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酥品牌:「微熱山丘」在日本甜品一級戰區南青山的表參道開設他們海外的第三家分店,這家店更請來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親自參與設計。
友達前總經理陳來助轉任微熱山丘執行長,從管一家年營業額超過4000億的公司到管10億的中小企業,51歲的陳來助為何要從科技業跨進烘培業,他又如何把面板,轉變成鳳梨酥,雖然二者都有面。
「我從美國回來後,有超過20個科技業的工作找上門,」陳來助透露,要待在科技業,他有太多的選擇。但是一、兩年前,他已有轉行的想法,將這種想法變成行動,是聽了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談到臺灣農業未來發展的種種可能性,並說了一句話:「我們一起來創業吧!」
2013年6月,陳來助先答應擔任微熱山丘顧問,今年更直接挑起大任。之前陳來助已經「拒絕了N次」邀請,這次連許銘仁都沒料到,他會願意加入一個這麼小的企業。
他和陳來助現在最關心的是如何幫助臺灣農產品,正研究循微熱山丘操作品牌的模式,好好善用臺灣的芒果、梅子、甘蔗等。
過去是降低成本 現在拚增值
那一天,許銘仁就在總部所在的傳統三合院裡,簡報微熱山丘的故事,如何經營事業又照顧到當地的農民……。「當時覺得這是家奇怪的公司,有個奇怪的老闆,完全顛覆傳統做生意的方法,」陳來助回憶當時的感想。
他比較,科技業是做規格化的產品,追求成本下降,將100元不斷下降,降到1元;但農產品要做的,是把1元的產品做出100元的價值,兩者完全顛倒。
他必須學習從「數字思惟」轉「模擬思惟」。例如微熱山丘在日本銷售的鳳梨酥,使用歐洲一個知名品牌、倍受日本人喜愛的奶油。這款鳳梨酥在日本的價格是90元臺幣,臺灣為35元。「奶油竟然也可以做品牌!」陳來助開始「模擬」起來,仔細品嘗奶油味道的差異。做了這一行,他最大的樂趣是到處吃鳳梨酥,然後打分,這家50分、那家60分,心境完全不同。
進入微熱山丘後,陳來助也試圖將從科技業所學功夫用到鳳梨酥上。微熱山丘品牌長謝禎舜觀察,陳來助找事情脈絡的速度很快,會將科技業產業價值鏈那套搬來糕餅業。
例如農業的價值鏈可以拆成種植、加工、營銷、品牌,必須深化每一段價值鏈,例如在種植這段深化的方式,是將契作、產地、季節都納入管理;在生產這段,思考鳳梨酥加工要用什麼樣的模具等。
國際化也是科技業很習慣的元素,陳來助同樣帶進糕餅業。2013年,陳來助帶團到印度尼西亞考察當地菠蘿田,面積大得不得了,開車3個小時都看不到邊,他心中想著:未來東南亞都是微熱山丘的市場。
他們如何打造品牌呢?用公益形象強調手作品牌
除了賣鳳梨酥外,微熱山丘用公益強調手作品牌,例如:這款菠蘿天使蛋糕強調由近70歲的老師傅親手烘焙,並在臺灣南投村民市集義賣「菠蘿天使蛋糕」,全部所得用於普仁青年關懷基金會助學計劃。
強調人文、自然環境、農作物的品質、原材料的純粹與健康
取自大地的素材,細心烘培成真實樸素的美味,真實如在陽光下熟成的水果。嘗到的是真正的、真正用臺灣土產菠蘿作的微熱山丘鳳梨酥。
邀請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親自參與設計,打響知名度。
這間擁有三層樓、約 90 坪大的菠蘿屋,整棟「由裡到外」都是滿滿菠蘿的陽光氣息。外部特殊構造設計系採用複雜的檜木條交錯層迭手法,使上千根木條統一呈現 30 度角的菱格交叉;但此木網並非虛有其表,而是真正能支撐起整棟建築的半邊結構。雖然這種特殊技術並不是隈研吾首次運用過,然而,在這間菠蘿屋上,卻將此技術轉變為放大版的完整立體結構,並將手法展現得更臻精細,可是他的頭一遭。就連隈研吾本人都曾形容:這是日本『地獄組裝』技術的升級版。
(本文精編自遠見雜誌與轉轉會微信,作者:彭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