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朋友在今兒個一大早
有感而發說:過年就是噼裡啪啦+砰磷磅硠
噼裡啪啦是鞭炮煙花進行曲
砰磷磅硠是鍋碗瓢盆奏鳴曲
一到正月初八,這些響聲戛然而止
這就意味著我們以為的年過去了
該收心上班了
砰磷磅硠
焉耆方言音讀為【pǐng líng pǎng láng】
本義指「各種連續的劇烈聲響」
引申指「動靜大」或者
「乾脆利索,快刀斬亂麻的幹事風格」
如:「昨天一黑裡只聽得樓上砰磷磅硠
砸東西的聲音沒停過
把人吵得直接就沒睡成」
「她不太會做飯,下個廚房都砰磷磅硠得
不是把碗打碎就是把手割爛」
「這個事情要是換成老王來幹
他砰磷磅硠幾下就搞定哩」
「砰」是象聲詞,正音讀為【pēng】
形容撞擊或重物落地的聲音
《廣雅》:「砰,聲也」
《集韻》《韻會》《正韻》均釋為:
「石聲」。司馬相如《上林賦》:
「湛湛隱隱,砰磅訇礚」
《廣韻》:「砰礚,如雷之聲」
《列子·湯問篇》:「砰然聞之如雷」
《五音集韻》:「石落聲」
磷,正音讀為【[lín】
本義指「水在石間」或者「石貌」
《集韻》:「磷,石兒;砰磷,峻貌。」
司馬相如《大人賦》:
「逕入雷室之砰磷鬱律。」
磅,《廣雅》:「磅,聲也」
《玉篇》:「石聲也」
磅本意即為石頭墜落的聲音
《廣韻》《正韻》《集韻》《韻會》
均釋為:「石落聲」
又《廣韻》「小石落聲」
《唐韻》:「磅,隕石聲」
又《集韻》「擊石」
硠,落石或雷鳴之聲、石頭撞擊聲
《說文解字》:「石聲」
司馬相如《子虛賦》:
「礧石相擊,硠硠礚礚」
砰磷磅哴在吳語中指
「物體撞擊時發出的重濁的聲音」
《吳下方言考》:
「吳中謂擊重物碎聲曰砰磷磅硠」
砰磷在湘語中指「雷聲或其她聲響」
楊樹達 《長沙方言考》:
「今楚人方言猶謂有聲曰砰磷。」
磅硠在西南官話中指「響聲;水擊石聲」
張慎儀《蜀方言》:
「響聲曰䂢,曰砰磅,曰磅硠。」
砰磅在江淮官話、西南官話
吳語中都指「撞擊聲」
古人造字造詞非常講究
傳統的象聲詞
因為發出聲音的本體不同
所以形之以不同的義符
如從「石」的「砰磷磅硠」
如從「水」的「潺潺」、「淙淙」
如從「車」的「轔轔」等
看見字形就明白是怎樣的聲音
而現在的象聲詞基本上都是在混用
比如「乒鈴乓啷」
「乒、乓」二字都是後起的俗字
本身不表義,泛指聲音
後來有了「桌球」這項運動
更加坐實了人們以為
「乒鈴乓啷」就是「砰磷磅硠」
這其實哪跟哪兒呢
2021,我們軂軇前行!爨爨的焉耆往期精選,請點擊下面的標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