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2015Q1財報近日出爐,營收232億美元,淨利潤46億美元,軟體巨頭果然不同凡響,這樣的營收讓中國公司望塵莫及。不過這份財報看不出的,卻是微軟面臨的嚴重危機。它需要加速轉型。
微軟已經在對手壓力下宣布移動端Office除企業級用戶需要訂購Office365服務和少數付費功能外全部免費,此舉為與谷歌蘋果的免費辦公軟體競爭。這就喪失了營收權利,雖然移動端的Office服務放棄收費不算太重要,因為該項服務主要面向PC端的企業用戶,但未來企業辦公是有移動化趨向的,我在《平板電腦的Intel前景》裡指出過,現在的平板等產品僅僅是個過渡,未來會承接大量的筆電等用戶的辦公需求。長遠來說,移動端Office沒有了收費權利,對微軟來說還是很有風險的。
無論谷歌還是蘋果,辦公軟體均非其核心業務,而對微軟來說是核心業務。至於系統層面上,微軟也靠賣Windows系統收費獲益,但蘋果系統是隨機附贈的,谷歌系統是免費的,這逼迫了微軟的移動系統也得免費。微軟在積極地部署雲系統,不過蘋果谷歌乃至亞馬遜,阿里巴巴也沒閒著,這方面微軟並無絕對優勢。總的來說,微軟的兩個重要業務,作業系統和Office辦公軟體,均有被對手架空的危險。它先前的業務模式已經被顛覆了。
微軟正處於「中年危機」階段,雖然過得下去,但倘若就在日漸萎縮的既有市場裡吃「標準紅利」,就太平庸了,不復偉大。能不能重生,得看新CEO納德拉的戰略眼光了,他聲稱微軟將以雲計算與移動服務為重。不過受比爾`蓋茨和鮑爾默雙重掣肘的納德拉,這條路還是很艱難的。
走免費路線,微軟的新動向很類同於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網際網路思維」,即免費為王。360、騰訊、阿里巴巴等都是顯著成功的例子。問題在於,這些中國公司均是採用了轉移支付的辦法實現了既定目標,如導航入口、遊戲增值業務或會員服務等。而微軟,要押寶於什麼呢?
目前來看,微軟在加速布局WP系統,著力經營Lumia品牌和Surface平板。指望它們能擔負承接PC端需求的重任,內置的Zune雲服務,也可順延為微軟雲打造個良好的未來。但問題的關鍵卻在於,WP系統是不入流的移動系統,迄今起色不大。微軟曾在其他行業裡建立的行業標準,在移動服務行業裡壓根就沒建立起來。在智慧型手機產業日趨成熟的時候力推WP系統,猶如Facebook站穩腳跟谷歌再力推Google+一樣,已經難以容身。事實上桌面系統裡微軟一家獨大,也沒其他公司什麼事嘛,可能移動端也不會有微軟什麼事兒。
總的來說,微軟的戰略目前可以說有希望,但風險很大。雲系統方面,谷歌Chrome OS歷來風頭比微軟強,而雲計算方面,亞馬遜則搶了IBM以及微軟的先,得到了美國軍方大額訂單。倘若移動端發展份額不夠的話,未來將很難看好。當然,微軟現金儲備數百億,夠吃一段時間。它現在可能最需要的是引進一個強有力的移動端合作夥伴。對人家好點,別太腹黑。
註:本文首發iDoNews 專欄,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