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男子用牛油果搶劫銀行
以色列一名47歲男子,於5月中旬,看中了某購物中心裡的一家郵政銀行,打算實施搶劫。進去後,他遞給櫃員一張拼錯字的支票,要求對方兌換現金。正當對方還在猶豫之時,他突然用右手掏出一枚橢圓形的黑色物體,於是,她嚇得把抽屜裡近20000新謝克爾(約4450美元)現金全部給了劫匪。5天後他故技重施,成功劫走了約12000新謝克爾(約3300美元)現金。
兩家銀行先後報了案。由於作案過程中,該男子要麼戴著帽子和墨鏡,要麼戴著眼罩,警方從監控錄像中能獲得的線索很少。但有他們通過監控發現,男子手裡拿的是塗黑了的牛油果。通過手機定位,警方最終還是成功追蹤到了劫匪。該男子有過犯罪前科,曾因搶劫入獄過3年。此次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評:牛油果表示很冤,希望不要影響銷量。
——
| 網友將珍珠奶茶做成耳環
近日,Twitter 網友為朋友製作了一對珍珠奶茶耳環。網友表示:「好可愛。」「想擁有啊。」「要不要給周杰倫來一對?」「莫名感覺很重啊。」
評:給我一對奶茶,珍珠多一點。
——
| 成年人每人每周都要吃一張信用卡
CNN 援引紐卡斯爾大學報告指出,全球每個成年人每周攝入塑料微粒約為 5g,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量。報告稱,人類攝入微塑料的最大來源是飲用水,世界範圍內的瓶裝水、自來水、地表和地下水中都含有微塑料。在食物中,甲殼類海鮮、啤酒和鹽的微塑料顆粒含量最高。
評:我覺得我是信用卡做的……
——
| 吉野家推出「罐頭飯」
日本連鎖餐飲吉野家近日推出保質期長達 3 年的「罐頭飯」,開始進軍應急食品領域。這些「罐頭飯」共有 6 種口味:牛肉、姜燒豬肉、豬肉、燒雞、牛燒肉和醃烤鯖魚。每罐重 160g,單價約為 810 日元。「罐頭飯」花了 3 年來研發,由用高機能糙米製成,膳食纖維是白米飯的 7.8 倍,維生素 E 則多達 26 倍,可以開蓋即食,也可以在熱水裡浸泡 10 分鐘或微波爐加熱食用,「即使在災害期間也是理想的、營養豐富的食品」。
評:終於可以像狗一樣吃飯了。
——
| 手機掃一掃,就知道食物是否變質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工具,能讓你通過手機,就知道食物是不是變質。他們製作了一種被稱為「紙基電子氣體傳感器」(PEGS)的標籤。這種原型標籤主要由纖維素紙製成,上面印有導電碳–墨電極。
當把它添加到一次性 NFC(近場通信)晶片上,然後再放進食物包裝裡,標籤的紙纖維就能吸收食物釋放的水蒸氣,如果水蒸氣裡存在了食物腐敗而產生的水溶性氣體,如氨、三甲胺、二氧化碳等等,紙張的電導率就會增加。
電導一增加,電極之間傳輸到 NFC 晶片的功率量就減少,當到了閾值,晶片就會停止工作。我們只要用支持 NFC 的手機掃描,就能通過應用程式立刻知道晶片是否還在繼續工作,從而知道食物有沒有變質。
評:想帶著它去買菜,為了,砍價。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喲👇