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生了!
綠海龜🐢生了!
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傳來喜訊,
一隻成年綠海龜順利產卵!
在人工飼養環境下,
綠海龜產卵機率堪比鐵樹開花,
這隻綠海龜中的「戰鬥龜」
也瞬間成為了「網紅」!
今天小編親眼見到了這些「來之不易」的綠海龜卵。卵殼呈白色,直徑約為4釐米,形狀與桌球相似,堅韌而富有彈性,殼外擁有保護層,防止水分蒸發。
此次產卵的綠海龜年齡為30多歲,體重170公斤。兩個月前,工作人員即發現這隻雌海龜就有些「反常」的舉動,夜深人靜的時候,它會選擇在沙質鬆散的區域挖沙坑,隨後便對海龜展區加強了夜間巡視。
綠海龜,因其身上的脂肪為綠色而得名,是體型最大的硬殼海龜之一,成龜體長可達90至120釐米,體重可達200公斤以上。綠海龜廣泛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中,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海地區。近些年來,因環境破壞、人類活動導致綠海龜的數量急劇減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綠海龜屬於大型洄遊性海龜,對棲息地的忠誠度很高,無論離開多遠,即便是千裡之外,綠海龜都會回到原來的棲地進行繁衍。但是目前,由於自然環境的加速惡劣和洄遊路線的破壞,綠海龜很難再找到它們的「故鄉」,這也是綠海龜種群加速減少的原因。
由於綠海龜對繁育條件的要求相當苛刻,早在鯨鯊海洋公園建園之初,根據海龜洄遊的特性,在海龜展區中模擬「洄遊磁場」環境以及孵化所必須的沙灘,真實還原海龜自然界的生活環境,給它們一個舒適的家!同時針對綠海龜體重較重,行動遲緩,還專門在海水與沙灘之間設置了緩坡方便爬行。
人工飼養下海龜產卵非常罕見,不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在國內,均無海龜孵化借鑑經驗,相關資料也暫時缺失。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緊急啟動海昌海洋公園的飼養專業人才庫,與多位動物專家交流探討,制定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綠海龜孵化計劃。
周圍環境是影響小海龜孵化的重要因素,近期低溫天氣可能對小海龜的孵化造成影響,工作人員已經把溫度調整到最適宜的25°左右,如繁育成功,兩三個月之後,大家就有機會見到這些可愛的小綠海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