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在2007年剛出道,2008年就一舉拿下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一般來講,新人出道都會先衝擊最佳新人獎,但大嘴巴直接跳過了新人步驟,拿到最佳團體獎項。2000年代,金曲獎是流行音樂的風向標,分量和現在差的可不只一星半點,可見大嘴巴的實力和受歡迎程度。
大嘴巴,四位組合成員分別是千田愛紗、張懷秋、薛仕凌以及坂本宗華。看看成員名字也能明白,其中兩人都是日本人。此外,張懷秋是中韓混血,早年生活在舊金山,也就是說這個團體的臺灣local就只有薛40一個。
嘻哈文化本就有著多元和包容,而大嘴巴組合成員的文化多樣性,給了這個一個混聲組合更多的可能性。2007年11月,大嘴巴第一張同名專輯推出,主打嘻哈和舞曲風格,出道即登天,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
(第一張專輯主打歌)
在偶像文化裡,混聲組合其實是非常不好出頭的,比起女子偶像團體先以美貌吸睛,男糰子先以帥氣吸睛,混聲組合沒有辦法去吸引少男少女的先前注意,畢竟成員的性別就岔開了大眾的審美,於是取勝多靠實力。
當然,混聲團體也不是沒有優勢的,流行音樂多唱情歌不是?混聲這時候就可以男女對唱呀,音樂的表達更直接,內容的多樣性也出來了。
(大嘴巴讓大家認識的一專重要歌曲)
從新人的角度,大眾需要在第一時間明白你是什麼樣的歌手,你唱什麼樣的歌。大嘴巴的第一張專輯企劃做得很好,收錄了多首中快板的嘻哈舞曲,一下子就讓大眾接受到了大嘴巴是個舞曲、嘻哈組合的信號,給大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後乘勝追擊,連著推出《王元口力口》、《萬凸3》等幾張專輯,每張專輯都有膾炙人口的歌曲出現。
此外,他們還翻唱了日本歌手青山黛瑪、soulja的名曲《我就在這裡》。當時,因為這首歌的翻唱,還鬧出了不小的風波。據傳,言承旭也想要翻唱,可翻唱權已經被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大嘴巴拿到了。同年,偶像劇《敗犬女王》熱播,梁靜茹推出《沒有如果》作為電視主題曲大熱,從被傳抄襲《永遠在身邊》再到表明只是取樣,可見這首歌有多火熱了。
組合共同發展9年,組合被傳過組內戀愛、組內不和等消息,是否是真的不得而知。後來,原本就年紀大過其他幾位男團員的愛紗選擇了結婚,在合約到期後成員們也紛紛選擇了不續約,大嘴巴組合也就原地解散了。9年共發行5張正式專輯,在唱片市場已經開始萎靡的時代,已經算是堅持了很久。
大嘴巴的解散我想跟音樂市場的大環境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畢竟,做音樂真的很不容易,做唱片本來就是賠錢的事業。
音樂就是有這樣的好處,組合可以解散、歌手可以退圈,但好作品還是會被留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聽聽他們歌,指不定也能豐富一下大家的歌單。
這幾年,新人歌手出頭難上加難,為了走紅,接綜藝、演電視,我也多少懷念那個每年都有好歌、好專輯的2000年代。
(內容由讓我們聽音樂(ID:listeningthesong)原創,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呀.)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聽音樂,
好聽的歌、好看的音樂故事都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