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可快速關注
微軟二合一平板「Surface 3」於5日展開首波銷售,在包括臺灣在內的10個國家地區上市。
面對平板市場趨緩,臺灣微軟營運暨營銷事業群總經理康容認為,隨著微軟整合工作、娛樂的產品策略奏效,加上Win10效應,今年採用Windows平臺的平板「一定成長」。
2012年微軟推出Surface時,不僅不被外界看好,甚至還有OEM業者抨擊其「傷害PC產業」;但產品結合平板、筆電的二合一設計,陸續讓有生產力需求的商務人士買單,終於在去年第3季轉盈,今年第1季事業營收更達7.13億美元、年增約44%。
如今,第3代產品、屏幕尺寸10.8吋的Surface 3,昨日正式在全球10個國家地區進行首波上市。有別於前一代Surface 2開賣6個月後才遲至臺灣開賣,臺灣微軟Windows及Surface事業部副總周文英透露,受惠高階機種Surface Pro在臺銷售狀況良好,因此總部特別將臺灣放置在Surface 3首波上市名單。
周文英不諱言,屏幕尺寸較小、性能較入門的Surface,就是直衝平板霸主蘋果iPad而來。屏幕尺寸達12吋、搭載英特爾Core i處理器的Surface Pro,由於主打可完全取代筆電,因此首要競爭對手同樣直指蘋果陣營的Macbook;而隨著處理器及內存不同,Surface Pro的「射程範圍」可從Macbook Air、殺向Macbook Pro。
近期多名業者及研調機構,紛紛提出今年平板市場恐衰退的預估。然而,有鑑於二合一仍是市場相對利基、且具成長性的產品,加上微軟持續整合工作、娛樂的產品策略,獲得正面市場迴響,且上未來Win10「單一平臺」引發的硬體綜效,康容樂見今年採Windows平臺的平板出貨量「一定成長」。
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