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空之境」,我想大家都會想到玻利維亞的烏尼鹽沼,因為那個在世界的網絡上很受歡迎,「空之境」這個詞給朋友畫了個圈,而且,我國也把有著這樣仙境的茶鹽湖放進了公眾的視野,成為了受歡迎的網絡。
但是,這幾年去鹽湖的遊客太多了,由於景點的開發和維護不規範,茶鹽湖失去了水天一色的絕景,但是,從茶的鹽湖西面坐5個小時的車去戈爾姆市,還有更廣闊的「空之境」,因為位置遠,所以遊客很少去那裡,以夢幻般的幻想景觀拍攝了震撼世界的作品,那是在柴達姆盆地的查爾汗鹽湖。
「乍爾汗」來自蒙古語,中文意思是「鹽澤」,乍爾汗鹽湖的形成是自然的代表性傑作,在數百萬年前的遠古時代,柴達木本被大海包圍著,之後,在地球的造山運動中,青藏高原的隆起變成了陸地,最低的地方的嗩吶汗聚集在從周圍高海拔地區流下來的海中,水漸漸蒸發,最後剩下的鹽做成了今天的查爾汗鹽湖。
現在的察爾汗鹽湖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鹽湖,面積達5856平方公裡,是香港面積的5倍,比茶的鹽湖大55倍,我們平時看的是很小的部分,世界被現實和虛構無法區分的魅力所吸引。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兩個很大的奇觀,一個是像玉一樣透明的鹽花,一個是世界上罕見的萬丈鹽橋,鹽花是指鹽結晶時形成的各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們有各種各樣的姿態,包羅萬象,像珍珠一樣的小東西,像樓閣一樣的大東西,大小不同的鳥和獸之類的東西,都以生動的姿態,把原本沒有生氣的鹽湖裝飾得栩栩如生。
32公裡長的萬丈鹽橋更讓人吃驚,一直堅硬的鹽橋總是被誤認為是普通的道路,其實都是鋪著鹽的寬闊道路,把鹽湖分成兩部分,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雄偉雄偉,鹽蓋是湖水大量蒸發而成的硬物質,具有很強的載重能力,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在穿過察爾汗鹽湖時,路基直接用這裡的鹽蓋敷設,我知道硬度不是一般的。
沙皇汗鹽湖原本是工業生產區,只是隨著茶卡鹽湖的人氣,被遊客發掘出來而已,今年9月作為觀光景點被封鎖了,免費開放給遊客,但是,除了日益提高的旅行價值外,還有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東西。
鹽湖鹽資源儲量達600億噸,還有其他數十種礦產,儲量也都名列我國之首,名符其實都是寶庫,有相關鹽業專家估計,察爾汗鹽湖的潛在開發價值至少在12萬億元。
巨大的經濟價值加上迷人的美景,察爾汗鹽湖今天迎來了日益增多的遊客,只是在追求美麗風景的同時,我擔心的是伴隨而來的環境汙染問題,現在的景點配套設施還不完善,遊客需要有意識地愛護,很多人都在欣賞這個美妙的「空之境」,去過查爾汗鹽湖的孩子們覺得那裡和茶卡鹽湖相比怎麼樣?還沒去過的孩子想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