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遊戲是近三十年來,發展最突飛猛進的大眾藝術之一。沒錯,很多人以為遊戲只是消遣,但在我看來,這想法太膚淺。真正好的遊戲,是用如同最經典的那些通俗小說一樣,帶給人們最通俗的感官享受,以及精美布景的演繹跟詮釋。它也許做不成《百年孤獨》,但沒有人會否認,連工人都爭相追看的《基督山伯爵》,就不是藝術的體現。
而遊戲音樂,是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看似抽象,是最與遊戲操作本身不息息相關的。但實際少了它,就如同電影無聲,漫畫無字一樣,變得乏味單一。作為一個非專業的音樂愛好者,多年以來在遊戲當中,我受到了無數次的震撼,隨著劇情,被那些風格各異的bgm打動。以至於時過境遷,哪怕劇情我已經記不得,還能從這些音樂響起的那一刻,看到當年玩遊戲的我。
那個盛夏,以及永遠回不去的青春。
(1)《金庸群俠傳》(文末附手機版資源)
這是我一生難忘的遊戲,也是一生難忘的音樂之一。
臺灣當年是中國遊戲之光,也是那個年代的先行者,出了很多好作品。而《金庸群俠傳》,就是中文rpg當中,永遠難以割捨的一部。
蔡志展在當年是專為智冠寫武俠遊戲音樂的,許多都已經湮沒無聞。但唯獨這一首,相信凡是90後男性,稍微喜歡玩點rpg的,聽到以後都會覺得想起:啊,正是他。
這首充滿中國風韻味的遊戲主旋律,是金庸群俠傳開場就出現的,那拳套,那天書,以及那拙劣到反人類的畫面——同時代的《仙劍》,人物立繪幾乎比他美了十倍。
因為這就是一個承載了男孩武俠夢的遊戲,甚至直男到有些恐怖。與李逍遙可以開場就跟女神睡覺不同,《金庸群俠傳》裡主角的小jj只有一個用途,就是在你拿到《闢邪劍譜》的時候,可以選擇切了它練功。
但無柔情,不代表無感情。因為那一份俠客的瀟灑,始終貫穿在遊戲過程當中。讓人沉浸當中,不知不覺就玩了一夜。而這首主題bgm,也成為魔音入腦,讓人聽了再難忘懷——這才是真正的洗腦,用的是情懷之水。而不是九流網絡音樂,那是用尿在洗。
原聲音樂與音樂作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作品屬性。一首周杰倫的歌,哪怕你不知道他唱的是什麼,哪怕你不了解曲風背後的故事,也可以得到最高的藝術享受。因為它的全部都在作品裡。
可是電影原聲,遊戲原聲卻並不相同,它的旋律本身是佔了五成,但另外五成,要去它的主體作品裡去探求。這也是為什麼原聲音樂雖然往往不如巨星唱片大眾化,但一旦出名了,普及度會達到你意想不到的高度的原因——席琳迪翁的我心永恆論演唱,論製作,都是歐美抒情歌的一流。但它獲得的讚譽,卻是其他同質量流行曲的十倍百倍,哪怕是連《billie jean》都沒聽過的中國聽眾,只要看過這部戲,都會對這首曲子再難忘懷。
而金庸群俠傳的原聲也恰恰如是。論及製作成本,論及俠義精髓,他與顧嘉輝黃霑的水平,要差一個檔次。但個中的震撼,卻是老一輩絕無法帶給我們的。因為旋律一響,我就會想到那個遊走在塞北江南大漠的小蝦米,以及他那些奇形怪狀的隊友,和總是湊不齊的天書。
(關注微信公眾號『猴姆說』,輸入「金庸群俠傳」,即可免費領取《金庸群俠傳》安卓重製版,算是給同好們的小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