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展館和團隊的更好發展,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排憂解難,為了雷鋒精神能薪火相傳,幾年來蘇婕竭盡全力。
她精心管理團隊,除了帶領團隊對外奉獻,團隊內部隊員有困難她也極力幫助。隊員們搬家、做手術、經濟上有困難、找工作、夫妻鬧矛盾、孩子鬧情緒……不管隊員找不找她,蘇婕都親力親為去幫助他們。有一個隊員曾經是個浪子,在蘇婕的感化下,他加入了團隊。有一次,大家幫同伴搬家,他感慨地說:「我原來是給別人拆家的,我不相信自已現在竟然幫別人搬家了!」言語裡帶著重生的自豪。這個隊員現在每次活動都是第一個到活動現場,最髒最苦的活都衝鋒在最前面。這個隊員的父母泣不成聲地打電話和蘇婕說:「我們以為沒有兒子了,你怎麼給我們送回這麼好的兒子呀!」
蘇婕帶領團隊一路走來,大到地方有難,小到救助貧困學生,她始終把雷鋒的助人為樂、志願服務的奉獻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她一路歷經風雨,執著前行,無怨無悔,一直奮鬥奉獻著。她從29歲開始做公益到48歲,累計個人為社會捐助40多萬元。從45歲組建雷鋒愛心團隊、投資建設雷鋒展館,個人投資40多萬元,共計80餘萬元。最讓蘇婕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兒子復員後在河北雄安和戰友開了一家公司,今年主動對接全國學雷鋒組織,建立了雄安第一個學雷鋒基地,也接過了雷鋒手中的槍。
幾年來,她率團隊開展扶貧助殘、救助瀕臨失學兒童、幫扶弱勢群體,為民修橋打井等,做了許多群眾歡迎,為政府排憂解難的好事實事,共為社會捐資90多萬元。
為更好的深入學習雷鋒精神,她拜訪過全國各地雷鋒的老領導、雷鋒生前戰友、雷鋒班班長、雷鋒培養的學生、全國學雷鋒先進典型、長期研究雷鋒的學者和多年組織學雷鋒活動的領導幹部等一大批學雷鋒老前輩、志願者,他們給了蘇婕無盡的學雷鋒精神寶藏,給予蘇婕極大的支持。在蘇婕的多方溝通協調下,在全國學雷鋒「兩會」支持下,2020年1月26日由中央電視臺《開門大吉》欄目組贊助援建5萬多元的「夢想音樂教室」落戶朱碌科鎮中心小學。她還與各方面聯繫,共同組織,在遼西地區各市、縣建立18個學雷鋒基地,促進了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發展。
在學雷鋒無私奉獻,志願服務的公益路上,蘇婕和她的雷鋒愛心團隊勇於擔當作為,做出了積極貢獻,被評為「朝陽市最佳學雷鋒志願服務組織」,被國家級社團組織評為「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蘇婕團長先後被評為「朝陽市學雷鋒先進個人」、「朝陽市最美志願者」,遼寧省「最美家庭」,當選縣殘聯榮譽主席;被「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學雷鋒基金管委會、中華志願者協會弘揚雷鋒精神促進會,評為「雷鋒展館建設突出貢獻人物」。
「雷鋒精神是永恆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你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經常響在蘇婕耳邊。她說,她願意做那粒種子,把雷鋒精神傳播到身邊的每一個人中間。(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