發器傳熱效率高,可比管片是提高10%左右。
3 層疊式蒸發器。層疊式蒸發器有兩片衝程複雜形狀的鋁板疊在一起組成製冷劑管道,每兩片通道之間加有蛇形散熱鋁帶。
4 蒸發器內製冷劑的工作過程
在採用膨脹閥的系統中,製冷劑在蒸發器中的工作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液態製冷劑吸熱後沸騰汽化,成為飽和氣體,這一階段是潛熱變化,壓力,溫度基本不變。第2階段是製冷劑繼續吸熱,溫度升高成為過熱氣體,是顯熱變化,製冷劑溫度升高的程度,就是過熱度。蒸發器出口要有一定過熱度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壓縮機吸入的一定是氣態製冷劑,使壓縮機內不會發生液擊現象。
對於採用膨脹閥的系統,蒸發箱的過熱度是由膨脹閥控制的,對於採用節流管的系統是靠蒸發箱後面的收集乾燥器來保證壓縮機吸入的一定是氣態製冷劑。
5 RS蒸發器
RS蒸發器是新一代超薄型蒸發器,它由一個箱體,管道和冷卻片組成。由於管道為擠壓模塑行程的微孔管道,因此不但獲得了很好的熱量傳遞性能,也實現了蒸發器的薄壁化構造(38mm)。同時,RS蒸發器通過縮小冷卻葉片高度,管道厚度和散熱片間距,促進了熱能量傳遞,芯部採用薄型材料,因此大大實現了小型化和輕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