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網HEA 11月27日微信綜合】Telegram,對即時通訊和社交工具的安全性及注重個人信息隱私的朋友一定都非常熟悉。這家由俄羅斯社交應用公司推出的聊天工具,主打端到端加密和非營利運營,在「私密」模式下進一步提供完全不能追蹤的多人聊天。
Telegram在中東等地區極為流行,然而私密性質也帶來了雙刃劍,其中包含了大量守法的用戶的同時,也摻雜了許多邊際元素——被ISIS利用進行秘密傳達計劃和通訊、從事性奴隸貿易犯罪。Telegram現在出了一個匿名博客telegra.ph,誰也不會知道博客作者是誰。
上周二(22日),Telegram在其更新中推出了最新開發的名為Telegra.ph(電報)的博客平臺,一個基於瀏覽器 Cookie 識別的匿名文字發布工具。這一功能允許用戶在類似國外如Medium、Quip或者國內的簡書、十五言等平臺上那樣發布文章,內容形式支持文字、圖片和視頻連結,發布之後可以通過連結分享。同時,Telegraph 的編輯器與 Medium 和簡書十分相似,是一個富文本編輯器,支持 Markdown 排版語法。但不同的是,這個博客平臺沒有用戶系統。
Telegram表示,Telegraph是「一款發布工具,幫你創建豐富的內容,集成照片和各類可嵌入的元素」。
用戶只需打開手機上的瀏覽器訪問telegra.ph,輸入標題、作者名字和文字內容,發布即可。如果用戶想查看自己發表的文章,你不會看到的。用戶只能通過手工記錄自己過去曾經發布過的內容,並且一旦更換設備或清除Cookie,將永遠無法編輯自己發布的文章,但是這段文字將永遠存在於Telegraph的伺服器上。用戶使用常用的瀏覽器打開Telegraph頁面進行創作發布之後,沒有更換瀏覽器或者清除瀏覽器緩存,就可以直接編輯原文。反之,任何人都無法通過發布的Telegraph文章連結追蹤是這段文字的作者,更加詭異的設計是,作者本人也無法追蹤。
Telegram加密過程圖,用戶破解可獲得解密獎金
Telegram由此帶來各種爭議,有的用戶認為這種設計很隨心所欲,使用Telegram不需要依賴於Google,它還公開了原始碼;一些用戶則提到了超信——抄襲了Telegram的原始碼和界面,侵權後卻又沒有公開自己的原始碼。支持者認為,起碼Telegram公開了原始碼。媒體們則認為Telegraph會像Telegram一樣被恐怖組織利用而帶來風險和犯罪,由於沒有用戶系統,還將幫助假新聞的傳播。安全專家指出,Telegram自己開發的加密協議MTproto沒有公開算法,不透明,用戶無法知道它是安全的還是不安全的。
無需登錄就能使用APP或者文字發布工具,大概是許多人的願望,不必再受各種APP登錄之苦,不必再記憶帳號密碼以及由此帶來的密碼遺忘和洩露。
Telegra.ph平臺有三無:無登陸、無監管、無限制。在現代人追求快餐文化和安全隱私的同時,也就由此產生隨意上傳侮辱性的、色情的,網絡暴力、宣揚恐怖主義的內容,助長假新聞和不良信息的擴散。安全和保護個人信息不被洩露的同時,反而存在著極大的社會隱患和不那麼安全的安全因素。
Telegraph記錄的個人信息僅僅是瀏覽器的痕跡,這痕跡和你的真實信息關聯性很弱。這服務聽起來充分保護了個人隱私,但似乎沒辦法控制不負責任言論的散布。就和 Telegram 本身一樣,Telegraph提供的是一種接近完全匿名的發布服務。
以Telegram團隊一貫的加密作風和匿名情結,採用Telegraph這種新奇的模式也不奇怪,並且Telegram 團隊表示,Telegraph還有新的功能正在醞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