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今年公布的首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中,包括「中國區塊鏈委員會」「中國志願者協會」「中國愛國文藝家協會」等。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劉寧寧表示:在涉嫌非法社會組織中,「碰瓷正規軍」現象較為常見,用耳熟能詳的名字騙取公眾信任,開展社會活動。「這些組織基本上都是打著『中國』『中華』『國際』這些字樣,拉大旗做虎皮。這些組織的名稱與我們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往往就僅有一字之差,讓人難辨真假。比如中國志願者協會,與民政部合法登記的『中華志願者協會』,『中國』『中華』就僅僅一字之差,就是非法和合法的區別。」
不僅如此,非法社會組織的隱蔽性強,活動成本低。劉寧寧介紹,非法社會組織「打一槍換一個地」已成為常態,基本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沒有有效的聯繫方式。騙錢斂財是非法社會組織的根本目的。劉寧寧表示:「它公布的地址往往是一個國家機關的地址,社會公眾網上一查是某某部委,就相信了,他們在開展活動的時候,往往又用一個公司的帳號來騙錢斂財,讓公眾把錢打到這個公司的帳號上,它就打著國字頭社會組織的名稱,來用一個註冊的公司實際收取費用,就是這種運作方式。」
惠社評估公眾號提供查詢社會組織的連結,方便大家:
甄別非法社會組織,認清李逵還是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