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電機的制動方式與原理,伺服電機的控制方法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伺服電動機又叫執行電動機,或叫控制電動機。在自動控制系統中,伺服電動機是一個執行元件,它的作用是把信號(控制電壓或相位)變換成機械位移,也就是把接收到的電信號變為電機的一定轉速或角位移。其容量一般在 0.1-100W, 常用的是 30W 以下。伺服電動機有直流和交流之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7423.htm

  

  1、電氣制動法:

  (1) 動態制動器(又稱能耗制動)由動態制動電阻組成,在故障、急停、電源斷電時通過能耗制動縮短伺服電機的機械進給距離。

  (2) 再生制動(又稱回饋制動)是指伺服電機在減速或停車時將制動產生的能量通過逆變迴路反饋到直流母線,經阻容迴路吸收。

  2、機械制動法

  電磁製動是通過機械裝置鎖住電機的軸。 用戶往往對電磁製動、再生制動、動態制動的作用混淆,選擇了錯誤的配件。

  

  動態制動器由動態制動電阻組成,在故障、急停、電源斷電時通過能耗制動縮短伺服電機的機械進給距離。

  動態制動器由動態制動電阻組成,在故障,急停,電源斷電時通過能耗制動縮短伺服電機的機械進給

  一般都是在伺服電機的U V W相上引出三根線上面分別串上一個制動電阻,這三個電阻接到一個繼電器上 ,在伺服電機正常工作時這個繼電器是吸合的三個相線不短接 當伺服電機要制動時 繼電器就斷電釋放三個相線接到一起了就開始制動了。

  

  再生制動是指伺服電機在減速或停車時將制動產生的能量通過逆變迴路反饋到直流母線。經阻容迴路吸收。

  電磁製動是通過機械裝置鎖住電機的軸。

  三者的區別:

  (1)再生制動必須在伺服器正常工作時才起作用,在故障、急停、電源斷電時等情況下無法制動電機。動態制動器和電磁製動工作時不需電源。

  (2)再生制動的工作是系統自動進行,而動態制動器和電磁製動的工作需外部繼電器控制。

  (3)電磁製動一般在SV OFF後啟動,否則可能造成放大器過載。動態制動器一般在SV OFF或主迴路斷電後啟動,否則可能造成動態制動電阻過熱。

  選擇配件的注意事項:

  (1) 有些系統如傳送裝置,升降裝置等要求伺服電機能儘快停車。而在故障、急停、電源斷電時伺服器沒有再生制動無法對電機減速。同時系統的機械慣量又較大,這時需選用動態制動器動態制動器的選擇要依據負載的輕重,電機的工作速度等。

  (2) 有些系統要維持機械裝置的靜止位置需電機提供較大的輸出轉矩且停止的時間較長,如果使用伺服的自鎖功能往往會造成電機過熱或放大器過載。這種情況就要選擇帶電磁製動的電機。

  (3) 三菱的伺服器都有內置的再生制動單元,但當再生制動較頻繁時可能引起直流母線電壓過高,這時需另配再生制動電阻。再生制動電阻是否需要另配,配多大的再生制動電阻可參照樣本的使用說明。需要注意的是樣本列表上的制動次數是電機在空載時的數據。實際選型中要先根據系統的負載慣量和樣本上的電機慣量,算出慣量比。再以樣本列表上的制動次數除以(慣量比+1)。這樣得到的數據才是允許的制動次數。

  伺服電機的控制方法

  伺服電機是一種補助馬達加速的設備,伺服機電控制速度、位置非常準確。伺服機電就是閉環控制器控制的電機,比普通電機多個編碼器反饋,能夠根據給定和反饋來計算輸出目標值,控制電機的運動速度及位移的機械。通常伺服機電的控制方法有:

  伺服電機一般為三個環控制,所謂三環就是3個閉環負反饋PID調節系統。最內的PID環就是電流環,此環完全在伺服驅動器內部進行,通過霍爾裝置檢測驅動器給電機的各相的輸出電流,負反饋給電流的設定進行PID調節,從而達到輸出電流儘量接近等於設定電流,電流環就是控制電機轉矩的,所以在轉矩模式下驅動器的運算最小,動態響應最快。

  第2環是速度環,通過檢測的電機編碼器的信號來進行負反饋PID調節,它的環內PID輸出直接就是電流環的設定,所以速度環控制時就包含了速度環和電流環,換句話說任何模式都必須使用電流環,電流環是控制的根本,在速度和位置控制的同時系統實際也在進行電流(轉矩)的控制以達到對速度和位置的相應控制。

  第3環是位置環,它是最外環,可以在驅動器和電機編碼器間構建也可以在外部控制器和電機編碼器或最終負載間構建,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由於位置控制環內部輸出就是速度環的設定,位置控制模式下系統進行了所有3個環的運算,此時的系統運算量最大,動態響應速度也最慢。

  

  1.轉矩控制:轉矩控制方式是通過外部模擬量的輸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賦值來設定電機軸對外的輸出轉矩的大小,具體表現為例如10V對應5Nm的話,當外部模擬量設定為5V時電機軸輸出為2.5Nm:如果電機軸負載低於2.5Nm時電機正轉,外部負載等於2.5Nm時電機不轉,大於2.5Nm時電機反轉(通常在有重力負載情況下產生)。可以通過即時的改變模擬量的設定來改變設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過通訊方式改變對應的地址的數值來實現。應用主要在對材質的受力有嚴格要求的纏繞和放卷的裝置中,例如饒線裝置或拉光纖設備,轉矩的設定要根據纏繞的半徑的變化隨時更改以確保材質的受力不會隨著纏繞半徑的變化而改變。

  2、速度模式:通過模擬量的輸入或脈衝的頻率都可以進行轉動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裝置的外環PID控制時速度模式也可以進行定位,但必須把電機的位置信號或直接負載的位置信號給上位反饋以做運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負載外環檢測位置信號,此時的電機軸端的編碼器只檢測電機轉速,位置信號就由直接的最終負載端的檢測裝置來提供了,這樣的優點在於可以減少中間傳動過程中的誤差,增加整個系統的定位精度。

  3、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過外部輸入的脈衝的頻率來確定轉動速度的大小,通過脈衝的個數來確定轉動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過通訊方式直接對速度和位移進行賦值。由於位置模式可以對速度和位置都有很嚴格的控制,所以一般應用於定位裝置。

  運動伺服一般都是三環控制系統,從內到外依次是電流環速度環位置環。

  1、首先電流環:電流環的輸入是速度環PID調節後的那個輸出,我們稱為「電流環給定」吧,然後呢就是電流環的這個給定和「電流環的反饋」值進行比較後的差值在電流環內做PID調節輸出給電機,「電流環的輸出」就是電機的每相的相電流,「電流環的反饋」不是編碼器的反饋而是在驅動器內部安裝在每相的霍爾元件(磁場感應變為電流電壓信號)反饋給電流環的。

  2、速度環:速度環的輸入就是位置環PID調節後的輸出以及位置設定的前饋值,我們稱為「速度設定」,這個「速度設定」和「速度環反饋」值進行比較後的差值在速度環做PID調節(主要是比例增益和積分處理)後輸出就是上面講到的「電流環的給定」。速度環的反饋來自於編碼器的反饋後的值經過「速度運算器」得到的。

  3、位置環:位置環的輸入就是外部的脈衝(通常情況下,直接寫數據到驅動器地址的伺服例外),外部的脈衝經過平滑濾波處理和電子齒輪計算後作為「位置環的設定」,設定和來自編碼器反饋的脈衝信號經過偏差計數器的計算後的數值在經過位置環的PID調節(比例增益調節,無積分微分環節)後輸出和位置給定的前饋信號的合值就構成了上面講的速度環的給定。位置環的反饋也來自於編碼器。

  編碼器安裝於伺服電機尾部,它和電流環沒有任何聯繫,他採樣來自於電機的轉動而不是電機電流,和電流環的輸入、輸出、反饋沒有任何聯繫。而電流環是在驅動器內部形成的,即使沒有電機,只要在每相上安裝模擬負載(例如電燈泡)電流環就能形成反饋工作。

  

  談談PID各自對差值調節對系統的影響:

  1、單獨的P(比例)就是將差值進行成比例的運算,它的顯著特點就是有差調節,有差的意義就是調節過程結束後,被調量不可能與設定值準確相等,它們之間一定有殘差,殘差具體值您可以通過比例關係計算出。。。增加比例將會有效減小殘差並增加系統響應,但容易導致系統激烈震蕩甚至不穩定。

  2、單獨的I(積分)就是使調節器的輸出信號的變化速度與差值信號成正比,大家不難理解,如果差值大,則積分環節的變化速度大,這個環節的正比常數的比例倒數我們在伺服系統裡通常叫它為積分時間常數,積分時間常數越小意味著系統的變化速度越快,所以同樣如果增大積分速度(也就是減小積分時間常數)將會降低控制系統的穩定程度,直到最後出現發散的震蕩過程,這個環節最大的好處就是被調量最後是沒有殘差的。

  3、PI(比例積分)就是綜合P和I的優點,利用P調節快速抵消幹擾的影響,同時利用I調節消除殘差。

  4、單獨的D(微分)就是根據差值的方向和大小進行調節的,調節器的輸出與差值對於時間的導數成正比,微分環節只能起到輔助的調節作用,它可以與其他調節結合成PD和PID調節。。。它的好處是可以根據被調節量(差值)的變化速度來進行調節,而不要等到出現了很大的偏差後才開始動作,其實就是賦予了調節器以某種程度上的預見性,可以增加系統對微小變化的響應特性。

  伺服的電流環的PID常數一般都是在驅動器內部設定好的,操作使用者不需要更改。

  速度環主要進行PI(比例和積分),比例就是增益,所以我們要對速度增益和速度積分時間常數進行合適的調節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位置環主要進行P(比例)調節。。。對此我們只要設定位置環的比例增益就好了。

  位置環、速度環的參數調節沒有什麼固定的數值,要根據外部負載的機械傳動連接方式、負載的運動方式、負載慣量、對速度、加速度要求以及電機本身的轉子慣量和輸出慣量等等很多條件來決定,調節的簡單方法是在根據外部負載的情況進行大體經驗的範圍內將增益參數從小往大調,積分時間常數從大往小調,以不出現震動超調的穩態值為最佳值進行設定。

  當進行位置模式需要調節位置環時,最好先調節速度環(此時位置環的比例增益設定在經驗值的最小值),調節速度環穩定後,在調節位置環增益,適量逐步增加,位置環的響應最好比速度環慢一點,不然也容易出現速度震蕩。

  一般伺服都有三種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轉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

  1、轉矩控制:轉矩控制方式是通過外部模擬量的輸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賦值來設定電機軸對外的輸出轉矩的大小,具體表現為例如10V對應5Nm的話,當外部模擬量設定為5V時電機軸輸出為2.5Nm:如果電機軸負載低於2.5Nm時電機正轉,外部負載等於2.5Nm時電機不轉,大於2.5Nm時電機反轉(通常在有重力負載情況下產生)。可以通過即時的改變模擬量的設定來改變設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過通訊方式改變對應的地址的數值來實現。應用主要在對材質的受力有嚴格要求的纏繞和放卷的裝置中,例如饒線裝置或拉光纖設備,轉矩的設定要根據纏繞的半徑的變化隨時更改以確保材質的受力不會隨著纏繞半徑的變化而改變。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過外部輸入的脈衝的頻率來確定轉動速度的大小,通過脈衝的個數來確定轉動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過通訊方式直接對速度和位移進行賦值。由於位置模式可以對速度和位置都有很嚴格的控制,所以一般應用於定位裝置。

  3、速度模式:通過模擬量的輸入或脈衝的頻率都可以進行轉動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裝置的外環PID控制時速度模式也可以進行定位,但必須把電機的位置信號或直接負載的位置信號給上位反饋以做運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負載外環檢測位置信號,此時的電機軸端的編碼器只檢測電機轉速,位置信號就由直接的最終負載端的檢測裝置來提供了,這樣的優點在於可以減少中間傳動過程中的誤差,增加整個系統的定位精度。

  4、談談3環,伺服電機一般為三個環控制,所謂三環就是3個閉環負反饋PID調節系統。最內的PID環就是電流環,此環完全在伺服驅動器內部進行,通過霍爾裝置檢測驅動器給電機的各相的輸出電流,負反饋給電流的設定進行PID調節,從而達到輸出電流儘量接近等於設定電流,電流環就是控制電機轉矩的,所以在轉矩模式下驅動器的運算最小,動態響應最快。

  第2環是速度環,通過檢測的電機編碼器的信號來進行負反饋PID調節,它的環內PID輸出直接就是電流環的設定,所以速度環控制時就包含了速度環和電流環,換句話說任何模式都必須使用電流環,電流環是控制的根本,在速度和位置控制的同時系統實際也在進行電流(轉矩)的控制以達到對速度和位置的相應控制。

  第3環是位置環,它是最外環,可以在驅動器和電機編碼器間構建也可以在外部控制器和電機編碼器或最終負載間構建,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由於位置控制環內部輸出就是速度環的設定,位置控制模式下系統進行了所有3個環的運算,此時的系統運算量最大,動態響應速度也最慢。

相關焦點

  • 直流伺服電機速度控制單元解析,直流伺服電機的調速控制
    直流伺服電機還包括直流無刷伺服電機——電機體積小,重量輕,出力大,響應快,速度高,慣量小,轉動平滑,力矩穩定,電機功率有局限做不大。容易實現智能化,其電子換相方式靈活,可以方波換相或正弦波換相。電機免維護不存在碳刷損耗的情況,效率很高,運行溫度低噪音小,電磁輻射很小,長壽命,可用於各種環境。
  • 直流伺服電機速度控制原理
    直流伺服電機速度控制原理                  直流伺服電機結構示意圖  1、直流電機的輸出電磁轉矩表達式為:     2、控制直流伺服電機電磁轉矩和速度的方法有兩種:  *改變電樞電壓Ua即改變電樞電流
  • 伺服電機控制能否代替步進電機控制,交流伺服電機與步進電機的區別...
    步進電機是一種感應電機,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子電路,將直流電變成分時供電的,多相時序控制電流,用這種電流為步進電機供電,步進電機才能正常工作,驅動器就是為步進電機分時供電的,多相時序控制器。  雖然步進電機已被廣泛地應用,但步進電機並不能像普通的直流電機,交流電機在常規下使用。它必須由雙環形脈衝信號、功率驅動電路等組成控制系統方可使用。
  • 伺服壓力機伺服電機的選型方法
    伺服壓力機伺服電機的選型方法---鑫臺銘提供。 1、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的性能比較: 步進電機作為一種開環控制的系統,和現代數字控制技術有著本質的聯繫。在目前國內的數字控制系統中,步進電機的應用十分廣泛。
  • 伺服電機與步進電機的區別差異,步進電機控制能否用伺服電機控制代替
    隨著全數字式交流伺服系統的出現,交流伺服電機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數字控制系統中。為了適應數字控制的發展趨勢,運動控制系統中大多採用步進電機或全數字式交流伺服電機作為執行電動機。雖然兩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脈衝串和方向信號),但在使用性能和應用場合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現就伺服電機與步進電機二者的使用性能及區別作一比較。
  • 伺服電機的調試方法及伺服電機的選用選型
    伺服電動機又叫執行電動機,或叫控制電動機。在自動控制系統中,伺服電動機是一個執行元件,它的作用是把信號(控制電壓或相位)變換成機械位移,也就是把接收到的電信號變為電機的一定轉速或角位移。其容量一般在0.1-100W,常用的是30W以下。伺服電動機有直流和交流之分。
  • 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伺服電機工作原理--簡介  伺服電機(servo motor ),又稱執行電機,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它可以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伺服電機可以分為直流伺服電機和交流伺服電機。它可以用於對成本敏感的普通工業和民用場合。
  • PLC是怎麼控制伺服電機的?如何設計一個伺服系統?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一)PLC是怎麼控制伺服電機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清楚伺服電機的用途,相對於普通的電機來說,伺服電機主要用於精確定位,因此大家通常所說的控制伺服,其實就是對伺服電機的位置控制。
  • 伺服電機相關知識大盤點
    直流伺服電機速度控制原理圖   伺服電機工作原理與伺服電機原理雖然在字面上沒有太多的不同主要包括電機本身的高效率:比如永磁材料性能的改進和更好的磁鐵安裝結構設計;也包括驅動系統的高效率化:包括逆變器驅動電路的優化,加減速運動的優化,再生制動和能量反饋以及更好的冷卻方式等。
  • 什麼是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內部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伺服電機(servo motor )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    伺服電機的工作原理  1、伺服系統(servomechanism)是使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輸出被控量能夠跟隨輸入目標
  • 【乾貨】伺服電機在自動控制方面的應用
    根據近些年來的觀察以及發展趨勢可知,伺服電機控制技術正在向數位化、智能化、交流化的方向發展,那麼作為數控工具機的一部分,同時也作為執行機構來說,伺服電機要怎麼樣的被更好的利用於各大數控工具機呢?隨著數字脈寬調製技術,微電子技術、現在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日新月異的進程中,對伺服電機的技術、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做一個簡要的探討。
  • 交流伺服電機和直流伺服電機的區別
    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伺服電機轉子轉速受輸入信號控制並能快速反應,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用作執行元件,且具有機電時間常數小、線性度高、始動電壓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
  •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驅動器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9129.htm永磁交流伺服系統的驅動器經歷了模擬式、模式混合式的發展後,目前已經進入了全數字的時代。全數字伺服驅動器不僅克服了模擬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確定,還充分發揮了數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優勢和控制方法的靈活,使伺服驅動器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性能更加的可靠。
  • PLC控制伺服電機準確定位的方法
    這種定位控制僅僅要求控制對象按指令進入指定的位置,對運動的速度無特殊要求,例如生產過程中的點位控制(比較典型的如臥式鏜床、坐標鏜床、數控工具機等在切削加工前刀具的定位),倉儲系統中對傳送帶的定位控制,機械手的軸定位控制等等。在定位控制系統中常使用交流異步電機或步進電機等伺服電機作為驅動或控制元件。實現定位控制的關鍵則是對伺服電機的控制。
  • 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的區別
    在目前國內的數字控制系統中,步進電機的應用十分廣泛。隨著全數字式交流伺服系統的出現,交流伺服電機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數字控制系統中。為了適應數字控制的發展趨勢,運動控制系統中大多採用步進電機或全數字式交流伺服電機作為執行電動機。雖然兩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脈衝和方向信號),但在使用性能和應用場合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 伺服電機電子齒輪比計算方法
    伺服電機電子齒輪比計算方法電機編碼器的解析度伺服電機的編碼器一般為2000線或者是2500線,也就是轉一圈能產生2000或者2500個脈衝,而伺服驅動器對此脈衝進行4倍頻處理,所以電機轉一圈就能產生8000或者10000個脈衝,也就是解析度為8000或者10000。
  • 伺服電機內部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交流伺服電動機運行平穩、噪音小。但控制特性是非線性,並且由於轉子電阻大,損耗大,效率低,因此與同容量直流伺服電動機相比,體積大、重量重,所以只適用於0.5-100W的小功率控制系統。  交流伺服電動機原理?
  • 伺服電機的控制方式有哪些?
    對運動中的動態性能有比較高的要求時,需要實時對電機進行調整。那麼如果控制器本身的運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運動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運算速度比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環從驅動器移到控制器上,減少驅動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運動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還可以用轉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環也從驅動器上移開,這一般只是高端專用控制器才能這麼幹,而且,這時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電機。  一般說驅動器控制的好不好,每個廠家的都說自己做的最好,但是現在有個比較直觀的比較方式,叫響應帶寬。
  • 淺談伺服電機各種運行模式
    一般是通過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種方式對伺服電機進行控制,實現高精度的傳動系統定位,目前是傳動技術的高端產品。     伺服驅動器是現代運動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及數控加工中心等自動化設備中。尤其是應用於控制交流永磁同步電機的伺服驅動器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當前交流伺服驅動器設計中普遍採用基於矢量控制的電流、速度、位置3閉環控制算法。
  • 伺服電機結構圖
    伺服電機結構圖                  直流伺服電機結構示意圖  1、直流電機的輸出電磁轉矩表達式為:     2、控制直流伺服電機電磁轉矩和速度的方法有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