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出臺後,發現了宇宙膨脹,大爆炸宇宙論逐漸成為了標準宇宙模型,宇宙無限論就壽終正寢了。
宇宙無限論是靜態宇宙的一個說法。在過去幾百年裡,靜態宇宙模型佔有科學界的統治地位。這個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宇宙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從來就是這個樣子,今後永遠也還是這個樣子。
大爆炸宇宙標準模型則認為,宇宙有一個開端,宇宙是有限的,是有始有終的。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這個奇點就是宇宙最小的時候,這個小是無限的,也就是似有似無的,沒有體積的。
你說沒有它卻硬是存在,而且生成了我們現在廣袤的宇宙;你說它有,它又沒有體積,無限小。
無限小是多小?就是比我們認知的一切都要小,比電子小,比中微子小,現在據說發現了迄今最小的軸子,當然也無法與奇點之小來比較。
宇宙在沒有出生前,能量全部龜縮在奇點力。
奇點不屬於我們世界的東西,而是一個超時空零維的東西。
量子理論認為,奇點是在假真空中量子隨機漲落產生的,奇點中能量擾動不平衡,導致了爆炸,從而時空、物質同時產生。
這個奇點體積無限小、溫度無限高、曲率無限大、密度無限大。
現在的宇宙已經膨脹到了可觀測範圍直徑465億光年,宇宙還有兩個視界,也就是不可觀測範圍。
一個是大爆炸開始後的38萬年之前,宇宙處於黑暗時代,連光子也無法脫耦,所以是看不見的。這段宇宙叫過去視界;
還有在可觀測宇宙的邊際,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依然超過光速的幾倍,那裡的星光將永遠也傳不到我們這裡,因此永遠觀測不到。這個範圍的宇宙叫未來視界。
這兩個視界的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無法知道,因此整個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或許永遠也無法知悉。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宇宙是有限的。
因為這個宇宙是從138億年前的零開始膨脹的,我們整個膨脹空間還是在這個奇點變成的宇宙中,理論上宇宙就是有限的。
但這個宇宙是有界無邊的,這又是怎麼理解呢?
宇宙從零開始,才有了三位一體的時間、空間和物質,即便膨脹到了如今可觀測範圍465億光年半徑,也還是在這個從零開始的奇點之內。
雖然奇點已經不再是奇點,變成了如今的宇宙,但我們所有時空都包裹在這個脹大了的奇點之內。
宇宙沒有外面,宇宙的邊際依然是奇點的無限曲率,在這個無限曲率範圍,光線都只能繞彎子。
因此人類即便發展到可以穿梭整個宇宙的文明,也無法突破宇宙的界限,因為宇宙之外無時空。
別說突破宇宙,就是想看到宇宙的邊際,也是不可能的,無限曲率把光扭曲,人眼的觀測是依靠光的,因此只能順著光走,看起來是走直線,實際上是在曲率中繞彎子。
即便能夠看到無限遠,我們的目光繞了一圈,最終也只能看到自己的背影。
何況宇宙還有兩個視界是我們無法企及的。這就是宇宙有界無邊的內涵。
所以宇宙既不是無限大,而且小也有盡頭。但不管是小還是大,這兩個極端都是人類無法企及。
奇點不是我們時空維度的東西,我們所有的理論在那裡都失效,既無法窺視,也無法解釋;宇宙邊際同樣在無限曲率控制下,又有視界之外,人類同樣無法觸碰。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轉載請獲得授權,抄襲將受到追究,謝謝理解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