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辭任日本首相,日元與日經225指數走向梳理

2021-02-15 ATFX中文服務

安倍晉三因為健康原因,計劃辭任日本首相,副首相麻生太郎繼任的可能性較高。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繼任者會否延續安倍的相關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安倍經濟學統治日本十數年,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滲透到經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超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人們也已經見怪不怪。

如果繼任者採取改革路線,將安倍經濟學束之高閣,轉而施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那麼蝴蝶效應將導致日元大幅升值,並伴有日經225指數大跌的顯著可能性。當然,由無限制量化寬鬆到緊縮貨幣政策的轉換太過跳躍,但即便是稍微改變,比如轉變為溫和的量化寬鬆政策,那也會引發市場預期的強烈改變,進而推動日元和日本股市的巨大波動。

1、量化寬鬆政策,促進日元貶值,刺激出口;

2、擴大財政支出,補充預算,帶動消費、投資增長;

3、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鬆綁、複製創新企業。

乍看起來,安倍經濟學符合經濟衰退之後政府的標準做法,不過,魔鬼藏在細節裡面,尺度把握不好,再標準的做法也達不到預期效果。用更通俗的話來概括安倍經濟學,就是:無限制印鈔、大規模舉債、深化負利率。現實來看,大手大腳的政策,並沒有讓日本重新繁榮,反而經濟一腳跌進了流動性陷阱的無底深淵。

【表1,日本主要經濟數據】

利率是最能反映經濟周期的指標,較高的利率代表宏觀經濟處於繁榮階段,較低的利率代表宏觀經濟處於衰退階段,而負利率代表宏觀經濟處於嚴重蕭條的狀態。

日本目前-0.1%的基準利率,代表其尚未從失去的二十年中恢復過來。通貨膨脹率代表民眾層面各類消費品的價格波動情況,CPI較高,代表供不應求,經濟欣欣向榮;CPI較低,代表需求萎靡庫存高企,經濟前景黯淡。目前日本0.3%的通脹率,足以說明問題。GDP為負的9.9%,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其實在新冠之前,日本的GDP增速也很低。最誇張的是日本負債率奇高,達到236.6%,已經嚴重超出國際警戒線水平。要知道,中國的負債率僅僅為50.5%,即便是金融市場發達的美國,其負債率也只有106.9%,可見日本「債務驅動型」經濟的本質特徵。

借的錢總歸是要還的,如果借貸本金過大,單純的利息就會掏空消費和投資的資金,那宏觀經濟又談何發展呢?

【圖1,USDJPY小時圖】

在8月28日中午的時候,就已經傳出安倍即將辭職的消息,隨即USDJPY開啟大跌行情。為什麼會大跌?一方面是美元指數貶值的影響,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市場預期安倍經濟學可能「走到頭了」。

如果安倍不再擔任日本首相,那麼安倍經濟學不說棄之不用,也會大大的被削弱。試想,削弱了「量化寬鬆和大幅舉債」之後,日元供應面萎縮,日元會怎麼波動?大概率升值。要知道,自08年金融危機之後,日元就一直處在貶值的通道當中,而這全都拜安倍經濟學所賜。在08年至今的數年中,安倍一直都是日本的實權人物。風水輪流轉,安倍經濟學沒有安倍的話,或許真的不再那麼重要了。

【圖3,日經225指數小時圖】

根本上來講,股市的漲跌取決於上市公司的業績變動,大部分公司業績上升,股指就漲;大部分公司業績下滑,股指就跌。但是,在貨幣政策超級寬鬆的國家,這種邏輯是不合時宜的。比如美國的三大股指,上漲與下跌和基本面的聯繫不那麼緊密,反而受美聯儲利率決議的影響更為明顯。股票市場想要上漲,就需要大量的信貸資金入市,而信貸資金是否充足,完全取決於中央銀行寬鬆的口子開得多大。

由此,日經225指數的漲跌被日本央行綁架。如果下一任首相選擇緊縮的貨幣政策,在流動性大幅降低的情況下,信貸資金枯竭,日本股市持續性下跌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苗依舊沒有普及的當下,日本的上市公司業績更是乏善可陳。

以上是探討的日本首相繼任者採取大刀闊斧改革之後,所引起的資本市場一系列的變化。不可否認,還存在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繼任者選擇延續安倍的各項宏觀政策,繼續使用安倍經濟學,避免經濟政策大幅動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日元大概率會繼續貶值(或者區間震蕩),日股則繼續跟隨美股的走向而艱難前行。

以上分析由ATFX資深分析師Dean提供。

(以上分析僅代表個人觀點,匯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ATFX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盈虧負責。)

相關焦點

  • 日元升值,股市暴跌.安倍急了!
    (友財網訊)受世界經濟形勢不明朗、日元快速升值等因素影響,日經平均股價(日經225指數)大幅下挫,2月12日最低一度跌破15000點,大跌超
  • 日本 | 國內也能買日本股票了,「失落」的日本到底收益率怎樣?
    關於日本,大家印象就是「失落」的日本等等,我用周末時間粗略研究了一下到底「失落」的日本的日經225指數和東證指數到底收益率怎樣?關於日本,這幾年中日旅遊出現快速升溫的階段,很多人走進了「失落」的日本,比如現在什麼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北海道、衝繩等等旅遊勝地,中國遊客很多。
  • 日本股市、樓市雙雙漲,日元資產值得你擁有!
    11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於26433點,整月漲幅超過15%。且在此期間,日經225指數多次創下新高。 12月1日,日經225指數高開高走。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收漲1.34%,報26787.54點,繼續刷新自1991年4月以來的收盤新高。而日經500指數更是創下自1998年以來的30年新高,日本「失去的30年」在10年內就被追回了。
  • 是否有意第三次出任日本首相?安倍回應了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2日接受共同社專訪,稱繼任者菅義偉明年秋天「當然會連任」自民黨黨首,而自己「不考慮」第三次出任首相
  • 日經中國概念股50指數大漲
    日本的資金正在流向中國概念股。10月21日,日經中國概念股50指數一度漲至2月中旬以來的最高水平。
  • 安倍謊言被日媒揭穿,原來辭職只是幌子
    但是眾所周知安倍晉三的身體一直不好,甚至已經嚴重到無法工作的地步了,他兩次辭任都是因為身體的原因。特別是這次辭任,很多人都覺得他就要從此告別政壇了,沒想到安倍謊言被日媒揭穿。他辭職可能只是一個幌子,根據安倍最近的舉動看來,他是另有打算的,很多人想問問他到底還想瞞到什麼時候?
  • 剛復出還不到一個月,恐難再選日本首相
    日前,日本前首相,政客安倍晉三,又攤上了大事。在其宣布因身體問題辭退日本首相一職之後,讓人沒想到又光速重出江湖。
  • 揭秘:日本除了櫻花、壽司,還有啥?
    經過這個大跟頭,日本央行從2010年起每年動用巨額資金購買日本股票ETF(比如日經225指數、東京證券指數等),目前達到了每年定投5.7萬億日元。(日本央行「養鯨」經濟刺激計劃,2010.10)金融危機後的十年,股市便開啟了上升通道:日經225指數10年多漲了3倍左右,年化漲幅約11%。
  • 安倍因潰瘍性大腸炎辭任,比這終身難治的宿疾更可怕的是……
    文/haon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今日(28日),安倍晉三宣布因健康問題辭去日本首相一職2006年安倍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成為首位戰後出生、戰後最年輕的首相。然而,2007年9月,安倍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以身體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儘管當時很多媒體批評其「臨陣逃脫」,但其因潰瘍性大腸炎身體欠佳的消息一直未斷。2012年12月,安倍再度擔任日本首相至今。據報導,安倍自中學時代起已常腹痛,大學期間確診是潰瘍性大腸炎,是多年未治的宿疾。
  • 日本前首相兒子迎娶最美女主播,連安倍都震驚了?!
    8月7日,日本眾議院議員小泉進次郎(38歲)與日本知名法日混血新聞女主播瀧川雅美(41歲)公布婚訊。兩人造訪了首相府邸,向安倍晉三做結婚報告。
  • 到底是什麼病,讓日本安倍首相辭職兩次?
    安倍晉三介紹,13年前因潰瘍性大腸炎突然發作,他辭去了首相職務,當時給國民帶來非常大的疑惑和不安。之後,安倍晉三又重新擔任首相,在近8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努力控制該疾病。今年6月定期身體檢查時發現該病再次發作的跡象,7月中旬身體狀況突然惡化,8月上旬確認潰瘍性大腸炎再次發作。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叱吒風雲的日本首相,竟在幾十年間一直被一個叫「潰瘍性結腸炎」的慢性疾病折磨,直至辭職。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來曾是個大學渣!
    安倍的父親其實也差點當選為日本首相,據說,當時自民黨內已經達成默契,下任首相就是安倍晉太郎,沒想到後來上臺的卻是他原來的「盟友」竹下登,自民黨人士的解釋是由於安倍晉太郎身體出了問題。面對安倍這個學渣,雖然安倍的母親也承認安倍學習不好,但卻沒有放棄想讓他成為日本首相的想法。安倍的母親洋子的父親也是個首相,叫岸信介。在安倍母親的眼中,「男人就要做政治家」,而「要當政治家就應該成為首相。」
  • 安倍「成果」難掩國內失落
    12月16日,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聯合新聞會上握手。(新華/美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16日在首都東京結束第二次首腦會談。安倍所屬的執政黨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坦言,安倍沒能在領土問題上取得任何突破讓國民「失望」;在野黨更是對此次峰會「徒勞無功」大加批評,認為安倍以數千億日元的投資為代價將俄方拉到談判桌前,卻沒能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日俄兩國領導人會談後舉行記者會,宣布就能源領域、醫療和遠東開發等8個對俄經濟合作計劃的具體內容達成協議。
  • 日本新生兒數創新低:少子化擔當大臣支招,安倍陷入沉默
    中文導報訊 2019年,日本新生兒人數創下歷史新低,為緩解這一局面,日本少子化擔當相衛藤晟一近日建議給多孩家庭更多補助
  • 【日本時事】菅首相「任性」不入住首相官邸,官邸維護費每年1.6億円
    (圖片來源:Yahoo新聞)(日本時事訊)據Yahoo新聞2月16日報導,首相菅義偉拒絕入住首相官邸。1月25日,立憲民主黨議員江田憲司,對就菅義偉出任首相後,仍居住在議員宿舍一事發表言論:「您危機管理的意識很薄弱,為什麼不入住首相官邸呢?」本月15日,議員野田佳彥也指出:「菅首相不入住首相官邸,這是任性的表現。」
  • 安倍是怎麼想的?日本每戶配發兩隻棉布口罩引發群體吐槽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4月1日宣布,政府向每戶派發2個棉布口罩,更指出棉布口罩經清洗後可重複使用,以解決口罩短缺情況。但網民卻狠批安倍浪費國庫派發棉布口罩,每戶只派發2個無疑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家庭需要,網絡上更出現了許多揶揄安倍發言的幽默改圖。
  • 日本一傳銷公司非法集資兩千多億日元,部分流入政壇
    ▲ 「Japan Life」前董事長山口隆祥(共同社)共同社9月18日消息,關於開展磁力項圈等傳銷活動、負債約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 本日情報 | 日經指數收盤大漲399點,一棟式木造小樓收益率上漲
    截至 11月4日17時30分,今天白天,日元兌人民幣在100日元兌 6.37至 6.41人民幣之間波動,上漲0.16%;昨天,日元兌人民幣收於100日元兌6.38人民幣,上漲0.06%。據日本NHK新聞,11月3日新冠肺炎新增866例,其中,東京新增209例,大阪新增156例。
  • 安倍政府辭職,菅義偉當選日本新首相,面臨七大未知數…
    此外,官房長官將由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64歲)出任,他曾在安倍內閣擔任過官房副長官,對政策相當了解,實務能力好。目前,新冠防疫為當務之急,菅義偉希望任用加藤,建立萬全體制。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79歲)、外相茂木敏充(64歲)、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57歲)、文部科學相萩生田光一(57歲)、環境相小泉進次郎(39歲)、奧運相橋本聖子(55歲)將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