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跑步登陸澳大利亞,都是因為這個叫呆逼的旋風

2020-12-03 中國氣象愛好者

在中國還是冬春交錯春雨綿綿之際,赤道另一邊的南半球,其實還在夏日的熱烈之中,最近,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就遭遇一個強烈的熱帶氣旋「黛比」吹襲,造成廣泛破壞,部分城鎮被洪水淹浸,而在洪水之中,發現了一條長約1米的公牛鯊屍體

目擊者認為,大概是因為鯊魚在洪水泛濫中追逐獵物,水退時來不及遊回深水區致死。

作為熱帶氣旋,「黛比」給澳洲東部的許多地方帶來恐怖的降雨,黃金海岸部分地區的房屋幾乎浸至沒頂,有汽車被洪水衝走,不少人爬上屋頂或坐於小艇中等待救援,有居民說,這是近50年來最嚴重的水災。

今天,騰訊新聞也報導了此事,畢竟鯊魚都跑上了澳大利亞的公路,這可是大新聞,而黛比作為始作俑者,也為遠在北半球的各位所熟知。

不過,這篇報導內對於黛比是「颶風」的描述卻不甚準確,或者說——在澳大利亞,它壓根不叫颶風,而是叫旋風。

類似黛比的風暴在東亞很多見,每年中國東部沿海也會遇到幾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颱風」,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熱帶氣旋,只不過,因為地域的不同,大家的叫法也有所差異。

對於西北太平洋地區,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颱風」,被大西洋和東太平洋一般稱「颶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一般稱為「旋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一般稱「氣旋性風暴」,黛比發生於澳大利亞東部的南太平洋,稱它為颶風顯然不妥,新聞報導應以準確為先,應該叫它「旋風黛比」

當然,無論叫什麼,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已,本質上,都是熱帶氣旋,會帶來狂風暴雨,對影響到的地方帶來破壞。

相關焦點

  • 你想撫摸鯊魚並給鯊魚餵食嗎?澳大利亞這個地方,滿足你這個願望
    你想撫摸鯊魚並給鯊魚餵食嗎?澳大利亞這個地方,滿足你這個願望摩威小鎮( Morel)是拉特羅布穀( Latrobe valle)中平靜美麗的地方,來到這裡一定要停下車,到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摩威百年玫瑰花園( Morwell CentenaryRose Garden)嗅一下玫瑰的芬芳。一系列經過修飾的玫瑰拱廊、玫瑰花牆和自然綻放的花朵讓人目不暇接,有很多人將這個美麗浪漫的地方作為婚禮的舉行地。
  • 卡普空:《快打旋風》/《洛克人X3》移植版登陸新3DS
    導 讀 近日,卡普空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旗下遊戲《快打旋風tough》《快打旋風2》《洛克人X3
  • 旅遊:你還在考慮什麼時候去澳大利亞嗎?全年都適合
    【旅遊:你還在考慮什麼時候去澳大利亞嗎?全年都適合】導語:澳大利亞最好的旅行時間不存在,因為如果考慮到氣候帶,全年是最佳旅行時間。在這裡閱讀有關您的澳大利亞之旅的氣候和提示。大多數旅行者不會感冒,但他們可能會被淋溼:從11月到4月,雨季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在這個時候,它可以來到熱帶部落,如旋風。氣候數據表南,雪梨和墨爾本與澳大利亞溫暖的北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5月到11月,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的氣候涼爽。前往雪梨的最佳時間是3月和4月以及9月至11月。 墨爾本 是11月至3月期間的最佳旅遊。
  • 澳大利亞這個海洋世界,可以與鯊魚親密接觸,還可和鯨魚暢遊?
    澳大利亞這個海洋世界,可以與鯊魚親密接觸,還可和鯨魚暢遊?衝浪者天堂( Surfers Paradise)位於黃金海岸的核心地區,擁有長75公裡的海灘,是全世界最長的沙灘海岸,其中連續海灘長達42公裡。
  • 調查顯示:澳大利亞民眾並不恐懼鯊魚 反對捕殺
    中國網4月11日訊 據英國《衛報》網站4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是大規模捕殺鯊魚活動的密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動物屠宰場。然而,一項新的調查發現,這個國家的許多人其實並不害怕鯊魚的存在。今年已有45條鯊魚在澳大利亞海岸被捕殺。該國政府計劃利用三年時間繼續獵捕鯊魚。然而調查顯示,參觀海洋生物雪梨水族館的583人中,77%的受訪者「不害怕」或只「適度恐懼」鯊魚。87%的人認為儘管他們具有威脅性,這些動物仍不應該被殺害。
  • 澳大利亞11歲女孩救助鯊魚,畫面溫馨
    最近澳大利亞一則新聞溫暖了大家。據報導,澳大利亞一名叫比莉·雷的11歲女孩最近救了一條鯊魚,成為當地的轟動新聞。事情發生在塔斯馬尼亞島一處海灘,她發現鯊魚在退潮後被困淺水:「我發現了一條鯊魚。」然後女孩抱起鯊魚,把它重新投入大海,母親把比莉救鯊的有愛一幕錄製下來,把視頻分享到網際網路上。
  • 見過在沙灘上釣鯊魚嗎?海釣人前往澳大利亞神秘小鎮沙灘釣犁頭鰩
    海釣人前往澳大利亞沙灘釣場釣犁頭鰩有這麼一群海釣人,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到安達曼海域再到巴布亞一路走來,所釣獲的大體型魚數不勝數,這些海釣人不斷的刷新著自己的紀錄,從十幾斤的小金槍,到幾十斤的GT,再到上百斤的石斑,以至於後來幾百斤的馬林,挑戰上千斤的鯊魚等等,等等……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去沙灘上玩耍過吧,在沙灘上有一個非常好玩的項目就是沙灘釣魚
  • 澳大利亞發現史:一塊「誰見誰嫌棄」的神奇大陸
    澳大利亞是一塊神奇的大陸,在17世紀之前,不管東西方,都把它當成傳說中的「未知南方大陸」——沒人確定它存不存在,當然也沒多少人關心這個事兒。我們這篇文章要講的,就是澳大利亞被歐洲人發現的歷史,一段神奇的歷史。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水域發現會行走的鯊魚物種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水域發現會行走的鯊魚物種2020-07-10 14:11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雖然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鯊魚有能力在陸地上用鰭「行走」一段時間,但在研究已知物種時,他們發現有四種鯊魚顯然是最近才發展出這種能力的。這項研究發表在《Marine & Freshwater Research》上的相關文章表明,鯊魚可以通過在海底潛行而不是遊泳來獲得一些巨大的優勢。
  • 鯊魚腹中驚現骷髏 澳大利亞漁民驚魂
    鯊魚腹中驚現骷髏澳大利亞漁民驚魂 2002年4月25日01:25  東方網-新聞晨報   晨報訊4月21日,澳大利亞漁民奮力捕捉到一隻虎鯊,開膛破肚後卻大驚失色,魚腹中居然有一副人頭骨、盆骨和胳膊!
  • 組圖:澳大利亞漁民與鱷魚上演鯊魚爭奪戰
    螳螂捕蟬:漁民克裡斯汀·巴爾將鯊魚拖回海灘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5名澳大利亞漁民日前與一頭飢餓的鱷魚上演了一場激烈的鯊魚爭奪戰。這些漁民在澳大利亞北部科堡半島的唐角捕到了一隻鯊魚,興高採烈地將勞動成果從海中拖回沙灘時,一隻3米長的鱷魚出現了,對他們的勞動成果虎視眈眈。
  • 因為人類,鯊魚開始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在4.1億年前,鯊魚就已經出現在海洋,而鯊魚中最年輕的家族成員它就是雙髻鯊,在2000萬年前出現,雙髻鯊以其頭部的形狀而得名。雙髻鯊的頭部有左右兩個突起。每個突起上各有一隻眼睛和一個鼻孔。兩隻眼睛相距1米,因為類似古代的髮髻,所以也被稱為「丫鬟魚」。
  • 因為人類,一些鯊魚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雙髻鯊與其他鯊魚不同的外觀,為它們吸引了人類好奇的目光,但也帶來了災禍,雙髻鯊成為了許多海洋公園的主打招牌。因為有著形體巨大的魚翅,捕獵價值高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鯊魚,在許多地區都遭到大量捕殺。在香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魚翅交易中心,路氏雙髻鯊的魚翅佔據了4~5%的市場份額。
  • 火焰龍捲風襲擊美國,這個場面是真的很像末日了
    雖然這個視頻來源還沒有得到證實,但火龍捲也確實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火災區附近出現過,並被新聞進行了報導。據介紹,攝影師Chris Tangey曾在2012年記錄了一組極為清晰的火旋風畫面,地點正是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已發生21起鯊魚襲擊人類事件致7人死亡 專家:或因氣候變化
    雪梨麥考瑞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卡魯姆·布朗說:「在澳大利亞,(今年)有點過頭了。事實上,長期的平均死亡率是每年1人。所以毫無疑問,7人要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這並不是說鯊魚襲擊事件在澳大利亞整體上急劇增加。今年有21起鯊魚襲擊事件,這是正常的,與前幾年一致,不同之處在於死亡率。
  • 會行走的鯊魚,專家讚嘆造物主的神奇:肩章鯊揭示了進化的奧秘
    鯊魚,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各大海洋恐怖片的特邀嘉賓,作為海中「兇暴」的代名詞而被人類畏懼著,沿海地區也市場流傳有鯊魚吃人的傳說,因此鯊魚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一直不太好。但是,我們這個對鯊魚的認識其實是很片面的,鯊魚,遠不是那麼簡單的物種。
  • 太平洋颱風胚胎96w正在發展;澳大利亞有旋風「海岸遊」
    歐洲數值對96w路徑的集合分析,中氣愛根據ECMWF公開數據製作1949年以來,3月從未有過颱風登陸我國陸地(南沙、西沙的離島不算),登陸我國陸地最早的颱風是2008年的浣熊,4月登陸。96w現在連加強為颱風的可能性都沒能超過50%,說登陸自然是想多了;即使它排除萬難加強為3號颱風,登陸我國陸地的可能性也接近於0。3月,北半球仍然春寒料峭,但南半球還在夏秋轉換期,是熱帶氣旋活動的近巔峰期。目前,南半球共有兩個「正規」的熱帶氣旋活動,它們分別是澳大利亞附近的馬庫斯、馬達加斯加附近的埃裡亞津。
  • 為保護主人,澳大利亞一隻小狗竟毫不猶豫跳進海裡,趕走大鯊魚
    據外國媒體於當地時間11月13日報導,當天澳大利亞的一位博主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自家小狗跳進海裡勇鬥大鯊魚的視頻。視頻一出便得到網友瘋狂點讚和轉發。網友紛紛誇讚小狗的英勇行為。
  • 澳洲女子被鯊魚咬傷,仍高呼:我愛鯊魚,鯊魚真好看!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蛇都尚且如此,更別提鯊魚了,就算不被鯊魚咬,遠遠看著也會怕。澳大利亞有位女子卻是個「狠人」,她瘋狂迷戀鯊魚,甚至一點都不怕被鯊魚咬傷。
  • 「恐龍旋風」狂刮南半球
    「恐龍旋風」狂刮南半球     本報訊(文/圖記者陳章採) 7具完整的自貢恐龍化石真品以及幾十件古生物化石展品,遠赴澳大利亞參加「中國恐龍大展」已歷時1年,引起了澳洲遊客濃厚興趣,在南半球掀起了一股「恐龍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