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我院臨床藥師柴東燕在回復「健康時報」記者關於合理使用滴耳劑時,針對以下幾個問題做了回答:
1滴耳劑常用麼?主要治療什麼?
答:為專科局部用藥,總銷量不是很大。滴耳劑指滴入耳道內的液體藥物製劑,對耳道起清潔、消炎、收斂等作用,常用於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道黴菌、耵聹栓塞等耳病。
2使用滴耳劑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1)適應症:滴耳劑主要用於耳道感染或疾患。如果耳聾、耳道不通或耳膜穿孔者,不宜應用;(2)保存:滴耳劑的保存時間與療效有一定的關係。從藥房取回後應保存在4 ℃以下的冰箱內冷藏;若開瓶後一個月仍未將滴耳藥水用完,建議丟棄。(3)使用注意事項:使用前把藥瓶握在手中數分鐘,使藥水溫度接近體溫,防止因藥物溫度過低,刺激內耳的前庭器官造成眩暈,滴藥時也會較舒服;滴藥時一般取患耳向上側偏頭或側臥於床上,用手向後上方(小兒向後下方)牽拉耳廓,將外耳道拉直後再滴藥,這樣可以使藥液沿外耳道緩緩流入耳內,否則藥液不易到達病變部位;若存在膿性分泌物建議先用消毒幹棉籤拭淨或用無菌溶液衝洗,使藥物發揮最大治療效應,注意不要將藥瓶深入耳道,防止汙染藥品;滴完藥後用手指輕輕按在點藥耳的耳屏(小耳朵),向耳道方向做一按一放的揉按動作,同時可讓患者做吞咽動作,以利於藥液流向耳道深處,並在耳道內均勻分布。
3它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
答:大多數均為處方藥,需專科醫生開具,但很多可藥店不憑處方也能買到,加大了患者用藥的安全隱患。
4使用不當有沒有不良反應?
答:(1) 因某些滴耳液含耳毒性藥物,長期盲目應用易致聾(2)擅自應用可能加重損害,例如,外耳疾患滴耳劑常含酚甘油,鼓膜穿孔且流膿患者為禁用,因可與膿液可發生化學反應腐蝕鼓膜和中耳黏膜。
5我國滴耳劑是否存在濫用現象?
答:由於滴耳劑臨床使用量較少,且需專科醫生確診疾病後開具使用,尚未發現濫用現象。
6滴耳劑濫用會帶來哪些危害?
答:(1)目前有些滴耳劑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耳毒性, 如氨基甙類抗生素、氯黴素、林可黴素等。長期使用有致聾危險,且有一部分患者, 應用某種藥物劑量並不大, 用藥時間較短, 但也發生了耳聾, 這與個人體質的「中毒易感性」有關,因此,建議須經專科醫生確診疾病後開具,並按療程使用,且在使用過程中密切觀察。(2)對於外傷性鼓膜穿孔急性期患者,禁止任何水樣液體滴耳,否則影響鼓膜創口的癒合,應及時找耳鼻喉科醫生檢查和治療。(3)抗生素類滴耳劑最好根據中耳膿液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 否則易產生耐藥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