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怎樣建成綠色生態宜居區?專家建言雄安新區建設

2021-02-24 礦客空間

由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天津大學法學院主辦的「雄安新區建設:如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研討會,近日在天津舉行。

  

「新區的規劃編制應該有國際視野、國際標準,也要有中國特色、地域特色,既是國際先進的,也是接地氣的。」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胡保林指出,應做好生態修復和環保工作。在建設中新帳不要再欠,老帳加快還,補齊生態環境的短板,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更大的環境容量。在新區建設中,對資源環境的影響不能超過當地的環境容量和淨化能力。新區的生態修復和保護需要當地及周邊地區協同,做好聯防聯控,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支持。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慶瑞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一件大事,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大歷史機遇。雄安新區面臨生態挑戰,要根據環境承載能力調節城市規模,實行綠色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標準。應當按照環保法、環評法等相關環保法規,對雄安新區進行規劃環評,還要對雄安新區的重大經濟技術政策進行政策環評。

  

「從當前情況看,新區的發展存在著環境汙染、生態破壞、水資源緊缺等重大制約因素。只有有效破解這些制約因素,才能實現新區的發展願景。必須以改革創新舉措,破解上述三大制約因素。」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法學院院長孫佑海表示。

  

孫佑海認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是新區健康發展的長久大計。首先,要依法進行規劃和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絕不能出現邊施工、邊規劃、邊汙染、邊返工的問題。其次,企業要全面實施控制汙染物排放的許可制。再次,要加強規劃、人口控制、土地和住房、安全生產、綠色發展、智慧城市的法制建設,重視公眾參與和信息公開,這是新區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

  

對雄安新區綠色發展的建設路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建議:應多規合一,制定生態保護和水環境保護的專項規劃,以水定城,做好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評估;保障生態用水和生活用水;實施全域的汙水集中處理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及第三方運營;發展全域的電動計程車、公交車和區際軌道交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設海綿城市。

  

「未來的雄安是綠色智慧新城,是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交融的生態城市。」《中國生態文明》雜誌總編輯楊明森指出,開展新區建設,保護白洋澱自然進入了國家層面。白洋澱是未來雄安新區的生態之魂,有白洋澱,才有水城共融。白洋澱正受到水髒、水少的威脅,處於亞健康乃至生病的狀態。雄安新區建設和治理的邏輯關係,不是誰先誰後的問題,甚至也不是邊建設邊治理的問題,而是通過建設新區解決汙染問題。雄安的建設規劃不能塞得滿滿的,應該適當留白甚至大量留白,給未來留下更多發展的空間。

相關焦點

  • 助力雄安新區建設, 打造綠色宜居新城 | 2018雄安城市建設與美好人居博覽會盛大開幕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看雄安」,中國改革開放走過40年,世界目光正聚焦在未來之城——雄安。11月6日,2018雄安城市建設與美好人居博覽會(簡稱雄安建博會)和2018雄安綠色建築建材博覽會(簡稱雄安城博會)及2018中國建築材料品牌節在雄安容城體育館正式開幕。
  • 【雄安資訊】探索綠色城市發展標杆典範2020中國雄安生態文明論壇將舉辦
    屆時,將有來自雄安新區管委會、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京津冀協同發展辦公室的相關領導;百餘家入駐雄安的央企代表和施工企業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綠色交易所、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環保系統、國資委系統、商務委系統和市縣代表近500人,將共同探討:中國雄安,作為中國未來綠色城市標杆典範的歷史意義、實施規範、環境舉措、實際應用、城市「綠色標準
  • 山西建投安裝集團雄安新區垃圾處理項目交付使用
    設立雄安新區是國家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未來將建成綠色生態宜居新城。雄安新區垃圾處理過渡設施項目是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生態工程,佔地面積約46.9畝,年處理垃圾量為10萬噸。項目採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是集團發揮固廢領域專業優勢而著力打造的示範工程,也是山西建築企業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的首個工程。
  • 百億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預計環保領域建設首先利好
    首先集中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建設,共同建設一批優質學校、醫院,設立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引導科技創新資源向那裡集聚,積極推動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和曹妃甸示範區建設。聚焦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3個重點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自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 「凱勝速度」助力雄安「千年秀林」 | 誠通凱勝踐行生態責任獻禮祖國70華誕
    如今,以堅持維護城市生態安全和綠色宜居為的主攻方向,建設生態功能完備的多功能城市森林,將雄安新區打造成藍綠交織、清新明亮的綠色宜居新城,已不約而同地成為每一個誠通凱勝建設者的心靈共識。▲對於公司兩個雄安新區標段總負責人詹志斌(上右)來說,參與雄安建設本身就是一種經歷,從標準制定到現場技術質量把控,可以說他見證了這裡從一片莊稼地到一片森林雛形的巨大變化。
  • 雄安新區2020年造林計劃來啦!涉及這些鄉鎮
    今年新區植樹造林將重點建設城市組團間和重要生態涵養區的林地斑塊,以增強碳匯能力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錨固新區生態格局、穩定城鎮開發邊界,發揮生態涵養功能。環澱綠化帶建設著力於優化城澱之間、組團之間和新區與周邊區域之間的生態空間結構,建設具備生態涵養、休閒遊憩、體驗觀賞等多種功能的環廊綠色空間,突出林澱交織、林水相依的景觀風貌,展現水草豐茂的生態澱泊特色。
  • 【雄安視線】雄安新區召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專題會
    來源:中國雄安官網中國雄安官網11月12日電(李元闖)為確保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資,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11月11日上午,雄安新區召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專題會
  • 遇見·雄安|動起來,雄安!
    2019年雄安新區全民廣場舞大賽決賽在雄安新區容城縣三賢文化廣場舉辦。圖為大賽現場。中國雄安官網毛鶴然 攝中國雄安官網毛鶴然 攝這是剛剛落幕的「壯麗七十年 偉大中國夢」2019年雄安新區全民廣場舞大賽你看他們跳得多好看!跳出了雄安人的新面貌舞出了新區人的精神氣兒
  • 「五新」目標引領 雄安未來可期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核心要義體現在三個「新」上——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這「三新」正成為人們理解中國當下與未來的關鍵詞。對標國家之囑託,人民之冀望,「樣板」之定位,「示範」之作用,雄安新區如何在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 【投資】雄安概念 你最關心的問題都在這兒!
    銀華生態環保主題基金經理王海峰:此次雄安新區的設立,定位非常之高,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從對標的新區,以及「千年大計」的字眼裡可以看出,未來雄安新區在未來的數年甚至數十年間,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晉塔產品再次亮相雄安 全國布局又邁堅實步伐
    此次將有25臺晉塔施工升降機集體整裝亮相,投身千年大計,助力打造國家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標杆工程和全國樣板工程。雄安新區作為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果的歷史性工程,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國家戰略意義。
  • 中石油在雄安打造的智慧加油站能提供六項服務
    地磁感應、車牌識別、刷臉支付、優選智能便利店、智能化支付、電子發票……這是中國石油河北銷售公司打造的雄安新區智慧加油站,把領先的智能元素融入其中,為顧客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體驗,成為新區建設的靚麗風景線。中國石油河北銷售公司雄安第一加油站崑崙優選智能便利店。韓文攝  「請抬頭,看這裡就行!」
  • 雄安大規模建設的前戰已經打響!
    這說明了雄安真的要開始大規模的啟動建設了也說明了澱中村和澱邊村將會進行更加嚴格的管控白洋澱作為華北之腎一直是雄安建設的重中之重白洋澱生態治理共有兩個時間節點第一個時間節點是2020年白洋澱環境綜合治理取得顯著進展,生態系統質量初步恢復
  • 車從湖底過 帶你探訪雄安新區穿湖隧道
    在建設中,隧道結構防水採用國內頂級防水材質強化防水層處理,隧道鋼筋採用智能化鋼筋工廠集中加工、統一配送,保障質量標準。此外,項目運用高分子複合材料模板強化混凝土澆築成型質量,積極創造「雄安質量」。在穿湖隧道工程建設工地,同樣具有大空間的雙層綜合管廊與之交叉的設計施工是重點和攻堅的關鍵。
  • 新區初步選定:容城縣平王鄉仇小王村南175畝地塊作為合作造林實驗區!
    記者20日從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了解到,雄安新區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依法依規啟動秋冬季合作造林實驗工作,計劃造林1萬畝。  雄安新區秋冬季合作造林堅持政府主導、「三變」合作、多元發展、共建共享的原則,創新造林經營機制和模式,建設近自然「千年秀林」。  然而,新區秋冬造林所構建的是平原地區大面積的異齡復層混交近自然森林,這在我國尚屬首例。
  • 雄安將再建設大型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位置在這裡
    前一段時間,有自媒體發布了雄安新區醫療衛生規劃的相關內容,其實這並不是新消息,而是2019年1月首屆雄安院士論壇透露出的新聞。雖然有些舊了,但是鑑於雄安醫療方面的內容一直沒有新消息,所以通過這些舊聞,多少也可以看出雄安醫療規劃的大致面貌。
  • 2020年雄安新區成績表,終於整好了
    1.推動實施9大類40個白洋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2.在新區境內形成200萬方應急導排能力,建立完整的監測、預警、響應、導排體系。白洋澱景色。劉向陽/攝3.實施白洋澱生態補水5.5億立方米。4.建成以白洋澱監測為主的生態智慧監測「一張網」,實現5G/VR全景視頻移動監控,逐步構建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立體應急監測體系。
  • 雄安有頭會飛的豬
    雄安有頭會飛的豬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有讀者會說
  • 【第一看點】直擊雄安-香港G305首發精彩瞬間
    G305列車首發駛離白洋澱站,雄安第一頻道與來自全國40餘家媒體的100餘位記者共同見證這一歷史瞬間。其間,白洋澱站機器人小白還現場演唱雄安第一頻道原創歌曲《唱遍雄安》,把濃濃的雄安祝福送給旅客送至香港。   下面請跟隨雄安第一頻道的鏡頭直擊雄安-香港G305首發儀式臺前幕後的精彩瞬間!
  • 「依依不捨故裡情, 支持雄安幸福城」!徵遷村龔莊河西採訪記
    他說,幫助涉遷群眾實現良好過渡,為新區建設鋪路搭橋,既是需要用心解決的重大任務,也是駐村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每次雄安新區或縣裡組織培訓,宋亞青的筆記本都要寫得滿滿的,生怕有什麼遺漏,一定要把徵遷政策宣傳到位。宋亞青說:「學習是必須的,作為一線工作人員,如果自身學習都不到位,工作怎麼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